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高职英语教学优化路径

2020-02-26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语言学口语高职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 莆田 351254)

0.引言

语言来源是语言研究的根源问题。形式语言学认为内在的表达需求是产生语言的根源。而系统功能语言学更加关注社会行为对于语言产生的影响。在长期的发展中两类观点并行存在,并对语言教学提供了有益借鉴。我国英语教学的理论体系较为独立,语言来源等问题并未得到足够关注。在教学中仍沿用应试教育模式,片面强调学生的基础知识与词汇积累。这样的教学设计,脱离了语言学的“第一因”,学生的内在需求无法与英语教学相对接,英语知识将长期嫁接于学生认知体系的表层。受此影响,“哑巴英语”、“应试英语”、“短期记忆”等问题难以根治。系统功能语言学,将社会视为语言学习的载体。相较于形式语言所提倡的内心世界,可见的社会更加具体也更易把握。将系统功能语言学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可使教学设计获得理论本源与标的。

1.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发展与特征

1.1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发展

以心理学、哲学研究为内核的形式语言学,在学界长期占据主流地位。但马林诺夫斯基提出“情景语境”后,语言的社会功能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语言研究不再局限于“机体内在”的系统,“机体与机体”的联系得到更多关注。受到马林诺夫斯基的影响,弗斯提出了音系学的研究方法,并进一步丰富了“情景语境”的研究。韩礼德于1985年发表文章《系统理论的背景》文章中归纳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主要特征,该理论得以完善。以学术视角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建立在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基础之上,其与形式语言学长期平行发展。社会学将社会需求视为人类行为的目的,基于这一理论,系统功能语言学将语言视为行为符号,其主要目的在于满足社会需求。

1.2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特征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主要特征,可被概括为三个方面。其一,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具有概念解释功能。依据人类学视角分析,人类会对内在世界或外在世界主动展开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抽象、复杂或新发现的事物需要得到具体描述,该描述可被称为概念,而语言是展示概念的主要途径。其二,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具有社交功能。社会学认为,人类具有社会性,其物质需求与心理需求,均需要借助社会得到满足。但社会是由众多社会个体构成,因此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类必须与其他个体建立交往。语言可准确描述事物与情感,因此语言可被视为社交工具。其三,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具有语篇功能。人类所需传达的信息包含多种要素,这部分内容或相互印证、或并列存在,其相互关系较为复杂。语言可利用先后顺序、关联词对信息要素进行排列,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将更为清晰。由此可见,语言具有语篇功能。

2.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当下我国高职院校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阅读模式一成不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更加突出“大而全”的教学设计。基于这一设计理念,教材对于英语阅读教学的要求极为统一。课文之间的差别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受到这一问题的影响,教师做出的教学设计,也不愿对教材要求做出改变,文章的主题与特征难以得到突出。这一问题,将对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带来影响。

其次,是教学模式极为单一。在我国高校中,英语教学通常会采用大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中师生比例极高,教师难以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因此,多数教师会采用口头讲解、问题提出、阅读查找的教学模式。利用该模式教学,效率将得到提升,学生的行动更为统一。但长期采用同一模式,也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再有,是考核手段不够科学。多数高职院校的英语阅读考试,会采用笔试与听力结合的方式。考试内容也与教学内容保持同步。这一设计有助于考试与教学的对接,但也会使学生的知识结构逐渐僵化。

2.2 翻译教学中的问题

我国高职院校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是教学内容脱离实际。高职院校对于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要求不高,在教材规划中,会围绕标准英语展开设计。例如,部分高职院校会将西方文学名著、规范的礼仪用语、名人名言等内容作为翻译材料。翻译此类材料可帮助学生掌握标准英语,但此类英语的应用范围较窄,学生难以借助类似的练习提升英语应用能力。

其二,是过于关注理论教学。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因此理论知识仍然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高职院校以专业教学为主,提供给英语教学的课时有限。若将有限的时间应用于理论教学,必然会对学生的实践练习带来影响。其三,以应对考试为学习目标。突出教学标准是大众教育的主要特征,以教学标准为引导,教学工作将更加统一。同时借助标准化教学,学生可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考试是强化教学标准的主要手段,因此具有无可替代的正面意义。但由于英语知识的应用范围有限,因此部分学生也将英语考试视为负担。在此背景下,应付考试已成为参与翻译教学的主要目的。

2.3 口语教学中的问题

受到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部分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口语能力重视不足。在缺乏院校支持的情况下,学生会在学习中遇到诸多困难。首先,是场景营造不充分。语言使用于不同环境,在差异化的环境中语言的使用也将出现不同。例如,与陌生人交流会使用更多敬语。而与熟人交谈会大量使用俚语。由此可见,构建场景会为练习者提供参考条件,口语练习的有效性将得到提升。但我国高职院校对于口语练习场景的重视严重不足。

其次,是课堂练习不足。口语练习需要得到巩固,因此学生应多开展此类练习。但我国高校英语采用大课堂的教育模式,教师无法与全部同学展开对话。同时,出于维护课堂纪律的考虑,学生之间的小组练习也极少得到支持。这一问题,将对学生的口语能力带来负面影响。再有,是教学伙伴难寻。大学生的学习诉求各有不同,学生难以在有限的社交圈内寻找到学习诉求相近的练习伙伴。而在课堂练习不足的情况下,与学习伙伴展开口语练习是学生提升口语能力的主要途径。伙伴难寻必将对学生的口语能力带来负面影响。

2.4 写作教学中的问题

写作教学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高职写作教学普遍存在重语法轻语篇、重词句轻连接等问题。总之,高职英语写作教学并未从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出发,设计教学内容。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时态是英文与中文的主要区别之一,为了帮助学生适应这一差别,我国的英语教学会将时态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在日常练习与考试中,与时态相关的内容会得到较高关注。但时态通常会以句式为载体,形成完整的时态表述。因此在教学中,也会以句式为单位展开练习。

第二,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高职学生的英语应用范围有限,因此帮助其掌握基本知识应被视为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受到这一观念的影响,非英语专业的教学设计,会将短文作为写作练习的主要形式,而由于文章过短,学生的语篇能力难以得到提升。第三,中文强调意合,因此在写作中更加突出主题。而英语强调形合,主语、关联词会对句式逻辑产生重要影响。但在练习中,部分学生仍然保留了中文写作习惯,以至难以驾驭长篇写作。受此影响,高职英语教师无法深入开展语篇练习。

3.依托系统功能语言学优化高职英语教学的具体策略

3.1 依托系统功能语言学优化阅读教学

高职院校英语阅读教学的常规模式主要有三种。即bottom-up strategy模式、top-down strategy模式,interactive mode1模式。其共通之处是侧重词汇、语法的抽象阅读理解能力,而学生的语篇能力难以提高,知识结构也极易僵化。针对这一问题,英语教师可依照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优化阅读教学。首先,教师应增加阅读练习材料。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英媒报刊。相较于文学著作而言,报刊所呈现的知识具有更强的应用价值。其中包含实时评论、娱乐新闻、社会新闻等内容。通过阅读此类信息,学生将掌握到与实际生活联系更为紧密的英语信息。

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学生的英语知识将更适用于实际应用。其次,教师可将专业类文章作为学生的阅读练习材料。例如,医学专业的学生,可阅读英文医学材料。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的专业英语将获得练习。专业类文章涉及的学术概念较多,通过长期阅读,学生将掌握到学术概念的基本定义以及应用范围。综合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将语言的功能定位为社交、语篇、概念解释。通过阅读英媒报刊,学生的英语社交能力将得到提升。而借助专业类文章的学习,学生将对专业概念产生更为深刻的了解。系统语言学强调语言与社会应用的对接,选择更具应用价值的阅读材料,将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优化,应用能力进一步提升。

3.2 借助系统功能语言学改进翻译教学

传统模式的英语翻译练习,普遍存在脱离实际、内容单一等问题。在改进中,教师可借助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增强翻译教学的应用性。首先,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工具与社交软件,引导学生翻译更加贴近实际生活的翻译内容。例如,教师可在网络中节选英语影视作品。这部分影视作品应具有贴近生活、便于理解等特征。同时教师可将这部分影视片段发布到个人微博。微博的数据传输功能较强,以微博为载体,学生可自主选择、下载所需的翻译材料。在翻译中,学生可利用计算机的消音功能播放默声电影。同时学生可利用手机录制翻译音频,并利用QQ等社交软件,将该音频传送给教师。

在课堂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平台播放节选的影视片段,并同步播放学生的翻译音频。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学习意愿将得到提升,自身的不足也可得到纠正。再有,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合作翻译练习。例如,教师可将三名学生分为一个小组。在联系中,一名学生可利用英语表述某一事物,而另一名学生可将英语翻译成中文,最后一名学生可参照翻译利用中文提出问题。通过角色交替,学生的翻译能力将得到提升。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是社会行为的符号,且服务于社会行为需求。基于这一认知,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贴近现实生活的练习场景。在该场景中,学生的练习将更加贴近实际应用。同时,以社会应用视角出发,教师应扩展学生的练习对象。长期接触不同的语言习惯,可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扩展。

3.3 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强化口语教学

场景营造不足、缺乏课堂练习、课后伙伴难寻是影响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主要因素。受此影响,“哑巴英语”在高职校园内极为普遍。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学生并非知识的容器,而是社会知识系统的参与者。增强口语练习,是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必要条件。基于这一理念,高职英语教师应以场景构建为中心,引导学生开展更富成效的口语练习。例如,可组织学生依据课文内容编排英语短剧。在练习中,学生将自愿结成合作伙伴。通过相互配合,学生的口语能力将得到提升。在课堂中,教师可邀请学生表演英文短剧。借助该短剧,其他同学可对课文内容产生更为直观的理解。

以此为契机,教师可组织学生建立英语戏剧社团,并为社团寻找演出机会。以社团为平台,具有口语练习意愿的学生将得以集中,练习伙伴更易寻找。再有,具备条件的课堂中,教师可全程使用英语实施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学生的口语能力也可得到提升。综合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将社会视为语言的载体,因此对于场景的构建更为关注。通过舞台剧等形式,学生的口语练习将被框定在特定场景中,语言的使用将获得对应条件,因此练习效果将得到提升。全程英语教学,将课堂作为口语应用场景,学生在学习中会同步开展练习。同时,以场景为核心,学习诉求近似的学生将得以凝聚,练习伙伴难寻的问题将得到解决。

3.4 通过系统功能语言学重塑写作教学

写作教学的最大障碍,来自于两种文化的巨大差异。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是社会行为的表现形式,而文字是语言的储存工具。因此,文学作品可被视为对社会行为的提炼。但中华文化与盎格鲁-萨克逊文化存在巨大差别,以文化为内核的文学创作难以在根源层面获得统一。基于这一认知,高职英语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应将社会文化作为创作根源,并以此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例如,中国式的写作逻辑,更习惯于首先论述、铺垫重要性较低的内容,在文章的后半段则会以“画龙点睛”的笔法提出文章主题。或者,利用文字构建某一意境,而不给出文章主题。读者可通过不同视角获得人生感悟。这样的创作习惯来源于传统宗教、哲学的方法论。

但英语读者习惯于线性逻辑,因果对应是多数文章的论述框架。若以中文写作习惯创作英语文章,将为英语读者带来困扰。在教学中,教师可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融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提炼文章的写作脉络,之后可要求学生依据该写作脉络展开仿写。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将逐渐掌握到英语文章的内在逻辑,写作思维将逐渐改变。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篇功能是语言的主要功能,借助语篇功能可使各类信息得到重组。而依据英语逻辑组织语言信息,解决了英语写作的本质问题,学生的写作素养将得到提升。

4.结语

系统功能语言学在我国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路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教师可借助系统功能语言学所倡导的社会应用理念,改进阅读教学的常用材料。同时依据英语文章的写作逻辑展开仿写,也可使写作教学得到优化。再有,教师可借助场景铺设、伙伴对接等手段,提升翻译教学与口语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语言学口语高职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酒中的口语诗
《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述评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社会语言学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