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下面向境外就业的烹饪专业双语教学研究

2020-02-26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双语教学活动一带一路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0)

0.引言

“一带一路”发展环境下,我国将充分利用与相关国家既有的双边合作关系,以及合作平台,与沿线的国家积极构建经济合作的关系,继而打造出政治互信及经济相融的利益共同体。在“一带一路”倡议之下,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及文化交流更为密切,烹饪专业学生迎来更多境外就业的机会。境外就业对于人才的英语能力提出一定的要求,需要不断提高烹饪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构建烹饪专业双语教学体系。双语教学体系的构建,将在学生掌握烹饪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掌握烹饪专业学科英语思维习惯,为境外就业工作者打下初步的语言基础。

1.“一带一路”倡议下烹饪专业双语教学现状

1.1 烹饪专业双语教学目标缺失

现阶段,在烹饪专业双语教学过程之中,双语知识的学习及教学目标的实现为主要内容,由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学生的英语基础有限,在双语教学过程之中,存在多种教学模式。例如,南京烹饪技工学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英语能力较高的教师及学生,在烹饪知识学习时使用英语教材,并且课堂讲授环节及书写同为英语;部分教师使用英语教材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环节及书写过程使用汉语;也存在部分教师在板书书写时为英语,课堂教学讲解中使用汉语。由此可见,“一带一路”倡议下烹饪专业双语教学目标设定缺失,教师尚未明确统一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对于学生双语知识掌握的指导力度不足。

1.2 烹饪专业双语教学方式滞后

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其中包含教师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选择合适的教授方式、学生明确合理的学习模式尤为重要。当下,烹饪专业双语教学模式众多,其中主要常用的方式包含:讲授法、合作谈论法、问答法等;实践课程的教学方式有:演示法、练习法、操作法及参观法等。烹饪专业双语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多数教师并未摒弃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尚未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积极调整烹饪专业课程汉语与英语的比例,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机会较少。“一带一路”倡议下,部分烹饪专业教师对于双语教学的重点内容、难点内容、教学资源及教学设计等规划不足,且多媒体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使用力度不够,烹饪专业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亟待提高。

1.3 烹饪专业双语教学内容陈旧

“一带一路”倡议下烹饪专业学生双语能力的提升,教学内容陈旧问题亟待解决。首先,烹饪专业双语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以适合的教材为基础。现阶段,多数的教材为原版教材,其中存在教学侧重点不明、教学内容整合力度不足等。例如,江苏新东方烹饪学校的《西餐课程》之中,选择了Jams Peterson的《Essentials of cooking》原版教材。该教材内容较为完善,但教师在实际教学环节中,存在众多部分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教材,是烹饪专业双语教学的重点及难点。其次,由于学生基础能力存在的差异性,教师教学内容的选择应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具有合理性及科学性的教学内容。但现阶段烹饪专业双语教学内容的制定,尚未完全满足学生英语能力提升的要求。

1.4 烹饪专业双语教学氛围不佳

部分烹饪院校在构建双语教学体系后,会出现教学氛围不佳的问题。首先,在烹饪院校之中,双语课程体系构建较晚且不完善,学校内部尚未形成良好的双语学习氛围,教师及学生对于双语能力提升的重视程度不足。其次,高校教育者及管理者对于英语环境的建设力度不足,并未为学生营造出时时可见、处处可见英语知识的校园环境。课后双语实践活动较少,团委及学生会等学生组织对于双语文化活动组织能力待提升。基于上述论述内容可得知,烹饪专业双语教学氛围不浓厚,学生缺少客观的学习及实践氛围。

1.5 烹饪专业双语教学评价单一

教学评价活动主要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环境、教学管理、教师能力及学生成绩等内容,借助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化评价模式,明确教学的成果。现阶段,烹饪专业双语教学评价活动中,主要针对教学设计、学生学习成绩及教学质量为主,采用的评价方式为听课与考试,缺少全面性及针对性。烹饪专业双语课程教学评价不应使用同一标准进行衡量,应综合考量烹饪专业双语教学目标、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及平时成绩等综合因素。多数烹饪专业双语教学中,并未开展学生座谈会收集教学资料,评价的结果缺少全面性及客观性。

2.“一带一路”倡议下烹饪专业双语教学构建意义

2.1 满足烹饪专业建设待创新

烹饪专业作为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特色的专业之一,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烹饪专业学生的境外就业机会不断增多,学生在掌握烹饪技巧的同时,肩负着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传播的重要任务,为更好的适应一带一路文化建设的需求,以及经济的合作,需要烹饪专业教学活动培养出通晓中西饮食文化、掌握一定烹饪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开展双语教学体活动,将有助于加强烹饪特色专业的建设,例如,在双语教学模式构建下,职业教育尤为重视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满足烹饪专业双语教学发展的需求。如扬州“三把刀”资源库的建设,为烹饪专业人才的能力及文化素质培养提供了一个平台,实现烹饪技术与民族文化遗产的有效结合,并为双语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基础教学资源。“三把刀”资源库的建设对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极为重要,推动了传统烹饪服务业的转型优化升级。

2.2 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求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深化发展,我国各行各业与沿线国家的交流不断增多,烹饪行业同样如此。江苏省新东方烹饪学校的校企定向合作烹饪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良好,且每年积极拓展国际化的校企合作项目,向国际市场输出更多烹饪专业人才。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的趋势下,对于学生的能力要求更高,烹饪专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出掌握双语能力的人才。基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维度分析,掌握英语实践能力的双语专业人才,将在就业竞争中占据更大的优势,双语能力将成为影响就业竞争成功率的重要因素。英语作为世界范围的通用语言,烹饪专业学生掌握英语交际及沟通能力,将满足烹饪境外就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

2.3 促进“一带一路”发展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为我国与沿线国家开展新型合作关系提供契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与周边及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及文化交流更加密切,打造出全方位的创新发展模式。烹饪行业作为服务产业的重要组成内容,将成为“一带一路”战略辐射之下,快速发展的行业。培养烹饪专业学生的双语使用能力,将有利于以饮食文化入手,推动各国之间的文化互动,实现我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饮食同语言都是了解一个地区文化的最佳切入点,如扬州包子走出国门让外国人了解中国的早餐文化、饮食传承。随着优秀的烹饪专业人才走出国门,将进一步有助于我国与“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3.“一带一路”倡议下烹饪专业双语教学构建路径

3.1 合理建设教学的目标

烹饪专业双语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目标的设计需要采取双语为教学媒介,并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帮助学生掌握烹饪英语知识内容,形成学生自主的语言运用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例如,南京烹饪技工学校《中餐工艺》课程双语教学中,主要的教学目标为帮助学生掌握中餐饮食文化、基本内涵与菜品、点心的基本制作流程。在学生掌握基础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可进行进一步的引申及拓展,帮助学生了解外国的饮食文化及制作流程,通过学习原版教材,完成双语教学活动,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烹饪专业词汇,可使用英语完成烹饪专业交流工作。因此,烹饪专业双语教学活动,主要的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在烹饪领域中国际化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境外就业的整体素质,着重提升烹饪人才的专业知识及英语运用能力。

3.2 构建双语教学的环境

烹饪专业双语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构建积极的双语教学氛围。首先,学校方面应创建校园英语环境。校园作为学生学习及生活的主要环境,校园英语环境的打造,将为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学校加强双语氛围的构建,利用校园广播、标语标志、英语板报、英语广播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优良的语言感知环境。其次,烹饪专业双语教学模式构建,学校营造积极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可通过开展丰富的英语文化实践活动,实现学生英语知识的实践及运用。例如,重庆新东方烹饪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观看英语语言节目、收听英语广播,通过英语英语影视、英语歌曲及英语演讲等内容,提升学生的英语实践使用能力。除此之外,学校定期举办与烹饪相关的英语沙龙文化活动,给予学生英语实际运用的机会,使学生的英语能力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最后,烹饪专业教育工作者,应积极统筹双语教学计划,确保烹饪专业知识与英语课程有效衔接。为确保烹饪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有效实施,确保专业课程与英语课程相互接轨,全面提高烹饪专业学生的英语能力及水平,实现烹饪专业双语教学的工作的有效开展。

3.3 统筹课程及教材建设

烹饪专业双语课程的设计,需要按照国家制定的烹饪专业大纲及课程设置标准进行完善,确保双语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具有科学性及针对性。首先,烹饪专业主要包含的课程分为公共课、专业课及选修课,其中具体课程包含《西餐工艺》、《烹饪营养学》、《烹饪卫生学》、《烹饪微生物学》及《烹饪化学》、《烹饪工艺学》、《中国名菜》及《中国名点》等。双语教学活动的开展,应积极渗透至各门课程中,教师可采取双语教学模式。其次,高校应积极统筹烹饪双语教材的建设,为双语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转提供基础的保障。针对双语教材的选择,国内业界主要的看法有三种,即英文原版教材、英语国家原版教材及自编教材。在教材的具体选择中,应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进行判断。例如,《西餐工艺》、《烹饪营养学》等课程,应选择原版英文教材,确保学生可最直观的了解到英语的烹饪知识内容,并接触到相应的专业词汇、专业内容,实现烹饪专业学生的思想意识与技术能力与世界接轨。部分课程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及教学计划自编教材,如,江苏新东方烹饪学校、南京烹饪技工学校、江苏厨师学校等,可联合建立烹饪专业教学资源库,选取具有实践经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联合企业的人力、物力资源,打造具有可行性及针对性的本土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的选择符合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及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3.4 创新双语教学的模式

首先,“一带一路”倡议下面向境外就业的烹饪专业双语教学创新,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明确英语与汉语的教学运用比例。以《烹饪卫生学》课程为例,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坚持英语作为教学语言,无法顾及到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与水平,将会出现本末倒置的问题。在开展教学活动前,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将学生进行分层划分,针对英语能力较强的学生可采取全英或双语的教学方式,针对英语水平相对较弱的学生,教师可尽量少使用英语,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此同时,教师应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具体的教学方式包含:外文板书,中文解释;专业术语、简单内容使用英语教学;组织学生课外阅读英语内容,课上集中解决学习问题;不断提高课堂之中,英语教学语言的使用比例。其次,烹饪专业英语教学应注重双向性原则。教师合理组织双语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可将游戏活动结合至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确保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有充分的交流机会,打造“多边多向、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

3.5 建立培训及激励机制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与引导者,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烹饪专业学生的双语使用能力。首先,高校应大力建设烹饪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积极选派优秀的教师出国进行研修与学习,高校也应完善学校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高烹饪专业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其次,学校应积极完善相关的激励政策,制定相关的导向鼓励机制,例如,增加教师工作计量及课程补贴,结合教师的教学成果给予相关的奖励,促进双语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以激励教学质量的切实提高。

3.6 完善双语教学评价体系

“一带一路”倡议下面向境外就业的烹饪专业双语教学模式构建,应不断完善烹饪专业双语教学评价体系,基于双语课程目标的基本内容,通过双语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学内容开展合理的监控。首先,学校可定期及不定期组织学校考察组领导与专家、学校行政工作者等进行考评。其次组织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改革意见,确保烹饪专业双语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针对性与科学性。最后,通过烹饪专业双语教学评价结果的分析,帮助教师明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双语教学评价反馈进行反思及调整,改进双语教学的方式。架构烹饪专业双语教学评价体系,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的认识自我,建立双语学习的信心,满足“一带一路”倡议下面向境外就业对烹饪专业人才双语能力的需求。

4.结语

“一带一路”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正以经济带理论为指引,坚持共建共享的原则,实现新世纪的国际化合作。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各行各业的发展将赢来国际化的发展机遇,高等教育提倡双语教学成为必然发展趋势,烹饪专业双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开展双语教学活动将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提升烹饪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促进我国烹饪专业课程创新的贯彻落实。但由于烹饪专业双语教学工作开展难度较大,需要教师对于双语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热情,并对双语工作的开展准确认知及定位,确保烹饪专业双语教学的实效性提升。

猜你喜欢

双语教学活动一带一路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双语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