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程改革应当反思的几个问题

2020-02-23冯小平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语文课语文课程人文

◎冯小平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开展,语文课堂环境几乎也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呆板枯燥的课堂环境、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似乎已经远离了我们,重新焕发生机的课堂,让语文教学从表面上来看更加容易,但其实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新课改后的语文课堂教学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本文就语文课改革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探讨,以期能为我国的语文课教学提供些许帮助。

一、什么样的语文课是我们应当倡导的

在新课改的语文课程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些想象,它们一味凸显语文的人文性,强调语文的文化内涵,以至于连最基本的读课文阶段都忽略了,一段文字学生读得磕磕绊绊,甚至连极常用的词语都不会读,不会写,一到写作文的时候,就全是错别字和病句,这难道就是我们想看到的,所提倡的语文课堂?其次,某些老师为了响应号召,在课堂上经常让学生自主探讨,无目的地探讨或没必要的学习探讨,其实是在浪费时间,我们最常见的就是一堂看似热热闹闹的语文课,其实只是学生在一起侃天说地,此外,某些老师对语文课和文化还存在一定误解,认为学习文化就是学习语文,比如某些教师在讲解《本命年的回想》之时,在教室贴满了年画和财神并引导学生没完没了讨论过年的风俗,没有核心问题支撑的讨论,对学生素养的提升帮助极为有限,要知道语文是文化,但文化不是语文。合理、正确的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才是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教学应当倡导的。

二、我们要不要教学模式、教学工具是不是应该淡化

新课改要求创新,那是不是就代表不要教学模式,直接淡化教学工具呢?其实不然,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的基本构架,是教学规律的一种体现,教学规律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所以教学模式也存在好坏,但并不能因为教学模式存在不好的就全盘否认,换而言之,新课改所要求的创新,应当包含了教学模式的创新,此外,教学模式和模式教学完全不同,我们不能混为一谈,现代教育不提倡模式化教学,但并不能反对教学模式,但也要注意,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其核心就是模式化教学,所以教学模式应当是多样化的,是合乎教学规律的、是有发展价值的。在教学工具化方面,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文化最基本组成,所以工具特性是语文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传统语文课上,教师将课文逐字逐句进行分析、解读,过度分析和解读,常常将语文所表达的含义弄得支离破碎,学生根本就不能吸收到语文中的“营养”,因此新课改背景下,要求语文课程应做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即教学过程中凸显语文的人文性时,语文的工具特征也不能忽视,只有如此,才能让语文的本身魅力得以绽放,才能丰富语文中所存在的文化内涵。

三、语文课改中凸显的人文性究竟是怎样的

语文课程改革中明确表明了要弘扬人文精神,那究竟什么才是人文?有人认为,文学是人文,语言不是,有人认为情感、价值、态度是人文,语文知识不是,所以就出现了重文学、轻语言,重文化内涵,轻语言形式的现象,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以学生自我为中心的情况,学生不喜欢,所以某些教材甚至连朱自清的《背影》都不选,就因学生不喜欢,文学中的精华就值得我们放弃?我们就能放弃?更严重的是,在语文课改之中还一度出现了盲目排斥、抵制逻辑的情绪,逻辑作为人类思考的核心,人文精神的重点,所培养和孕育的是对人类真理的追求和崇拜,若这都能舍弃,那教育如何育人?教育育人的宗旨何在?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文化传承的大国,在汉代就出现的独尊儒术现如今依然存在,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此外,新课改中的盲目排斥和抵触心理也大多同这样的文化特征有关,所以在语文课程改革教学中,我们要重视人文性,也要重视人类理性,若一个文化只重人文而忽视人类理性,那在以后的发展中势必会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

四、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是不是就代表放任不管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所强调的是学生自主性,强调因材施教、强调灵活教学,教师的任务就是搭建好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构建好相应的教学体系,以让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通过将时间还给学生的方式,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实现其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双重提升,这是新课改想要达到的理想状态,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真的如此吗?某些老师经过短暂的思考之后立马将其付诸实践,不就是将时间还给学生么,多大点事,于是就出现了我们最不想看到的情况,老师讲课变少了或直接不讲课了,课堂上完全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一整节课都闹哄哄的,毫无纪律,学生看似热烈的讨论,其实是在一起谈天说地,毫无内涵、毫无营养的讨论,只是在浪费时间而已,所以教师在相应新课改的号召下,不能过于片面化、理想化,即在将时间还给学生之前,也要为学生搭建好相应的自主学习平台,让学生有计划、有重心的进行自我学习,且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老师也要适当给予协助,研究证明,适当的鼓励和肯定,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提倡小组合作学习是不是可以忽视独立思考

合作学习作为语文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自然受到了老师们的强烈推崇,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思想文化的相互碰撞之下就迸发出文化的火花,此种想法是好的,但也需要一定条件,即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之时也能保持独立思考。现状是不少老师在组织学生小组学习之时过多的追求形式,进而忽略了学生也要独立保持思考的本质,以至于学生还没有充分阅读、思考,对文章的理解还不够深入的情况下就进入到了合作讨论阶段,如此形势下的合作学习,所得出的结论也只是片面、武断的,某些老师甚至把合作讨论当成了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形式,表面上看上去课堂氛围极好,但学生讨论的主题却早已偏离,小组合作学习收效甚微,也有的老师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却没有给足时间,小组学员之间刚讨论出点东西就被迫中断,严重降低了小组讨论学习的质量,除此之外,新课改背景下的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以下几大问题,一是看似讨论热闹,其实学生只是在聊天,实际问题并没有解决;二是小组成员都默不作声,各做各的;三是小组中存在一个“权威性”成员,小组讨论变成了“小权威”的一言堂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后而出现的弊端,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组织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时要多加注意。

六、语文教材应当坚持主题单元还是文体单元

在课改之前,我国的语文教材大多采用文体单元分类,即相似或相同的文体划分为一个单元,但在新课改下,这一情况被逐渐打破,大部分教材开始采用主题单元,即按照一定的文化主题进行单元的划分,就划分情况而言,各有各的优势,但从学生接受度以及提高学生语文水平能力来看,文体单元划分更规律、更全面,反观主题单元,主题单元过于丰富,教材单元有限,一个主题设置一个单元,就容易出现很多主题没处放的情况,进而使得学生接收到的知识过于片面,所以在语文课程改革之中,教材选择何种单元编写也纳入考虑之中。

总而言之,语文课程改革我们要改掉的是传统语文教学中的弊端,而不是过度矫正,以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新课改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努力正式现目前新课改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实践、不断进行思考、不断进行创新、不断进行总结,只有如此,才能让语文课程的改革得以充分实现,进而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语文课语文课程人文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语文课上做游戏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