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效益 掌握高质量发展主动权

2020-02-22本刊编辑部

河南科技 2020年15期
关键词:效益金额专利

本刊编辑部

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世界经济受疫情影响不断下行的背景下,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推动知识产权价值实现,进一步释放新动能,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是促进经济创新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等相关部门,接连印发文件要求各省市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融资作用,及时纾困助企;同时,密切关注疫情防控相关技术需求和有关科研单位研发动态,利用各类知识产权交易运营平台等发布技术需求,组织快速转化相关专利技术,满足疫情防控一线需要。据报道,疫情期间,各地市专利技术成果转化迅速:天津指导新冠肺炎病毒检测试剂盒开展专利布局,为相关申请开辟绿色通道;长沙支持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无创呼吸机等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迅速产业化;安徽宿州开展砀山酥梨等地理标志产品“抗疫”线上营销,实现销售收入3.2亿元。

知识产权运用和服务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20年一季度,全国新增专利和商标质押贷款337亿元,同比增长15.5%,质押项目数1 633项,同比增长13.8%,一大批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通过质押登记绿色通道快速获得融资支持。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上海代办处共受理登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35.82亿元,是2019年全年13.58亿元质押金额的近3倍,为广大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可信赖的知识产权金融支撑。深圳成功发行疫情防控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该产品计划融资10亿元,已发行3.2亿元,惠及12家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

近年来,我国采取建机制、建平台、促产业等多项措施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全链条,为创新主体从市场综合效益角度管理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提供了便利条件,推动我国知识产权综合运用能力不断加强、运用效益实现快速增长。据统计,2019年,全国专利转让、许可、质押等运营次数达到了30.7万次,同比增长21.3%。专利和商标质押融资金额达到了1 515亿元,同比增长23.8%。全国涉及知识产权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了9 286.9亿元,同比增长137.7%。特别是地方知识产权知识产权質押融资“变现”效果明显。今年4月底,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发布2019年专利质押融资工作情况的通报。通报显示2019年专利质押融资金额为38.7亿元,同比增长163.3%,涉及融资项目数208项,同比增长73.3%,提前完成《河南省建设支撑型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实施方案》规定的年度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超过25亿元的目标。截至目前,河南累计有544家企业获得95.5亿元专利权质押贷款,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激发市场活力、助力创新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强化知识产权创造,深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过程中的“融资、交易、运营”业务链条,营造有利于我国金融与科技创新共存的生态融通体系,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猜你喜欢

效益金额专利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立案
XYZ上市公司成本控制问题对策分析
成交金额前10名营业部买入的前3只个股
一周资金净流出金额前20名个股
一周资金净流入(流出)金额前20名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