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探索河南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建设差距及建议①

2020-02-22中国经济信息社黄颖

商展经济 2020年8期
关键词:试验区营商河南

中国经济信息社 黄颖

河南自贸试验区自2017年4月1日挂牌至今,已经过三年的建设历程。这三年来,河南自贸试验区发展取得实效,基本建成联通内外的枢纽经济;主导产业特色明显,围绕战略定位及片区功能划分,郑州、洛阳、开封三片区均明确了重点产业规划;制度创新蹄疾步稳,创新活力持续迸发,“服务八同步”“拿地即开工”“一码集成服务”走在全国前列。

1 河南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效

建设三年来,河南自贸试验区总体实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不断提高行政服务能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多证合一”“证照分离”等工作取得亮眼成绩;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多手段方便企业“走出去”与“引进来”,自贸试验区内不乏世界五百强的大型跨国公司;跨境贸易“单一窗口”对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通关效率有所上升,通关成本有所压缩;投融资便利化及相关金融服务持续加强,一方面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通过出台政策、优化流程等对外商及对外投资形成支撑;税收服务不断优化,业务流程便利度更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及措施有所加强,便捷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争端解决机制正逐步构建,同时不断创新法律服务方式;建立完善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交通物流体系渐趋完善,在促进多式联运发展等方面勇于创新,中欧班列(郑州)运营成效显著。

总体而言,河南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改革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效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商事制度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构建权责明确、透明高效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建立以社会信用为核心的市场监管体系。可以说,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河南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然而,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典型实践,河南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仍有不足之处,改善工作仍要向纵深推进。在经济全球化的新阶段,河南自贸试验区在政务透明、市场准入、贸易自由便利化等方面,仍大有可为。

2 河南自贸试验区与国际一流标准营商环境的差距

建立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是在当前经济转型关键期和外部环境变化期提出的针对性措施。河南自贸试验区在对标国际一流,构建优质营商环境的过程中,应找准改善本地营商环境的突破口,精准施策。在总结河南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建设实践并将其与国际一流地区进行对比后可以发现,河南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建设仍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同时,随着建设要求的不断提高,河南自贸试验区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区域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方面仍存在问题和瓶颈。

总体来说,河南自贸试验区与世界一流营商环境的差距在于引领创新的潜力尚未完全释放。一是营商环境改善的工作机制需加强。部门之间统筹协调性不足,工作推进缺乏有力抓手,需避免营商环境工作的虚化、泛化。任务安排应配套奖惩机制,以促进落实。二是完善河南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改革创新举措的落实与企业获得感增加有时并不同步。部分片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及企业负责人在接受中经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感觉“放管服”改革力度大,但市场主体的感觉并不强烈;部分市场主体反映,对政府服务效能提升、减税降负等举措获益最多,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其他举措体会不深,存在政府改革举措、优待政策满天飞,但企业跟不上政府“节奏”,政策落地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三是管理与服务需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的要求。当前,营商环境改善工作涉及工商、税务、海关、司法、交通等各部门,各自为营的局面亟需突破,各类政务服务数字化建设仍待加强。四是法律制度保障需跟上。在市场准入、税收制度等方面,河南自贸试验区并未形成专有法律,制度突破层面“自选动作”不多。

现从以下六个对标方面具体阐述:

一是在政务透明度方面。政务公开需进一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相比新加坡和中国香港,河南自贸试验区政务电子化及一体化尚存不足,信息公开的渠道多、来源分散,不利于办事效率及政府满意度的提高。同时,信用监管体系的覆盖领域也需通过数字化手段加以扩充。

二是市场准入方面。对比新西兰、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具有“内外平等”“准入门槛低”“灵活监管审查”特点的营商环境,企业在河南自贸试验区开展经营存在部分事项办事效率低的问题。从对外开放角度来说,重点开放领域外资企业规模较小,负面清单有待细化。此外,事中事后监管举措也仍需优化。

三是在贸易自由及便利化方面。中国香港、新加坡、丹麦在推进“单一窗口”建设及便利通关方面获得了显著效果,通关逐步实现智慧化、便利化并持续优化。相较而言,河南自贸试验区进口货物免税的范围小,“单一窗口”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存在提升空间,企业通关效率有待提高,国际多式联运“一单制”也需进一步完善。

四是投融资便利化方面。对标新西兰、日本及英国,河南自贸试验区金融市场发展仍不成熟,政府的投资服务能力亟待加强。同时,金融服务创新性不足,金融工具及交易方式较单一,导致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的问题。

五是税务制度方面。纵观世界各地的自贸区,基本上每个自贸区都有其专有的税收法律,对于企业的支持也主要体现在税收优惠方面,而包括河南自贸试验区在内的我国自贸试验区由于尚处于建设起步阶段,税务方面更倾向于打磨税收服务,而在税收制度创新方面存在较大不足。同时,河南自贸试验区在办税流程、税收征管方面也需进一步优化。

六是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对标新加坡、美国、欧盟等在知识产权保护及咨询服务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地区,河南自贸试验区存在服务创新性不足和执法监管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在外企关注关心的具体知识产权问题解决方面仍需突破,区内部分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也有待加强。

3 优化河南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的政策建议

对标国际,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创业投资者安家落户,同时以点带面,逐步提升河南乃至整个中原地区的营商环境,是河南自贸试验区自设立以来的重要建设目标之一。目前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建设成绩可喜,但营商环境的改善仍要向纵深推进。强项要更优,短板应补齐,特色需加强。

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和产业链产生巨大冲击。河南自贸试验区应在经济全球化新阶段,以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为抓手,借鉴国际经验,在以下几方面积极行动,努力改善营商环境。

3.1 推动建立跨部门、多层次的柔性政务服务系统

对标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建立以自贸区企业业务需求为导向、智能高效、服务便捷的数字化政务服务系统,对相关政务服务事项进行流程优化,提高标准化和便利化水平,加快行政业务的线上线下融合。推动各片区内的政府部门间加快数据统筹与共享,减少企业重复提交数据,减少因数据时滞、失真或不一致导致的误判,降低监管成本,提高政务服务效率。鼓励相关行业组织或机构搜集企业对政务服务的反馈或投诉,动态管理和改进政务管理系统。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政府服务的柔性,能够适应业务需求规模和结构变化,降低系统适应成本,为企业和市场提供高效的发展支撑。强化电子政务的安全管理,通过流程合理设计和技术方式,保护政务信息和企业、个人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3.2 优化负面清单下内外资平等和正面清单促进体系

以《外商投资法》为法律依据,以《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为指导,加强行政管理与法律法规的对接。加快推进落实最新版的负面清单,对标新西兰、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做好自贸区各项管理制度与负面清单制度的衔接和调整,通过第三方动态评估不断提高外商投资准入行政管理效率。不断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准确把握外商投资的发展态势,通过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建立的投资预警机制,增加对风险的识别与应对能力,减少外资开放的风险。针对自贸区重点发展的行业,探索实施投资促进正面清单,对各重点行业的投资,在国民待遇的基础上,对企业研发、生产、服务等各业务环节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吸引国内外行业重点企业在自贸区集聚,提高自贸区相关行业的全球竞争力。

3.3 构建面向数字经济转型升级的贸易便利化环境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增强全球竞争力。把握数字经济发展重要机遇,在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和产业链带来重要影响的环境下,加快为数字经济提供支持的贸易便利化环境建设,为相关企业创造更为有效、低成本的发展环境。借鉴新加坡经验,适应全球产业链调整的新态势,引导和鼓励专业公司或机构,为供应链全流程提供智能、集成化的增值服务,帮助企业提高适应能力和对市场机遇的把握能力。进一步优化和改进“单一窗口”系统,增加功能覆盖,提高使用便利,为企业业务和政府部门的管理提供双向支持。注重加强与我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或其他优惠贸易安排的国家或地区间的监管机构协同,帮助企业以政府间协定平台为条件,增强与相关地区的经贸合作。

3.4 加快发展多元创新公共平台,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推动相关部门按照《社会信用体系规划建设纲要》要求,在涵盖自贸区的行政范围内制订和实施社会信用管理条例,为信用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指导和保障。鼓励自贸区中的金融机构和行业组织在信用评估、金融产品创新和推广等方面积极推进,为企业投融资提供支持,进而增强社会信用意识,降低商业成本。扶持中小微企业,建立银企融资对接机制。完善融资担保机构的风险补偿,加大财政支持,扩大市场开放,通过金融机构的有效竞争扩大资金供应,避免风险的过快积累和融资活动的不可持续。

积极探索包括知识产权质押等在内的各种融资机制,对于先行探索的机构提供引导和财政支持,减轻因相关金融产品费率过高或相应风险不易度量而导致的业务初期积极性低、推动困难等阻碍。

3.5 适应企业发展需求,持续提升税收征收管理效率

对标英国、新加坡等国家,持续改进税收征收管理的模式。支持税务机关进一步优化流程,提升税收管理效率,在自贸区内推进纳税便利以降低企业负担。充分宣传国家税收政策,以广泛通知和重点推送相结合的方式降低信息传导偏差和时滞,鼓励各类相关专业服务机构提供会计、税务服务,帮助自贸区内企业应享尽享国家和地方的各类减税降费政策,为自贸区内企业创造宽松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条件。全面推进电子退税,以电子数据代替纸质资料、网上传输代替人工传递,大幅缩减纳税时间,降低企业的纳税时间成本。积极争取国家各项税收创新政策在自贸区内先行先试,以政务和市场大数据为基础,提高税收征管的科学性,减少税收管理成本,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3.6 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意识、平衡能力与水平

对标美国和欧盟等创新能力较强的国家和地区,通过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准确执行,动态了解并响应区内企业的诉求,增强投资企业将更多创新活动和业务流程在自贸区布局的信心与动力。积极争取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试点和创新在自贸区内的探索,努力形成中原区域知识产权保护的高地,为数字经济下的各类知识产权保护创造良好环境。努力提高自贸区内社会各方对知识产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更新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知识,以案例方式展示有关知识产权的司法实践,对侵权行为有更多的认识。通过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激励创新活动,以反不正当竞争法律法规和相关的国际协定为依据,创造平衡、合理的创新氛围,避免行业垄断者滥用知识产权并阻碍创新。

猜你喜欢

试验区营商河南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18个自贸试验区
出彩河南
各试验区先行先试 探索创造模范做法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营商环境软转型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