APP下载

新年计划:我的健康我负责

2020-02-27方冰青

健康博览 2020年1期
关键词:慢性病豆豆孕妇

方冰青

2019年7月国家公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人群的健康纳入行动范围,正是为了帮助老百姓实现不生病、少生病的愿望。新年伊始,怎样照顾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我们以一个小家庭的故事为例,为不同年龄人群提供健康建议。

豆豆一家是个典型的“421”(4位老人,1对夫妻,1个孩子)家庭,豆豆上小学二年级,父母都是上班族,家里4位老人除了豆豆的爷爷都已退休。

健康成长要吃得好动得多

每个家庭都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这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的守护。当下不少孩子因为没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掉进了健康陷阱,成了“小胖墩”“小眼镜”。

豆豆平时喜欢踢球也喜欢玩游戏,在学校里也是个积极参加活动的学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把豆豆当宝贝,家里有什么好吃好喝的都给豆豆留着,爸爸妈妈觉得豆豆挺健康的,就是对豆豆爱吃零食和玩手机有些头疼。

●少吃零食均衡膳食

都说“隔代亲”,在豆豆家也是如此,长辈们总是心软,豆豆想吃什么基本都会被满足。豆豆的父母觉得,新年到来之前,要好好跟爷爷奶奶谈谈吃零食的问题。花样百出的零食,很少有孩子能够拒绝。商家也懂得如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巧克力、薯片、甜饮料、饼干……每个孩子多多少少都会“中招”。但是零食吃得多,带来的负面影响可是多方面的。

为了制造丰富的口感,商家往往会在零食里添加较多的油、盐、糖。尤其是糖的摄入,很容易超标。人均每日糖的摄入不应超过25克。含糖饮料、蛋糕面包等食物都是含糖量“大户”,也最受少年儿童欢迎。

中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将会受益终身。我们应当均衡膳食,每日摄取谷薯类、果蔬类、鱼禽肉蛋类、奶及奶制品类、大豆及坚果类等食物,日均摄取食物种类应达12种以上,一周不少于25种。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去超市、菜场购物,让孩子熟悉食材,平时准备食材和烹饪时也可以让孩子适当参与,培养和食物的感情,把孩子关于“吃”的注意力集中到三餐上来。禁止吃零食不现实,但应该选择健康的食品,如适量水果、酸奶、坚果等。另外,每日饮水量要足,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

●合理使用电子屏幕产品

因为学业负担和电子产品的不恰当使用,不少孩子小小年纪就戴上了眼镜,中小学生近视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

养成正确使用电子屏幕产品的习惯,关键在家庭。有些父母限制孩子玩游戏,自己却手机不离手,因此建议家长陪伴孩子时,尽量减少使用电子屏幕产品。家长应该有意识地控制孩子使用电子屏幕产品,非学习目的的电子屏幕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屏幕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建议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孩子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屏幕产品的时间应越短。

●積极参与户外运动

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让人终身受益。适量运动不仅有助于保持合理体重,还有利于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而且每天接触自然光1小时还能帮助预防近视。倡导中小学生每天在校外接触自然光1小时以上,每天校内体育活动1小时以上。家长应当鼓励孩子多运动,条件允许可以参加学校的社团,或者和孩子一起运动。国内外研究显示,合理运动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能使学习更高效,让孩子学业表现更优秀。

避免中年发福戒烟越早越好

豆豆的爸爸在公司工作,时不时会加班,每周有几天要出去吃饭应酬。因为豆豆讨厌烟味,他很少在家吸烟,但是偶尔在社交场合还是会“来一根”。豆豆爸爸觉得自己身体还可以。但最近去体检,他发现自己血脂、血压都有些偏高。

●外食警惕高油高盐

外出就餐最大的问题是高盐、高油。餐桌上鲜美油亮的菜肴令人食欲大开,但很容易盐、油摄入超标。人到中年,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会下降,如果以往饮食习惯不合理又不加注意,就会出现“中年发福”,食用盐摄入过多还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

建议成年人每人每天食用盐不超过5克,油20~25克,推荐家庭使用限盐勺和带有刻度的油壶。而对于经常在外就餐、点外卖的人群,可以这样做:

点菜时,可要求饭店和外卖店少放盐,有条件的尽量选择低盐菜品,少吃腌、熏制品。

点菜时,多选择清蒸、清炒、清炖的菜品,少点使用酱油、蚝油、豆瓣酱、沙拉酱、番茄酱等调味品的菜品。甜、酸、辣等味道会掩盖菜中的咸味。

吃菜时,避免喝菜汤或用菜汤泡饭,因为盐溶于水,经常喝菜汤容易让人在无意中摄取过量的盐分。

如果前一餐吃得比较咸,下一餐可有意识地选择低盐、无盐的食物,控制一天的钠盐摄入量。

●戒烟越早越好

吸烟有害健康,不仅是一句口号,背后更是实实在在的数据,有证据表明吸烟可以导致多种恶性肿瘤,还会导致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等多个系统疾病。

豆豆爸爸认为自己烟瘾不大,抽烟不多,不会影响健康,事实并非如此。哪怕是社交式的少量吸烟,依然会危害健康,而且在社交场所吸烟,也会使他人暴露在二手烟环境当中,危害他人健康。应劝导家庭成员不吸烟或主动戒烟,教育未成年人不吸烟,让家人免受二手烟危害。

二孩时代科学备孕不放松

自从二孩政策实施以来,许多小家庭都有了再生一个孩子的计划,豆豆的父母和家人商量之后,也决定再生个孩子,豆豆也盼着弟弟妹妹的到来。因为有了生豆豆的经验,豆豆妈妈觉得这一次应该是“驾轻就熟”了。生过一次孩子,第二次怀孕真的就能放松警惕了吗?

●积极预防出生缺陷

很多生过一胎的妈妈觉得,第一个孩子是健康的,第二个孩子应该也不会有问题,事实并非如此。“全面二孩”实施以来,我国高龄孕产妇明显增多,出生缺陷防控也面临更多挑战。出生缺陷严重影响儿童生命健康,也会给家庭带来精神和经济的双重负担。因此,无论是第几次生育,都应主动了解妇幼保健和出生缺陷防治知识,积极参加孕前检查,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孕前3个月至孕后3个月补充叶酸。预防感染,戒烟戒酒,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和放射线。

●定期产检不马虎

发现怀孕要尽早到医疗卫生机构建档建册,进行妊娠风险筛查与评估,按照不同风险管理要求主动按时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掌握孕产期自我保健知识和技能。孕期应至少接受5次产前检查(孕早期1次,孕中期2次,孕晚期2次),有异常情况者建议遵医嘱适当增加检查次数。

35岁以上的孕妇属于高龄孕妇,建议高龄高危孕妇及时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产前诊断服务。怀孕期间如果出现不适情况,要立即去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孕妇宜及时住院分娩,提倡自然分娩,减少非医学需要的剖宫产,符合条件的孕妇可以选择无痛分娩。孕妇宜保证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维持合理体重。

●注意孕期和产后情绪变化

怀孕和分娩是人类繁衍的正常生理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孕妇的心理和生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孕妇本人应当及时注意自己的情绪变化,特别要预防孕期和产后抑郁。出现心情压抑、兴趣丧失,伴有精力下降、食欲下降、睡眠障碍、自我评价下降、对未来感到悲观失望等表现,甚至有自伤、自杀的念头或行为,持续存在2周以上,很可能患有抑郁症。

孕妇在孕期和产后感到自我调适不能缓解时,应尽早寻求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及时疏导情绪,预防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发生。孕期和产后抑郁症困扰着许多妇女,这不仅需要本人提高认识,更需要来自家庭成员的关爱和理解。家庭成员之间要平等沟通交流,尊重家庭成员的不同心理需求,营造相互理解、信任、关爱的家庭氛围和融洽的家庭关系。

接受衰老积极生活

豆豆的爷爷和外公都有慢性病的困扰,爷爷患有高血压,外公患有糖尿病。两位平时基本遵医嘱治疗,但是逢年过节聚会,亲朋好友见面,一高兴起来还是忍不住“豪饮”几杯,尤其是豆豆外公,总是架不住别人劝酒。豆豆奶奶原本不爱出门,近几年在老朋友的带动下,也习惯了饭后散散步、跳跳舞。豆豆的外婆多年來忙里忙外,但最近几年感觉腰酸背痛,关节也有些不舒服。

●慢病管理不松懈

我国老年人整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近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达75%。而高血压和糖尿病,更是慢性病中的两座大山。

高血压病患者应坚持遵医嘱治疗,学会自我健康管理,定期自我监测血压,关注血压变化,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对豆豆爷爷这样的高血压患者来说,要注意膳食中盐的摄入,每天不能超过5克。另外要戒酒,减少高油脂和高糖食品的摄入。同样作为慢性病,豆豆外公这样的糖尿病患者也应定期监测血糖和血脂,控制饮食,科学运动,戒烟限酒,逢年过节聚会,饮酒千万不可过量。

慢性病具有治愈困难、终身伴随的特点,因此慢病管理应该成为每位患者的日常,就像吃饭、穿衣一样。管理得当,慢性病对个人的影响可以降到最低,但疏于管理却可能造成更严重的问题。

●改善营养状况

充足的营养才能保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尤其是本身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应主动学习膳食知识,选择营养食品,保证食物摄入量充足,吃足量的鱼、虾、瘦肉、鸡蛋、牛奶、大豆及豆制品,多晒太阳,适量运动,有意识地预防营养缺乏,延缓肌肉衰减和骨质疏松。消瘦的老年人可采用多种方法增加食欲和进食量,吃好三餐,合理加餐。消化能力明显降低的老年人宜制作细软食物,少量多餐。

●关注身心健康

合理的运动对老年人十分必要。不爱运动、久坐对老年人的骨骼、肌肉和心肺功能都有害。像豆豆奶奶这样,从不爱运动到每天散步,就是一种良好的转变。老年人应选择与自身体质和健康状况相适应的运动方式,量力而行地进行体育锻炼。在重视有氧运动的同时,重视肌肉力量练习和柔韧性锻炼,适当进行平衡能力锻炼,强健骨骼肌肉系统,预防跌倒。参加运动前,可以咨询专业医生,制订合理的运动计划。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样值得关注。衰老是生命必经的过程,应当以平和的态度坦然面对。老年人应当多运动、多用脑、多参与社会交往,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延缓衰老、预防精神障碍和心理问题。此外,老年人及其家属要了解老年痴呆等疾病的有关知识,发现可疑症状及时到专业机构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写在最后

我们常常在病痛中懂得健康的珍贵,在困顿中体会平淡也是幸福。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从今天起,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把握住生命的每一天。新年到,祝各位读者健康平安!

猜你喜欢

慢性病豆豆孕妇
慢性病管理对预防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评价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妊娠剧吐如何进行饮食及心理护理
唐豆豆的意外惊喜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这些孕妇任性有理
收拾行李
我是豆豆
警惕孕妇缺乏维生素B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