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在旅游英语中的应用研究

2020-02-26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互联网+跨文化旅游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 安徽 合肥 230022)

0.引言

在互联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旅游产业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同时也对我国旅游人才的培养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特别在接收境外旅游团队环节中,需要高校旅游专业学生具备扎实的英语运用能力,从而满足境外游客对旅游服务的需求。然而我国是历史文化深远的国家,无论是文化古迹还是当地原著民民族习俗,无不吸引着境外游客的注意。也因此要求旅游从业着具备充分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及知识储备量。但基于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高校在教学活动中严重忽视对本土文化的渗透,致使学生缺乏对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知识的理解,难以应对跨文化旅游推荐及讲解工作。在互联网+背景下,MOOC教学模式逐渐走入高校旅游教学课堂中,以实现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融合的方式,不断探寻课程资源利用及整合情况,使本土文化知识得到更好地传授,对促进高校学生旅游英语学习具备显著支撑作用。

1.MOOC混合式教学的基本形式及内涵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视域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逐渐得到我国高校的青睐,并在各学科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从概念角度分析,混合式教学模式指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网络在线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实现线上及线下学习互动的目的。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以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为重心,转换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主动关系,形成以学生为课堂主导的教学模式,从而使教师围绕学生专业课程学习进行相应的教学目标及计划设计工作,进而促使学生在高校教师引导下进行自主式探索学习,充分体现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及塑造价值的特点。从广义角度进行分析,混合式教学模式包括以音视频、文本、PPT及虚拟教室等教学设备资源的混合;也包括多种教学方法及教学理论的混合。譬如基于行为主义、构建主义及认知主义的教学设计。MOOC教学模式是指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大型开放式在线教学平台。在形式上,MOOC属于在线互动平台系统,教师利用互联网系统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进行教学互动,从而从不同层面上阐述并传授相关专业知识。在属性上,MOOC是以学生需求为主,通过募集学生学习需求,合理而全面地进行课程设置并以提供教学服务的方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内容上,MOOC具备丰富的教学资源,并以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目标明确等特点,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加强相关知识点的融合。MOOC混合模式主要指教师将课堂教学与MOOC网络授课平台进行有机结合,利用MOOC提供的教学大纲、课程视频、在线答疑、作业练习、自主反馈、实验实践及案例项目等教学资源,辅助课堂教学工作,提高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课程探讨及交流质量。而随着MOOC平台发展,在线课程得到有效挖掘,教师可通过共享教学资源的形式,分析其他教学机构旅游英语文化教学资源,从而在旅游英语中强化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及认识。

2.MOOC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及劣势

2.1 MOOC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MOOC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兴起,对我国传统教学工作产生深远影响,不仅使教学关注点发生变化,即从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确定教学内容,转变为教师通过分析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学习需求及学习效果,合理进行专业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的设置。而且,教师的身份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不仅仅是专业课程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知识的引领者及服务者。通过分析学生学习程度,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进而取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及效果。因此在教学环节及模式上,MOOC混合式教学具备突出的教学优势。首先,MOOC教学平台属于网络在线教学系统,教师通过网络实现对高校学生授课的目的。但同时也对校外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打开教学大门。学生能够利用课余碎片时间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工作,从而有利于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强化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吸收及消化过程。而对于在线课程中较为复杂,不易理解的课程,学生可通过系统回放及暂停功能,对知识进行充分的吸收,进而获得全新的课程学习体验。其次,由于MOOC混合式教学平台具备线下线上互帮互学、社交化及沉浸式的属性,能够为学生营造出不同与课堂教学的虚拟学习环境。学生能够及时利用讨论模块发起问题,实现与其它学生在线讨论作用,教师也可通过后台评论模块了解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及讨论状况,从而进行细致而全面的解答。进而突破传统视频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模式单向传授学习资源及知识的局面。最后在教学内容上,MOOC能够有效整合全球各名校课程资源,实现课程资源共享,解决了教学资源匮乏、教学理论不足等问题。在旅游英语教学工作中,关于中国本土文化的跨文化课程相对不足,利用MOOC系统能够有效获取其它高校相关内容,从而弥补课堂教学中有关本土文化不足等问题。

2.2 MOOC混合式教学的劣势

MOOC混合教学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及效率,改变原有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然而在与传统课程结合及高校教学管理层面上,依旧存在着诸多劣势。其中以学分认证及课程流失率问题最为明显。首先在学分认证上。高校学分体系关系着学生课程学习成果,专业课程表现及进修程度,是高校相关部门及师生共同关注的问题。支持者表示,从高校长远发展角度考虑,实现MOOC学分制度,能够有效提升MOOC参与率,激发学生现代化学习的兴趣,使其全身心投入到MOOC混合教学模式中,进而推动高校的教学革命。此外,设立MOOC证书及文凭体系,并得到高校相关行政部门认可,有利于推动MOOC全面发展,促进社会教育工作的推行。而反对者则基于高校基础教学资源及未来发展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实现MOOC学分或文凭制度,只能加大高校间在知名度、资金、办学规模、教学水准之间的差距。相对知名的高校会优先得到MOOC平台合作机会,从而获得更多知名度及资金资助。而办学规模较小的院校却在MOOC竞争中无法取得显著进展,举步维艰,极大拉大与知名院校的差距。此外,即便放宽高校审核标准,知名院校与普通院校同时在MOOC平台进行授课,则会形成马太效应。知名院校教师影响力更大、威信更高,而普通院校教师则鲜有问津,从而极大限制其在相关领域话语权的获得。其次是课程流失问题。MOOC课程流失率指在线课堂活跃人数远远低于系统注册人数。从侧面说明在线注册进行课程学习的学生及社会人士较多,但能够持续坚持学习专业课程者却寥寥无几。这是MOOC课程及教师共同面临的难题,同时也是MOOC混合式教学实施的难点及痛点。MOOC平台根据人脑神经中枢活跃状态,将课程限制于六分钟内,从而使学生能够保持对课程学习的注意力。然而由于高校学生课业活动丰富,相对于课堂学习,课余时间进行专业课程学习,显然是一种负担,因此从心理上对MOOC产生抵触心理。此外,高校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心智上不成熟,在课堂教学工作中常常出现精神涣散等问题,但在学生及教师的督促下,能够有效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然而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MOOC混合模式教学时,难以有效克服自身精神涣散问题,整体约束力不足。此外由于MOOC具备自主学习特征,高校学生会根据自身学习需求进行选择性学习,挑选能够满足自身知识体系的知识。然而,通过碎片时间对知识进行片段化学习,难以形成完整的学习体系,无法抓住知识的精髓,极大降低知识在实践中的功效,对学生个人发展难以形成充足的驱动力。

3.MOOC混合式教学在旅游英语中应用

3.1 整合MOOC平台与课堂教学模式

在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旅游英语教学工作应打破原有教学模式、方法及内容,积极展开面向互联网的崭新教学模式。首先,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应深入分析学生旅游英语学习程度及认识,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学习需求数据库,并根据学生具体需求设置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并利用MOOC平台寻找适应旅游英语教学的课程,补充教学资源不足问题。例如,在本土文化教育缺失背景下,教师急需跨文化旅游英语教学课程,以便借鉴吸收,形成独特的旅游英语教学体系。因此,可通过MOOC进行相关课程的搜索,并吸收相关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以便充分应用到实际课堂教学活动中。或者根据课堂教学任务量及教学大纲要求,实现MOOC课前远程在线教育系统。比如利用碎片化时间,将相关文化课程进行整理,并录制成以六分钟为界限的短视频,上传到网络,从而促使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及理解。其次,在课堂初始阶段,教师在传授旅游英语知识体系的同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对在MOOC平台中习得的本土文化知识进行阐述及表达,从而观察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点,并在课堂上予以积极地纠正,进而巩固对课前知识体系的理解及应用。再次,在课堂中期,教师通过传授旅游英语相关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利用英语的语体环境,表达相关本土文化或者以营建教学情景的形式,通过模拟演练,锻炼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及跨文化英语能力。并通过移动智能设备详细记录并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最后在课程结束阶段,高校教师应以旅游英语为基础,分发课后MOOC学习任务,根据学生跨文化表达能力强弱,分配不同MOOC教学视频,促使学生加强对旅游英语中本土文化的语言表达能力。

3.2 构建旅游英语的本土文化课程体系

高校教师在进行MOOC混合模式教学中,往往存在跨文化英语表达问题。如何获取适应高校旅游英语的跨文化英语课程是目前高校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高校相关部门应结合当前旅游英语教学现状,深入对相关本土文化及跨文化表达策略的研究工作。首先是本土文化教学内容的汲取层面,高校应突破教材及学科限制,积极委派教师深入到我国各大文化旅游景区及历史文献图书馆,譬如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厦门鼓浪屿以及荆州古城旅游区等。教师应以影音的方式全面记录各大景区景观学结构、建筑学肌理以及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古韵。在具体调查中,可寻求历史专家进行指导,以寻求准确、全面、深入地记录并收集景区内历史悠久的文化资料。从而为构建MOOC课程资源奠定基础。此外在MOOC课程制作中,教师应以趣味性、拓展新、探索性为基准,寻求能够极大限度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文化切入点。以西安兵马俑景区为例,教师应在课程制作初始阶段以结合网络热点方式设置教学问题,例如“兵马俑为什么会与当红明星撞脸?”“秦始皇构建兵马俑的用意是什么?”等。从设置悬念为主,引导学生对MOOC教学视频的学习,从而避免课程视频流失的问题出现。其次,在跨文化能力培养层面。我国拥有5000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涉及古代宗教、政治、经济及文化等诸多领域。特别是佛教文化,自唐朝以来在我国历史舞台上散发出璀璨的光芒。也因此为当代旅游英语教育带来严峻的考验,如何有效利用英语准确而客观地诠释中国佛文化,如何通过英文讲解激发境外旅游者对我国文化的兴趣,是我国旅游英语教学的难点。因此高校应积极与其它院校进行合作,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推动各项跨文化表达策略的研究工作,以期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完善高校MOOC混合式教学体系。

3.3 构建完善的MOOC师资教学队伍

高校MOOC混合式教学模式根据授课主体可划分为两种:其一是旅游英语授课教师根据课程情况进行针对性MOOC混合式教学,然而由于我国高校教师课程任务量大、时间紧,难以有效为学生提供针对性MOOC远程在线教学服务。因此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其二是以MOOC主讲师与授课教师分离式的混合教学模式。即高校通过组建MOOC专业教学视频制作团队以满足旅游英语课程的实际需求。然而由于普通教师团队教学经验有限,MOOC平台授课能力不足,无法胜任MOOC课程制作及教学工作。而高校教授及副教授不仅面临着复杂的科研任务,更承担着日常的授课工作,时间及精力十分有限,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MOOC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因此,在开展针对旅游英语教学的MOOC平台构建中,高校应积极引入MOOC相关领域的专家,通过对普通高校进行视频制作指导、教学设计及传授教学经验,从而提升普通高校教师MOOC混合式教学能力及视频制作能力。此外,为充分激发普通教师对MOOC混合式教学模式工作的热情,高校应将MOOC教学质量、内容制作质量以及学生在线参与度纳入教师职称评价体系,以教学行政管理手段促进MOOC混合式教学模式发展。而在针对本土文化的旅游英语教学内容构建上,高校应注重MOOC师资队伍结构问题,以补充历史学科教师、英语学科教师及计算机学科教师,明确各学科教师职能方式,即英语教师负责跨文化教学工作;历史教师负责MOOC历史文化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及全面性;计算机教师负责视频制作及各种系统问题解答,通过不同学科的交叉合作,从而有效应对实施MOOC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及问题。

4.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视域下,我国与世界的经济交流、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旅游产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带动大批西方游客进入国内,参观及理解中国文化。然而由于我国传统旅游英语教学重视理论而缺乏对本土文化的渗透,致使学生跨文化能力不足,无法有效对境外游客进行文化输出,极大限制了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实施MOOC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及跨文化表达能力,对我国旅游英语教学工作及旅游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互联网+跨文化旅游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旅游
云屏引领大屏走向“互联网+”时代
醒醒吧,为什么你玩不好“互联网+”?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