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G商用无人机业务感知优化实践

2020-02-27姚赛彬常士乐中国联通上海分公司上海200080

邮电设计技术 2020年1期
关键词:锚点专网倾角

李 凌,姚赛彬,付 智,常士乐(中国联通上海分公司,上海 200080)

1 概述

2018 年,上海联通与上海天然气管网公司签署天然气主干网5G 无人机巡线战略合作协议。为推动合作项目尽快上线,上海联通与中国联通研究院组建联合项目组,选定在崇明岛开展试验。在网络方面,建成天然气主干网沿线5G 无人机专网,覆盖长度超过100 km。在终端方面,按照飞行高度400 m 和飞行速度120 km/h 的设计方案,完成机载任务计算机和5G CPE 的集成,挂载4K 超高清光电吊舱,支持4K 超高清视频流的实时编码及传输。在实时操控方面,为满足5G 无人机实时操控和4K 超高清视频实时回传的需求,网络侧部署边缘云MEC,与云端无人机业务平台有效协同,端到端时延低于20 ms。

1.1 无人机巡检优势

工业管线巡检是指对供电线路、输油管道、燃气管道等进行定期检查。早期,工业管线的巡检以人力巡检方式为主。由于此类设施大多处于环境恶劣的区域,传统的人工巡检方案受环境及天气等影响,工作量大、工作效率较低、成本较高,且存在一定的人身安全风险。为了弥补人力巡检的局限性,无人机巡检应运而生。

图1示出的是无人机巡检发展趋势。

图1 无人机巡检发展趋势

1.2 首个商用5G无人机项目

中国信通院发布《5G 无人机应用白皮书》,从无人机应用场景和通信需求、4G 网络能力、5G 网络能力、网联无人机终端通信能力、5G 应用案例、无人机安全飞行、标准进展等方面阐述了5G 无人机应用的情况,标志着5G无人机技术已完成实验环境测试。

上海联通与天然气管网公司签订《5G 无人机战略协议》,天然气主干网5G 工业无人机巡线于2019 年3月31 日首飞成功,成为全球首个商用5G 无人机业务,获得客户高度认可。无人机巡检范围包括83 km 管道中心两侧200 m 内的房屋、建筑、水库等的占压,通过5G 传送所拍摄影像资料,进行实时对比分析判断控制保护区变化情况。

本项目的三大亮点在于:主要实现识别控制保护区范围,并针对此范围开展巡查工作;项目主要实现三大功能,一是自动巡检,使用无人机巡线方案后,显著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从原本的人工作业需要12 h,缩短至2 h,效率提升6 倍;并保障了作业人员人身安全。二是智能分析,实时传送所拍摄的4K 高清影像资料,通过智能识别技术,对无人机前后2 次拍摄影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控制保护区变化情况;三是实用价值,工业无人机采用航空柴油供能,具备飞行时间长、距离远的特点,通过5G 网络完成80 km 超长距离飞行控制,行业实用价值远高于小型电池驱动无人机。

2 无人机新型业务对网络能力带来挑战

2.1 飞行速度凸现的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效应是指随着移动物体与基站距离的远近,合成频率会在中心频率上下偏移的现象:当移动物体和基站越来越近时,频率增加,波长变短,频偏减小,频偏的变化增大;当移动物体和基站越来越远时,频率降低,波长变长,频偏增大,频偏的变化减小;高速移动的用户频繁改变与基站之间的距离,频移现象非常严重;运动速度越快影响越大。

多普勒效应显著,进而影响无线通信质量,主要是频偏的变化程度呈非线性关系,也就是说频偏的变化越大对无线质量的影响越大,所以在无人机通过基站的过程中,经过与基站垂直距离最近的点时多普勒效应最显著。

根据ITU 要求TDD 网络移动速度达到120 km/h,要求FDD 网络移动速度达到500 km/h。在规划5G 站点的锚点时,FDD 是连续控制的系统,TDD 是时间分隔控制的系统,在目前芯片处理速度和算法的基础上,与FDD 网络相比,TDD 网络还有一定差距。选择FDD系统作为5G锚点,在业务感知体验方面更有技术优势保证。

2.2 高空飞控信号更易受干扰衰减

对于高空飞行所涉及空域,需要确保网络能够在地面和空中飞行区域内的连续覆盖。同时,高空信号的干扰问题也不容忽视,一般基站天线都会设置有下倾角,包括机械或电子倾角,因此,天线的第一上旁瓣处于水平位置或高于水平位置。无人机飞行高度达到400 m 时,极易出现干扰衰减。在考虑连续覆盖部署时,希望第一上旁瓣信号尽量弱一些。通过抑制上旁瓣来解决频率干扰问题。通常情况下要求上旁瓣小于18 dB。

对于时延敏感的业务,减少频率干扰的另一种常用方法,是规划专用频率系统,即专网模式,该频率仅为连续覆盖区域内的基站使用,并需要保证在一定地域和空域范围内,没有其他基站采用相同频率工作。同时,利用菲涅尔区原理对5G工业无人机场景的天馈进行了特殊改造,即将上支架螳螂臂反向安装在下支架处,以达到专网对空覆盖的效果。

2.3 4K超高清视频的无卡顿感知要求

不同的应用场景和业务类型对网络速率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例如,对于控制信令和状态监测信息的传输,上行及下行100 kbit/s 就可以满足,而数据传输的速率需求则随着信息渲染方式的持续演进而不断提升。无人机巡检要求实时回传4K高清视频,上行传输速率要至少达到40 Mbit/s。在原有4G 网络环境下,很难满足1K、2K 视频回传的业务感知需求,对于4K 视频回传无法保障零卡顿的业务体验。5G 的两大关键技术也赋予了无人机商用自动巡检能力。

关键技术一:大规模天线技术(Massive MIMO)。它最早由美国贝尔实验室研究人员提出,研究发现,当小区的基站天线数目趋于无穷大时,加性高斯白噪声和瑞利衰落等负面影响全都可以忽略不计,数据传输速率能得到极大提高。

关键技术二:移动边缘计算(MEC)。MEC 运行于网络边缘,逻辑上并不依赖于网络的其他部分,这点对于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应用来说非常重要。另外,MEC服务器通常具有较高的计算能力,因此特别适合于分析处理4K 视频类大数据。同时,由于MEC 在地理上距离用户或信息源非常近,使得网络响应用户请求的时延大大减小,也降低了传输网和核心网部分发生网络拥塞的可能性,改善用户的业务感知体验。

3 商用5G工业无人机专网规建维优实践

3.1 5G无人机专网覆盖规划

为了满足5G 连续覆盖,使业务感知最优,上海联通与华为X-lab 实验室合作进行了规划仿真,整个飞行线路共规划了5个站点。

站点信息如表1所示。小区信息如表2所示。

表1 无人机专网基站信息

表2 无人机专网小区基础信息

通过仿真在无人机处于400 m 高度时,仿真了天线倾角为0/-2/-4/-6/-8°时的性能,结果显示天线倾角为-6°时性能最好。

所选站点均为单杆塔,高度为35 m,通过天面整合,腾出最高平台用于无人机专网覆盖,5G AAU 安装方向与默认安装标注相反,即红色箭头向上,4G 锚点站天线采用基于菲涅尔区原理的天线安装结构。它包括天线、上支架和下支架,天线的背面上下端分别固定有上支架和下支架,通过增大天馈下支架的机械下倾角,实现对空覆盖。

3.2 5G无人机专网锚点频率选择

无人机的飞行控制系统属于时延敏感度较高的业务,为保证实时控制的精确性,确保控制指令能够及时由地面传输到无人机控制系统,网络的端到端时延需要小于20 ms。

端到端时延低于20 ms,意味着空口到核心网时延低于10 ms,通过对崇明陈海公路沿线进行DT 测试模拟结果的分析,需要保证无人机5G 模组平均SINR 大于11,SINR 小于0 比例低于2%,才能满足无卡顿的要求。据此,单纯依靠天线调整上仰、上旁瓣抑制等方案无法达到要求,故需要对沿线5G专网锚点小区进行专网频点规划。4 种锚点频率选择方案优缺点对比如表3所示。

表3 锚点频率选择方案对比

最终经过网发、网优专家联合讨论,选定对公客用户影响最小的方案3 作为最终方案,即压缩WCDMA室分频点10663 的5M 带宽用于5G 专网的锚点频点使用,重耕为FDD-LTE(5M)。

3.3 5G无人机专网测试及优化

由于无人机载荷有限,在安装了华为CPE 1.0 后,现场环境已经不能连接笔记本电脑测试软件。通过无人机业务平台采集经纬度、RSRP、SINR、RSRQ 等主要无线信号数据,代替传统测试软件,完成了全航线的一对一无人机的5G覆盖测试数据分析。

由于无人机是按照固定航线进行飞行,并且站间的距离比较远,首飞出现2 处明显的视频卡顿问题(cluster1和cluster2)。

从测试情况来看,cluster1位于电信育德与移动双津基站之间、cluster2 位于进化村与堡北基站之间,站间距相对较大,RSRP 衰减至-105 dBm,SINR 在0 左右,未达到规划预期的覆盖效果。

在崇陈南基站进行天馈倾角试验,按-2/-4/-6°的倾角进行了实测对比,当天线倾角设置为-4°时,崇陈南至堡北段覆盖最优,针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5G 仿真工具未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出现推荐倾角偏大的情况,如图2 和图3 所示,仿真结果如未考虑地球球面曲率,推荐倾角会大于同等高度位置条件下考虑地球球面曲率的仿真结果。

图2 对空小区天线倾角纠偏前(-6°)

图3 对空小区天线倾角纠偏后(-4°)

通过对空小区天线调整,完成了天线倾角的纠偏,同时也根据实地勘察情况,对天线进行了方向角微调,结果如表4所示。

经过天线优化调整及小区合并后进行覆盖测试,航线覆盖明显提升,平均RSRP 由95.54 提升至90.50,SINR 由5.8 提升至11.8。进一步分析航线的主控小区PCI 分布,与规划信息完全一致,从后台信令分析,切换成功率100%,未发现问题。

2019年5月崇明科技节期间,天然气主干网5G 工业无人机巡线项目顺利通过了客户的验收测试。

表4 优化后的无人机专网小区参数信息

4 结论与展望

本次针对5G 工业无人机业务的研究和试验结果表明,Massive 3D MIMO、高增益、自适应、多波束等特点,结合上海联通原有《基于菲涅尔区原理的天线安装结构》天线专利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目标快速跟踪和高空干扰抑制等难题,借助5G边缘计算协同可实现端到端时延低至13 ms,5G 无人机业务场景已具备商用条件。本次业务优化的成功不仅提升了客户的口碑,也有力促进了5G无人机、高清直播等新型应用的发展。凭借5G 无限的发展潜力,移动网络将为无人机带来全新级别的高可靠性、强大的安全性、无处不在的覆盖和无缝的移动性。随着5G SA 技术的进一步成熟,NR 时延进一步逼近1 ms,整体端到端时延有望达到10 ms,网络切片能力保证端到端网络时延稳定性。基于多天线等5G 先进新技术,5G 体验速率可达1 Gbit/s。5G网络可以为无人机赋予实时超高清图传、远程低时延控制、永远在线等重要能力,满足航拍、送货、勘探等各种各样的个人及行业服务需求,进而构成一个全新的、丰富多彩的“网联天空”。

猜你喜欢

锚点专网倾角
地球轴倾角的改斜归正
车轮外倾角和前束角匹配研究
基于NR覆盖的NSA锚点优选策略研究
5G手机无法在室分NSA站点驻留案例分析
5G NSA锚点的选择策略
系列长篇科幻故事,《月球少年》之八:地球轴倾角的改邪归正
5G NSA组网下锚点站的选择策略优化
无线专网通信在武汉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
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专网中的应用
2015年预测:逐步普及化的私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