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小说当小说来教

2020-02-23赵学东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赵庄双喜社戏

◎赵学东

《社戏》太像散文了,文章回忆了童年时到赵庄看社戏的美好经历,情真意切。但这篇文章收在鲁迅的小说集《呐喊》里,应该是小说,而且是一种抒情性很强的散文化的小说。

既然是小说,就不宜和散文一样来读,要教出小说这种文学样式的特点,为学生建构小说阅读的“图式”。

一、应该细读的情节

爱摩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说:“情节是小说的逻辑面。与一般的故事不同,情节也要叙述事件,但它特别强调因果关系。”小说是在讲故事,但它与生活中的“本事”有所不同,要用小说情节的叙述方式会让故事具有审美属性和文学魅力。

看戏前的波折

作者用了三个自然段来写看社戏前的波折,平实却又不乏表现力的叙述,把人物内心的强烈冲突放置在“看戏”这个情节中。

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

虽然只是一句话,却为下文做足了铺垫。

央人到邻村去问,也没有,早都给别人定下了。外祖母很气恼,怪家里的人不早定,絮叨起来。母亲便宽慰伊,说我们鲁镇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一年看几回,今天就算了。只有我急得要哭,母亲却竭力的嘱咐我,说万不能装模装样,怕又招外祖母生气,又不准和别人一同去,说是怕外祖母要担心。

“央人到邻村去问,也没有”,可见家里人也是想尽了办法,还引发了外祖母的气恼,“只有我急得要哭”,母亲只能宽慰外祖母和我。

总之,是完了。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这一段写得尤其妙。“总之,是完了”,这五个字写出“我”内心彻底的绝望,而且还特意在中间加了个逗号。这还不够,怎么来写我在绝望后的不甘和奢盼呢?让看戏时的场景不停地在“我”的脑海里再现,“我”虽然身在家中,心却早已飞到赵庄看戏去了。这种看不成戏的失落和难过的情绪酝酿了许久,当双喜解决了用船和安全的问题后,“我”就难掩极度的兴奋和激动之情,“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因为有看戏前的波折,所以当“我”失而复得,到赵庄看戏的记忆自然格外深刻了。

偷豆

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我点一点头,说道,“好。”

“豆可中吃呢?”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

看“我”和六一公公的对话,“好”和“很好”,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可见相比令人困倦乏味的“戏”,“豆”更令我“满意”。当“我”吃了六一公公送来的豆,却感觉“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为什么呢?就不能不细读“偷豆”的情节了。

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小说中写吃豆就这么一句,“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反而写其它用的笔墨更多。那个叫阿发的孩子,居然主张偷自家的,而不是别人家的,仅仅是因为自家的豆子长得比别人家的好。而双喜在“偷”之前先征求了阿发的意见,而且决定偷六一公公家的,是怕阿发的娘哭骂。

更深的层次则集中在“偷”上,这帮孩子们偷得坦然、偷得愉快、偷得纯真、偷得都不像偷。而六一公公发现自家的豆被偷了,不但没有骂,相反,倒是很高兴。平桥村最值得“我”眷恋的正是这种真善美的人情味,自然,丝毫不矫饰。因为“偷”的共同经历让“豆”的味道变得难忘,有内容,有意义,而且无法再复制。

二、不该忽视的删节

教材里面《社戏》是节选,并非原题小说的全文:小说写了三次看戏的经验,只剩下了对少年时代看社戏的回忆。不读全文,就很难把握整篇小说的总体构思,也不能准确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旨意。

作者在小说前半部分写了两次看戏的经历,都没留下什么好印象。

第一次看戏:外面“早听到冬冬的响”,里面则是“红的绿的”“眼前”“闪烁”,耳朵里是“ 的响”。凳腿太高,坐板太细。没有爬上去的勇气。在后来的回忆中,这一次的看戏是“冬冬之灾”。

第二次看戏:戏园子里立足都难。一直在忍耐中等待着名角出场。然而,“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人互打”,充满了不耐烦的情绪。

这两次看戏,无论是“戏”本身,还是戏院的氛围,以及周遭的各色人等,都让“我”感到无聊,厌烦和憎恶。作者把演出说成灾难,把座位之简陋说成令人联想到“私刑拷打的刑具”,这是篇小说,作者甚至不惜用近乎杂文的辛辣笔法在表达自己内心的激愤。这和后文所写童年看戏的惬意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且不说众伙伴带给的温情了,就是看看来回途中的风景都是一种享受。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画面太美了,清幽、宁静、祥和,如中国水墨画般的诗情画意。

我们可以说,鲁迅写“看戏”,其“意”不在“戏”或“看戏”本身,而是通过“戏”这面镜子,来折射出自己内心世界的某一侧面。小说开头所写的“戏园”可以说是作者眼中当时的社会的缩影,那众人的怪相,正是他所厌恶的和批判的。

而这时,在鲁迅的心目中,“那夜似的好豆”、“好戏”已经成为某种生命形态、境界的象征:这正是他曾经有过,并且心向往之的。前半部所展示的种种焦躁和粗鄙,迫使鲁迅翻开记忆深处的美好图景,写作小说《社戏》,作为一种呐喊。

猜你喜欢

赵庄双喜社戏
Topological properties of Sb(111)surface: A first-principles study
山中送别
羊跑羔
神韵真切 意境深邃——崔白《双喜图》欣赏
赵庄雄狮
怪鸟夺妻杀夫(上)
许仙人
定准语文课堂的出发点——丁卫军《社戏》教学实录评析
风景这边独好——丁卫军《社戏》教学课例深度研读
《社戏》:一篇布满矛盾的作品——《社戏》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