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比较阅读的形式助推文言文群文教学

2020-02-23于丽琴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群文手法文言文

◎于丽琴

人教版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并存之时,本省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是以“二选一”的形式进行考查,为的是兼顾两种版本,其性质也就是单篇考查。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普及使用之后,文言文阅读考查形式由“二选一”变为“比较阅读”。从本省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设题来看,这符合统编教材“1+X”群文阅读的教学理念,由此可见群文阅读作为当下一种重要的拓展学生阅读的教学模式,备受推崇。基于本省文言文“比较阅读”的考查形式,越来越多的教师打破传统单篇教学模式,大胆尝试文言文群文教学。虽然文言文群文教学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由一篇课内文本向多篇文本阅读拓展延伸的任务。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学生文言文的阅读量,改变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在此,笔者将以本省文言文“比较阅读”的考查形式为例,展开文言文群文教学的研究。现将本省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比较阅读”题目转述如下: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要求答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选自《答(与)谢中书书》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节选自《小石潭记》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晓雾将歇(hé) B.沉鳞竞跃(yào) C.参差披拂(cī) D.佁然不动(tái)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五色交辉 (2)四时俱备 (3)青树翠蔓(4)俶尔远逝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实是欲界之仙都。(2)潭中鱼可百许头。

4.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水,请说说作者笔下的水有何共同特点。

从以上命题来看,本省文言文“比较阅读”主要从字音、词义、翻译、文本的主旨思想和艺术特色等方面设题,重点考查学生文言文综合阅读能力和比较辨析能力。既兼顾两文的考点知识,又侧重两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对比思维。由单篇向多篇过度的这一考查形式,成为本省文言文教学的导向,这也体现当下群文阅读的教育理念。正如新课标明确的:“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那么,如何运用“比较阅读”助推文言文群文学习,有效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的系统知识?笔者将结合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进行深入探究。

一、文本内容比较,拓展阅读维度

文言文在初中统编教材中占据的篇目较多,分量较重。按照内容分类,有写景的、言志的、劝学的等,仅凭传统的单篇教学难以让学生感受文言文阅读的深度与宽度。通过文本内容比较开展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在比较中求同探异,加以辨析,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论语》(十二章)是一篇语录体,记录的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的;《诫子书》是诸葛亮劝勉儿子勤学立志的家训;《孙权劝学》写的是孙权劝吕蒙学习。将这三篇文章放到一起进行比较阅读,不难发现“学习”是三篇文章的对比点,架起了三篇文章之间的互通桥梁。而以内容比较助推群文阅读,不只是让学生获得“X”篇文章内容的浅层把握,而是以设定的议题为纽带,对文本的不相同之处进行由表及里的深度探究。指导学生设定以下议题:《论语》(十二章)、《诫子书》和《孙权劝学》这三篇文章都写“学习”,但在内容阐述方面却有哪些不同?确定议题的目的是将阅读推向纵深处。学生对议题展开探讨:《论语》(十二章)以若干章节呈现孔子和弟子的教育言论。如“吾日三省吾身”(《学而》)教人自我反省。“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子张》)阐明提升个人修养的方法。十二个章节从学习讲到个人修养,体现学习的价值。《诫子书》感受的是诸葛亮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是父亲劝勉儿子勤学立志,须修身养德。“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强调学习与立志的关系。这些做人治学的道理都融入在慈父的训诫中。《孙权劝学》以孙权的现身说法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如“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等。议题驱动探求文本内容的异同,学生不仅掌握了文言知识,而且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群文阅读的深度学习,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更深层地探寻经典文章的文化内涵。

二、人物形象比较,感受阅读体验

统编教材中围绕事件突出人物特点的文言文有很多,这些人物形象各异,栩栩如生。以文言文塑造的人物作为联系点,由一篇文言文联系另一篇或多篇文言文中的人物,形成群文阅读体系。《曹刿论战》是一篇记叙战争的文章,曹刿是文中刻画的典型人物,有着卓越的军事智谋和指挥才能。如“请见”“请从”“未可”“可矣”这些简单的语言表现曹刿深谋远虑和胜人一筹的战略战术。统编教材中塑造的政治军事方面的能人不止曹刿一个。《周亚夫军细柳》刻画的周亚夫忠于职守、治军严明。如“不得入”“又不得入”“将军约”表现周亚夫的治军才能。《周亚夫军细柳》与《曹刿论战》都是写战争题材的文章,但是周亚夫与曹刿置身的背景完全不同,一个是在驻扎防御中表现治军本领,另一个是在作战指挥中表现机智果敢的谋略。《唐雎不辱使命》写的是唐雎在国家危亡之际出使秦国,表现出不畏强暴的外交胆识。唐雎口锋锐利、义正言辞,勇敢击退骄纵蛮横的秦王,取得外交史上的胜利。如“布衣而怒”“按剑而起”这些句子都体现唐雎的胆略与才智。以文本人物作为联系点进行比较,不难发现三个人物都具备忠君爱国的思想,虽然各自肩负着不同的使命,但都在各自的阵地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比较形成群文阅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为深入,且对人物的刻画有自己的感悟与发现,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三、主旨思想比较,挖掘阅读深度

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想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借助比较推进文言文群文阅读,给学生创造性阅读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捕蛇者说》原是初中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一篇文言文,与初中统编教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出师表》在论述国家治理问题方面的角度是相同的,但在阐明主旨思想方面却有所不同。引导学生比较三篇文章的主旨思想,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捕蛇者说》围绕“毒”展开。开篇“尽死”“无御”极言蛇毒之烈,又以“有蒋氏者”“又安敢毒耶”诉说捕蛇者的悲惨遭遇,痛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教师层层引导,由蛇“毒”引出赋税之“毒”,进而揭示“苛政猛于虎”的主旨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连举六位圣贤在困境中崛起的事例,证实“大任于斯人”必经历的种种磨难“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空乏身”,在忧心苦难中磨炼意志。教师深入启发,以人之“忧患”引出国家之“忧患”,将个人历练推及到治国的高度。层层剖析,学生领悟“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主旨。《出师表》六百余字,文中围绕 “忠”字而“表”。教师引导学生以“忠”展开探讨。文中先后提及先帝十三次,要求学生找出相关句子,如“先帝之殊遇”“先帝遗德”等,表明报答先帝,成就先帝 “复兴汉室”遗愿。七次提到陛下,规劝不可“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谆谆告诫“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坦言耿耿忠心,道出“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的思想主旨。群文教学立足于文本内容的深入挖掘,提升学生的阅读深度。

四、写作手法比较,感悟阅读趣味

写作手法独特、与众不同,往往能够成就文章经典。《岳阳楼记》《小石潭记》《湖心亭看雪》,这三篇文言文都是写景的佳作,但是在写作手法上各有特色。比较景物描写手法开展群文阅读学习。要求学生阅读《岳阳楼记》第三、四段。找出描写景物的关键词句,如“淫雨霏霏”“春和景明”“阴风怒号”“上下天光”“浊浪排空”“一碧万顷”,感受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的壮观盛景。《岳阳楼记》巧用四言对偶将洞庭湖上一阴一晴,一暗一明的景象形成对比,表达出景与情相应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情境。同是写景,而《小石潭记》在写作手法上与《岳阳楼记》又有何不同?指导学生品读《小石潭记》,探究写作手法。小石潭不是胜景,但是作者运用抓住景物特征,正侧面结合的描写手法,既肖其貌,又传其神。如写潭边的小溪,连用“斗折”“蛇行”“犬牙差互”三个比喻,真切形象再现小溪特征。写作手法的探究激发了学生的趣味,引导学生探讨《湖心亭看雪》的白描手法。要求学生思考:《湖心亭看雪》运用白描的写作手法,描绘出哪些不一样的雪景?如“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文字简练朴素,不加任何渲染,寥寥几笔,境界全出,一幅纯美空灵的雪景,立显读者面前,宛如中国写意山水画。三篇文言文写法迥异,描绘之景如神来之笔,令人拍案叫绝。通过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拓展群文阅读,学习名家写景状物的写作技巧,感受迥异写法之下不一样的景观,享受画面美感,开拓学生文言文的阅读面,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让学生感受文言阅读的乐趣。

以比较阅读助推文言文群文教学,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挖掘文本内容,培养学生求同探异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开拓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视野,提高学生文言文的欣赏品位。

猜你喜欢

群文手法文言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七步洗手法
会背与会默写
群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