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穿戴隔离防护服战疫,实在不易

2020-02-26董长喜

环球时报 2020-02-26
关键词:隔离区袖口护目镜

本报赴武汉特派记者 董长喜

新冠病毒传染性强,与感染患者密切接触的一线医务人员首当其冲。据前不久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截至2月12日,全国共报告医务人员确诊病例1716例,其中很大部分是在医院工作岗位上被感染的。《环球时报》记者近日在武汉江汉国博方舱医院更衣间,见识了医务人员进入隔离区的准备全过程。

在更衣间中间的台子上,分门别类放置着防护装备,包括N95口罩、护目镜、隔离服、防护服、鞋套、手套等;墙上贴有七步洗手法、穿隔离衣流程图、暴露后应急处置流程等图表。值班护士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说,整个穿戴过程可以分为9大步骤,有些还需要护士协助操作。

第一步是洗手,需要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各个部位都要清洗到,并认真揉搓双手15秒以上。第二步戴上无纺布材质的第一层帽子。第三步是戴N95口罩,重点需要检查面部及下颌部是否贴合紧密。第四步是穿上无纺布材质的隔离服和第一层鞋套。第五步是戴第一层橡胶手套,手套的袖口部分要套在隔离服上。为防止滑脱,还要用胶带将两者粘起来。第六步是穿上医用防护服。防护服是由帽子、上衣、裤子组成的连身式结构,袖口、脚踝口、帽子面部采用弹性橡筋收口。防护服穿好后,拉链、脖颈部位还要用胶带密封好。第七步是穿第二层鞋套,它们是高筒的塑料材质,小腿部套于防护服外,用胶带将两者粘起来。第八步是戴上第二层橡胶手套,袖口部分套在防护服上,同样用胶带将两者粘起来。最后一步是戴护目镜,护目镜与N95口罩的缝隙部分需要用胶带密封,确保面部不会与外界接触。

《环球时报》记者粗略估算了一下,整个穿戴过程需要半小时。为方便其他人辨认,护士会在防护服前后写上医务人员的姓名及所在医院、单位。对于一些特殊医疗岗位,如采集咽试纸/采血岗位,需要在防护服外再加一件隔离服、戴第三层橡胶手套,并且头上要戴防护面罩。根据进入场所的不同,如隔离留观病区、隔离病区、隔离重症监护病房等,医用防护服的所需等级也不一样,一般可分为液体致密型防护服、喷雾致密型防护服、防固态颗粒物防护服。

在隔离区进口,穿戴完毕正准备进入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病理科主任胡俊波对《环球时报》记者坦言:“感觉又闷又热。”他说,每次进入隔离区,这种闷热状态要持续6小时,直到下个班次进来交接班。“这6小时里大家都只能不吃不喝,有人为解决排尿问题,会穿上成人尿不湿。”记者发现,交班出来的医生和护士走出时,他们的衣服都已被汗水湿透。

“为了做好防护,每一步都马虎不得,这是为医务人员负责,也是为所有人负责。”负责配合穿戴及检查的护士对记者说。相比穿戴,脱卸防护设备更加烦琐。由于此时防护服、鞋套、护目镜等可能已沾染新冠病毒,因此在脱卸时须更加小心,并且每道程序前后都要洗手,总共要洗8次。

正是在如此严格的隔离措施之下,医护人员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截至2020年2月19日24时,全国各地援湖北医疗队的3万多名医务人员未发生感染情况。▲

猜你喜欢

隔离区袖口护目镜
Don’t Do That Like Phillip
显示护目镜裂纹故障分析及改进
平视显示护目镜
传染病隔离区护理人员心理状态质性研究
你是谁
中国英雄
浅谈两片插肩袖结构设计与应用
动物园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的类型化与规则设计
最幸福的时刻
偶尔正式的小礼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