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单元主题教学理论下的古诗文学习

2020-02-23张聪艺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古诗文教材传统

◎张 晶 张聪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内涵宏厚。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语文教学中,主要依靠学习优秀的古诗文得以传承与弘扬。课表提出:“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不应该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古诗文承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其蕴涵的人文精神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树立有深远的影响。学习古诗文,建立学生与古人之间的心灵沟通,进而感悟人生真谛和生活哲理,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人文素养,这样可以使青少年发现人性真美善,淡泊功名利禄利,实现灵魂净化。然而,纵观各类教材编辑,甚至实际教学中,优秀的古诗文总是零散的分布其中,未能从宏观上给予学生整体、系统的认知与感悟。

单元主题教学理论的提出正可以改变以上现状。什么是单元主题教学呢?就是“根据课程实施的水平目标,确立若干个教学主题,教师遵循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以主题为线索,开发和重组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连续课时单元教学的教学方式”。也就是说单元主题教学理论主张,知识的学习应该是完整的,连续性的,应该将教材割裂成的一课一课的内容,按照若干教学主题把知识内容重新整合与利用,分割成较大的单元/主题。这样发挥了教师在使用教材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得知识内容连贯化、生活化,也有助于学生对建构知识技能,综合运用的实践体验,如此才比较符合学生学习心理规律,继而容易被学生掌握,有利于发展学生能力。课程标准也提出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综合以上原因,教学古诗文文化,除了落实语文基本能力外,教师也应该有机的整合教材、补充材料、设计实践活动,这样能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提高的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更深刻的理解古诗文中所蕴含的文化精髓,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提升修养,积淀民族文化底蕴,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弘扬。在现实语文教学课堂中,语文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依托教材讲知识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在保障语文教育为主的前提下,整合教材,补充材料,灵活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既学到语文知识,又得到传统文化熏陶。这就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责任了。

那么,在具体的古诗文单元主题教学中,我们是如何弘扬传统文化?

第一、基于节气习俗和传统节日氛围,进行古诗文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和接受传统文化。比如:在端午节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课内与课外活动组织系列活动。首先,采用网络平台激发学生阅读《史记——屈原列传》的兴趣,了解伟大屈原的生平及其成就,感受屈原无私无畏、勇敢高尚的爱国精神。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与参与度,借助网络平台、微信朋友圈等方式,为屈原写一段推荐语。其次,学生分组进行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知识(节日习俗、节日由来、节日诗文等),并在班级内讲解。最后,举行了“粽叶飘香、爱国情长”端午节知识竞赛大会。活动流程如下:1.有关端午节诗歌、屈原《天问》等朗诵比赛;2.有关端午节习俗、演变知识竞赛;3.学生自编自唱端午歌曲《向屈原致敬》。这样,以活动的形式贯穿人物故事、诗文阅读与鉴赏,进而鼓励学生有感而发,既可以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又可以感受古人留给后人“忧国忧民”的传统爱国情,以致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颗优秀民族的种子,待其发芽成长!

第二、在古诗文教学中,以某一话题为专题进行教材整合。我们可以把古诗文按照歌咏山川、阐发哲理、抒怀言志等进行分类并整理,形成专题性进行学习。比如:当春天来临之际,我们确立“最美春之日”为专题。首先组织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阅有关描写春天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色满园管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其次,在班级中展开活动——飞花令、首尾接龙等对有关春天的诗句进行展示与统计。之后,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明理由。这样学生在讲述理由的过程就是对传统文化的文学艺术鉴赏。还有我们在讲授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提出古人常唱“悲秋”歌调,借此将整套部编版教材中所涉及的有关“悲秋”的诗词整合在一起确定“秋意之我鉴”的主题让学生进行品读,比如有李商隐的《夜以寄北》、张继的《枫桥夜泊》、杜子美的《茅屋被秋风所破歌》、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除此之外,教师提供更多诗词,以便拓展学生视野,甚至教师可以模仿古人创作诗歌。如此更能鼓励学生从语言方面学习并体会优秀的辞藻,从古人是如创造这些脍炙人口的句子中汲取艺术养分。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单元主题教学设计以“古代英雄形象”及优秀个人品质为题,以此鼓舞学生,进而提高学生自身的意志品质和素养。不少历史优秀人物形象在历代古诗文中多有塑造和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征求学生意见,选取了李清照诗词为专题,进行了课堂教学。教学中以教授学生“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为教学任务,依据教材选取的李清照经典作品《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渔家傲》进而补充她的另外作品《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醉花阴》加入高中涉及到的《一剪梅》《声声慢》《添字采桑子》、《武陵春》,除了纵向诗歌的提供外,还进行横向比较,与之写作风格迥异的《夏日绝句》。最后确定单元主题“乱世中的才女——李清照”,学生在品读赏析其不同时期诗词的过程中感悟才女李清照的悲剧,体会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的无奈,体会其女人之身、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之爱国豪情! 进而达到鼓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和培养拳拳爱国之情。

第四,纵观历史长河,每当祖国面临重大挑战时,国人总能凭借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上下一气度过难关。这骨子里流淌的爱国精神正是蕴藏于我们优秀传统文化中。习主席曾说过“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以,我们讲有关爱国主题的诗文时进行教材整合,讲解《出师表》中的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忠心耿耿,就会提到《岳阳楼记》范文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春望》中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爱国深情;《醉翁亭记》中欧阳修“醉能同其乐”的与民同乐的政治情怀;《过零丁洋》中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视死如归的器宇轩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的“可怜白发生”的壮志难酬等等。在系列讲解这类课文过程中,注重分析文章中心人物形象或作者中心思想的弘扬,以此来熏陶、激励学生的个人思想道德情操,让他们形成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除此之外,依据学情还可以有更多的方式进行教材整合。如古诗文的景物形象、语言风格、表达技巧等多种方式。这样的单元主题教学是从古诗文鉴赏知识出发,让学生品鉴古人作品炼字、个人气质、特定景物的选择,进而体会诗词文所承载的作者(人物)情感,享受传统文化语言之魅力,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髓。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古诗文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们不单单是为了教学某一篇古诗文的识读背诵,在单元主题教学过程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站在一个认知的高度,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大胆进行教材单元组合,这样可以有助于将抽象的主题转化为系列学习情境,保证单篇文本的阅读质量,同时还能发挥整合阅读的优势,深度挖掘初中语文教材所蕴涵的传统文化,如此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人对事的思想认识,更有助于加强其道德修养,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塑造完美人格。

猜你喜欢

古诗文教材传统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Radiomics of rectal cancer for predicting distant metastasis and overall survival
诵读经典古诗文的策略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