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裔设计师Arlyna的手帐故事 小小笔记本串起多彩人生

2020-02-25李嘉宝

上海工运 2020年2期
关键词:胶带生活孩子

李嘉宝

互联网时代,大多数人已习惯把晒朋友圈、发微博、秀直播变成沟通与记录日常生活的主要方式,菲律宾华裔平面设计师Arlyna却坚持用手帐记录着生活中的点滴。在上海生活了20年,她成了明信片和手帐圈的“达人”、拥有一对龙凤胎孩子,她用一本本精致的手帐串起人生多彩的瞬间。“手帐能让我不断思考,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美。”Arlyna说。

手帐记录点滴生活

手帐指用于记事的本子,是一个新兴名词。在过去,写日记以文字为主,别出心裁的最多来两笔插图;而如今的手帐则更精细一些,爱好者们以“心情+视觉”的方式记录生活——用色彩各异的笔书写出娟秀的字迹、添上富有创意的插图,再用花色胶带和各种贴纸来装点记录着他们的日程计划、备忘事项、日记感悟、读书心得、心事秘密、金钱收支等等。一本本漂亮的手帐成了作者个性化的成长历程。

去年在群艺馆举办的“Happy Little Moments——Arlyna的手帐行记”展,让Arlyna和她的手帐走进更多市民的视野,多姿多彩的手帐记录了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引得不少市民驻足欣赏。

在制作手帐上Arlyna花费了很多心思。通过手帐,她将每年的照片、笔记、收据、票据、孩子们的作品等众多物品收集起来,用满载着感情的描画、剪贴、文字,以及那些在旅途中细心积攒下的砂砾、花朵……来描绘一路走来的印象。这些真实的记录,让素未谋面的观众亦能感知她内心的平和与丰沛。

Arlyna回忆,自己是在12年前开始接触手帐,“但是那时的概念和现在的手帐不太一样,后来开始做旅行方面的记录。起因主要是孩子们出生后日子过得匆匆忙忙,收集了很多照片在电脑里没能好好整理。”在上海生活了20年,Arlyna是明信片和手帐圈的“达人”,同时也是一对龙凤胎孩子的母亲。她说,她希望找到一种合适自己的方式记录孩子们的成长瞬间,为生活作纪念。手帐正是最契合的方式之一。

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美

翻阅Arlyna的手帐,这里有她的生活随记,旅途记行……精美的制作不禁让人感慨每件都仿佛是艺术品。“这是我最喜欢的工作。这些手帐记录着我和孩子日常生活和每次旅行的方方面面。它已经成为我的习惯,记录着我们的生活,如参观了什么地方、发现了什么新事物,品尝了什么美食,发生了什么新鲜事等。”

Arlyna喜爱圣诞节,这个节日意味着所有家人团聚在一起共享盛宴。她有个习惯——记录每年圣诞月的生活,将12月1日至12月25日的生活——记录下来。一本本迷你“故事集锦”都围绕着不同主题,如情人节、随机的一周、我的家、我现在的生活等。无论记录的载体和形式如何改变,她都在坚持并寻找最适合的方法记录下生活的美妙。她说,把家庭故事以手帐方式呈现,不仅可以反复回顾,还能看到夫妇俩和孩子们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的改变。

Arlyna告诉记者,手帐对她来说最大的乐趣正是纪念,同时也可以按照个人喜好灵活创作。“它能让我不断思考,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美。”被问及是否有最喜欢的一本手帐,她则表示很难取舍,“每一本都很喜欢,可能有些比较老的手帐现在看来不一定好看,但都是珍贵的记忆片段,记录了当时的生活和情况。”

建议新手“少即是多”

手帐作为当下年轻人新兴的生活方式,让人跃跃欲试。不过,很多手帐新手都有这样的体会,“入坑”后买了手帐本和一堆胶带,却发现无从下手。

对此,Arlyna也提出自己的建议。“一开始,不要被琳琅满目的文具分散了注意力,也不要管别人做得有多好看,关键还是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在她看来,手帐最基本的要素是个人故事和情感,而非形式和风格,“找到自己合适的方式最重要,不要看到一些漂亮的手帐,就一定要去学习他们的方式。”

Arlyna推崇“少即是多”的原则,“用到的东西越少越好,因为这样不会带来选择障碍。例如在做手帐的时候,可以选择3-5种文具或周边的东西,这样可以很好地减少干扰,更好地表达。”

在快节奏的互联网时代,手帐所代表的是一种悠然自得的“慢时光”。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自2015年至去年,每年都有手帐的相关活动。市群艺馆策展人周蓓丽说,她也观察到随着手帐市场的扩大,大量的胶带、贴纸产品让人眼花缭乱,反而冲淡了手帐的内涵。她以Arlyna手帐展览的初衷向记者解释道:“我们希望借由她对生活的记录感染同样热爱生活的市民,在信息时代里能偶尔慢下来、拿起笔,在纸本上书写描画或平淡,或温情,或猎奇,或伤感的痕迹。给未来的自己一段段可以翻阅的回忆。”

猜你喜欢

胶带生活孩子
纸胶带随身笔
胶带有故事
简述输送胶带硫化粘接方法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