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心灵磁盘”整理创伤碎片

2020-02-22李蕙君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20年2期
关键词:替代性失控理性

李蕙君

我是在父亲的拳头下长大的,非常讨厌家庭暴力。但令我没想到的是,当我有了自己的家庭、孩子,我竟然也成为施暴者。这让我厌恶自己,但又控制不住,只能逃离。现在我不敢回家,不敢见孩子,只能一个人流浪,觉得自己不配拥有家庭!

抚顺:于致远

人们一直认为“时间会疗愈一切创伤”。或许,在意识层面“往事已随风而去”,但身体却从未忘记。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创伤一直以碎片化的记忆存储模式被压抑或储存在心身之中。

7岁前最易产生“创伤碎片”

说到创伤,很多人会认为一定要经历比较大的事件。事实上,根据个体差异性的不同,很多人在经历很小的生活事件刺激便会引发创伤后应激障碍。尤其在7岁前,人的理性大脑发育之前,对于外界刺激无法给出理性的判断,且意识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在这个时候,经历忽视、侵犯、虐待、目睹家庭暴力等伤害,虽然无法用言语表达,但却会以创伤碎片的形式储存在身体里,如一颗定时炸弹,随时会在生活中爆发。

创伤碎片会随时挟持原始的“情绪脑”接管前额叶的理性脑,让人盲目的处于战斗或逃跑“失控”状态。这种“失控”更多的时候以愤怒、焦虑、恐惧等情绪,或者通过多支迷走神经引发心脏和胃的不适予以表现。不仅伤害了自己,也影响亲密关系。

症状持续一个月就是“病”

曾有六位空难幸存者,其中两位没有受伤,但精神垮了;有两位直到治疗开始前仍然处于恐慌和狂亂中;还有两位一直都非常平静。

创伤事件发生后的许多反应本质上都是人类正常的应激机能,是否会导致应激障碍发生,心理学中有如下几条判断标准。一是个体需要暴露于一定的创伤事件中并体会强烈的害怕、无助或者恐惧反应。二是创伤事件持续地、反复地重现。三是个体持续回避与创伤有关的刺激,并且对一般生活事件反应麻木。四是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方式的持续警觉症状,例如失眠、易激惹、易惊吓等。五是症状持续一个月以上。六是社会功能、职业发展和其他重要机能上的临床显著压力和损伤。

觉察就是转化的开始

应当怎样去应对记忆中残留的“创伤碎片”呢?首先,要承认自己的痛苦、难过、悲伤。对于很多人来讲,童年记忆似乎空白或者很模糊,好像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创伤记忆,但是随着自我觉察的深入,过往的一些记忆好像大海里的小岛一样慢慢浮上水面。

觉察就是转化的开始。放空自己,让你的过往在内心重新“上演”,这能让你更清楚地看到,过往的人和事是怎样影响你的。重新处理过往的体验,可以有力地创造新的、补充性的记忆:激活一种适应性的、充满感情的设定,让你逐渐远离伤害。虽然那些结构并不能消除记忆,但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替代性记忆,在这个替代性记忆中,你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你渴望的爱和保护得到实现。

猜你喜欢

替代性失控理性
一场吵架是如何失控的
阿基与乌龟之失控
欲望膨胀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低素质劳动力市场影响研究
国企人力资源管理替代工会职能的可行性研究
从资本论角度对文化创意品的价值分析
理性思考严谨推理优先概念
环球视窗
2013女丝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