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青少年传统武术比赛发展现状调查

2020-02-25邱丽玲谢作瑞王健铄

武术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调查发展现状

邱丽玲 谢作瑞 王健铄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就北京市青少年传统武术比赛的赛制内容及外部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教练员综合水平不断提高、太极项目发展较好、集体比赛发展迅速、赛事规模越来越大、比赛设施能够满足比赛需要、参赛运动员的参赛动机、比赛观众的不足。

关键词:北京市青少年 传统武术比赛 发展现状 调查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 2020) 1-0044-04

1 前言

传统武术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蕴含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性,是炎黄子孙的智慧结晶,也是全人类的瑰宝。在中国历史中以不同形式和功能被延续传承。传统武术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对人内在修养的一种锤炼,讲求“武德、武道”“以德盖武”,与中国传统国学和哲学体系一脉相承,推广传统武术,不仅对青少年的身形、体态和举止进行塑造,也是完善少年心性、道德的过程。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所以传播传统拳是我们每个国人的责任,更是我们武术人的责任。

而武术比赛可以促进运动员的交流,彼此可以探讨心得,促进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本研究所指的北京市青少年传统武术竞赛以北京市传统校比赛为例开展研究调查,分析北京市青少年传统校武术比赛的赛制内容及外部因素,针对北京市传统校武术比赛参赛人员主体为18周岁或18周岁以下青少年群体的特点,结合国家大力开展的阳光体育赛事活动,积极促进武术比赛发展和传统武术发展。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北京市青少年传统武术竞赛发展現状,以北京市传统校武术比赛2013年至2017年比赛为例。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以“传统武术比赛”“青少年武术”“传统武术竞赛”为关键词搜索2007年-2017年期间学术期刊文章249篇。同时参考武术竞赛规则,1991版武术套路规则,为研究提供材料分析调查竞赛发展与变化。

通过北京市体育局网站查询调查2013年至2017年五年北京市传统校武术比赛的秩序册和规程。统计分析近五年来的比赛人员情况,比赛项目发展现状及规则规程上的使用,总结北京市传统武术竞赛的发展情况。

2.2.2实地调查法

研究者基于2010年以来首都体育学院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中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担任北京市传统校武术比赛竞赛服务人员的契机,对比赛的开展情况进行立体化的实地调查研究。

2.2.3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到有关资料依据逻辑规律进行整理和归纳,对历年秩序册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根据2013年至2017年北京市传统校武术比赛中参赛总人数、性别差异、各个项目参赛人员差异、学段分段、比赛规则等数据统计而来,调查总结近几年青少年传统武术以及青少年学习传统武术现状,积极促进青少年传统武术发展及青少年武术传统比赛发展,使传统武术在北京地区青少年人群中可以更好地学习和传承,积极促进竞赛发展,也为推动阳光体育活动助力。

3.1 北京市青少年传统武术竞赛参赛者现状

3.1.1北京市青少年传统武术比赛近年参赛总人数情况

2013年至2016年比赛总人数呈上升趋势,这与现在开始重视体育活动有一定关系,一是国家教育方针中要求积极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积极促进阳光体育赛事开展,而北京市传统校比赛是活动传播的重要途径,所以此类比赛活动也得到了很大重视和支持。二是已挂牌武术特色项目的学校每年要参加评估,而北京市传统校武术比赛用于完成对传统校的评估与检测任务。

3.1.2北京市青少年传统武术比赛中青少年学段分布

2013年至2016年北京市传统校武术比赛参赛人数,小学呈上升趋势,中学则发展平稳。2017年起,中小学均出现了小幅度下降,影响人数下降的因素除初中升高中不再享受加分政策以外,更为关键的是武术比赛数量增多,将比赛分为初赛和冠军赛,设立专门的集体比赛,增加武术操类的比赛。这些因素给学校添加不小的压力,比赛类型的选择性加大,直接影响北京市传统校武术比赛的参赛人数和参赛水平。

3.1.3北京市青少年传统武术比赛中性别比例情况

北京市青少年传统校武术比赛近年男女比例波动情况较大,就2013年与2016年男女比例相比较,男女比例逐年加大。从图3数据可以看出,北京市青少年传统校武术比赛中,男性占据了主导地位。男性更加热衷于武术的主要原因是由武术攻守的特点决定的,武术项目具有极强的格斗性,以攻防技击动作为素材,因此受到男性青睐。男生不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比女生更加主动活泼,这正是男女生比例差异较大的原因。

3.2 北京市青少年传统武术竞赛内容

3.2.1北京市青少年传统武术比赛中各传统器械现状

2017年以前北京市青少年传统校武术比赛传统器械使用情况差距较大,单器械使用频繁。青少年在比赛中越来越多的参加长器械和双软器械的项目,主要原因在于武术传统校的老师,能够交给他们越来越丰富的器械套路,由此可见,近几年的武术教练综合水平较高,可以胜任各种传统器械的教学。

3.2.2北京市青少年传统武术比赛太极项目、对练项目及集体项目参赛人员现状

北京市青少年传统校武术比赛中,太极项目参赛人数达到百人以上,占参赛总人数的1/5。这说明太极项目在青少年中的普及推广较好。而对练项目,因为需要两个以上的学生配合演练,参与人数较少,自2015年以来也呈现上升趋势。集体项目人数自2013年192人发展到2015年280人达到顶点,由于集体项目参赛人数增长迅速,2016年起,主办方将集体项目从传统校武术比赛中列出,单独组织专门的北京市中小学武术集体比赛。

3.3 北京市青少年传统武术竞赛方法

3.3.1北京市青少年传统武术比赛规则使用情况

北京市传统校武术比赛使用《武术竞赛规则》(1991版)。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参加初级规定套路项目的比赛人数最多,传统拳械非规定套路中一般也不编排难度动作。而最新版《武术竞赛规则》(2004版)包含动作质量、演练水平和难度三个组别切块评分的规则显然不适用于该比赛。1991版规则比较成熟完善,又正好能满足该比赛的需求,所以北京市传统校武术比赛一直沿用1991版武术竞赛规则。

3.3.2北京市青少年传统武术比赛规程

由于参赛人数众多,为了加快比赛进程,使得一个竞赛日内能完成所有比赛项目,在北京市传统校武术比赛中存在几名运动员同时上场演练的现象,比如传统规定套路比赛中4名运动员同时上场、传统拳及部分传统器械比赛中2名运动员同时上场。比赛中采用5名裁判员评分的10分制。5名裁判的座位分别位于场地的4个边角,场地裁判长位于12米底线中部外侧。多名运动员上场极大地考验着裁判员的执裁能力。具体表现为:初级类套路一般演练时间在1分钟以内,分配给4名在场运动员,每人被关注的时间仅有短短15秒左右;另外,由于多人在场存在互相遮挡而形成视觉死角。这些都会制约和妨碍裁判员对场上运动员整体表现的评价。

从比赛场地方面看,从2013年在北京市八十中体育运动学校体育馆比赛,发展到2014年、2015年、2016年在北京地坛体育馆,2017年在北京市石景山体育馆,可以看出比赛场馆越来越正式,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比赛规模越来越大。

在竞赛规程中还对参赛学校进行了规定,要求批准挂牌的北京市中小学武术特色项目学校每年必须参加北京市传统校武术比赛。同时也欢迎北京市其他小学参加比赛,如此来保证参赛学校的数量。

3.4 北京市青少年传统武术竞赛效果

3.4.1北京市青少年传统武术比赛场地设施

通过调查发现,北京市级比赛场馆多是租用,根据赛事规模安排租用1-2天,承担最多的是地坛体育馆和石景山体育馆。比赛所用的地毯多是厚度为2.5cm的墨绿色羊毛地毯,未使用新型标准化地毯。这是因为,青少年传统校比赛中,比赛项目多为初级套路和传统套路,没有高難度动作,厚度为2.5cm的墨绿色羊毛地毯就可以保证参赛人员的安全,同时也能满足比赛需要。

但是很多时候,尤其是在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如太极拳类比赛中,比赛直接在地板上进行套路演练,造成了由于地板太滑而产生的移动甚至倒地现象。这就会影响运动员的竞赛安全。

3.4.2北京市青少年传统武术竞赛参赛人员参赛动机

比赛中存在传统校应付比赛的情况,具体表现为,在比赛中有些武术特色项目学校只报名一位学生参加比赛,用于应付规程中关于“武术传统校必须报名参赛”的规定。

这一方面是由于个别特色项目学校的武术项目开展情况不佳,另一方面原因在于近年来武术赛事增多,学生训练压力变大,再加上学业压力不断增大,多重因素叠加造成他们无法顾及每一个比赛。在选择重点参加的比赛时,这些学校往往会把能够获得二级运动员称号的“北京市中小学生武术比赛”作为重点赛事。

由此可见,个别参赛运动员和参赛学校存在外部的、功利性的参赛动机。

3.4.3北京市青少年武术竞赛赛场氛围

北京市青少年传统校武术比赛长期以来一直以几十年不变的、规定的传统套路为主,套路雷同,动作单一,不鼓励创新,观赏性价值不高。长时间观看同样内容的比赛会造成观众视觉疲劳和审美疲劳,进而失去继续观看比赛的兴趣。外显的现象是武术比赛现场观众寥寥无几,除学生家长和教练员外几乎没有其他观众。

4 结论

(1)竞赛人数方面,北京市传统校武术比赛参赛总人数近五年呈上趋势,小学人数比中学人数多,男生人数比女生多。(2)竞赛内容方面,武术传统器械近年发展逐步平均,教练员综合水平不断提高,太极项目发展较好,对练项目发展呈上升,集体比赛发展迅速,已达到独立举办比赛程度。(3)竞赛方法方面,1991版武术竞赛规则能满足北京市传统校武术比赛的使用,赛事规模越来越大,在场馆使用上越来越正规。(4)竞赛效果方面,比赛设施能够满足比赛需要,个别参赛运动员和参赛学校存在外部的、功利性的参赛动机,由于套路的守旧,观赏性不高,从而导致比赛观众寥寥无几。

参考文献:

[1]邱丕相.武术套路运动的美学特征与艺术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02):39-43

[2]邱丕相,闫民,戴国斌.中国武术套路的文化解析[J]体育科学,2007(12):10-12,19.

[3]洪浩,丁杰.论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现状与发展走向[J].湖北体育科技,2000(01):17-20.

[4]杨建营,屈政梅,石旭飞.从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历程探讨其未来趋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03):135-138.

[5]范石汉,戴赤彬.从《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变化看武术套路的发展趋势[J].湖北体育科技,2004(01):81-82,85.

[6]花蕊,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1(02):24-27.

[7]杜胜林,洪浩现代武术竞赛五十年回顾与展望[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05):26-29.

[8]赵秋菊,李文涛.术套路竞赛规则对武术套路运动的影响[J].搏击·武术科学,2008(05):45-47.

[9]邱毅.我国竞技武术套路竞赛现状及对策研究[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05):77-81.

[10]汤立许.武术套路竞赛市场开发策略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04):91-93.

[11]赵光圣,郭玉成.武术套路竞赛方法改革的新思路[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01):29-32.

[12]王浩.我国竞技武术套路竞赛体制发展历程探析[J]搏击·武术科学,2009(10):48-50.

[13]李绍成.关于武术套路竞赛改革的探讨[J].兰州大学学报,2001(S1):208-210.

[14]武俊昊,论武术套路运动发展走向[J].搏击·武术科学),2010(07):47-48.

[15]孟祥太.武术套路竞赛市场的SWOT分析[J].搏击·武术科学,2007(11):41-42.

基金项目: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国家战略视角下中华武术国际化传播研究,编号:IDHT20180520。

作者简介:1.邱丽玲(1984-),女,在读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与管理。

2.谢作瑞(1984~),男,在读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管理。

猜你喜欢

调查发展现状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