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到了三年级,数学开始跟不上?

2020-02-22朱若霞

莫愁 2020年3期
关键词:符号数量概念

☺朱若霞

(作者系全国高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特聘专家。)

1

可能因为我父母都是数学教师的缘故,我从小就喜欢数学,中学时是学校数学竞赛小组的成员,得过全市数学竞赛二等奖。

儿子现在上六年级。一二年级时数学成绩一直不好,曾经得过“44分”的超低分。从三年级开始,小家伙开始突飞猛进,目前数学成绩稳定在班级前列。

很多老师和家长都知道,小学数学有一个“三年级现象”,有的孩子一二年级数学很好,到三四年级却开始跟不上。为什么我儿子的情况刚好反过来呢?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孩子,到了三四年级数学就跟不上,到了五六年级甚至大幅掉队?数学到底是个啥?应该怎么学?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这是书本上的定义。我的理解:数学就是具体世界的抽象。学好数学,关键在于理解这个“抽象”,而不是简单地算数字、背公式、做题目。

比如,数学中看似最简单、最基本的数字“1”,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很多家长一想到教孩子数学,就会伸出一根手指,告诉孩子:“这是1。”然而,什么是“1”,你能说清楚吗?“1”可以代表具体的1支笔、1张桌子、1把椅子、1个苹果,也可以代表抽象的1个小时、1公斤、1厘米,还可以代表更加抽象的1句话、1首诗、1段感情……总之,“1”博大精深,“1”包罗万象,“1”千变万化,“1”绝对不仅仅是你伸出的那根手指。

我们现在觉得“1”很简单,其实不然。小小数字的发明,其在人类文明的作用,不亚于火的熟练使用。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才能够认识“1”。远古时期的人们并没有“1”的概念,“1”是从大量具体的1头牛、1头羊、1颗果子中抽象出来的。因此,对于尚未形成抽象概念的孩子来说,要真正理解“1”这个数字,并不容易。

2

为什么很多孩子到了三四年级,数学开始跟不上?

因为他们对具体数量及其变化的生活体验不够,没有真正理解抽象的数字和运算,只是靠死记硬背、反复训练记住了一些结果、口诀。这样单纯靠背、靠练,而不是靠理解来学数学。小学一二年级的简单运算还容易对付,但到了三四年级,运算量一加大、题目一复杂,他们就很难跟上了。

我儿子的情况正好相反。由于我不主张过早教孩子识字、算术,只是让他在生活中尽情实践和体验,所以他上小学前基本不怎么认识汉字。由于看不懂题目,老师读题时儿子反应比较慢,数学经常处于这样的状态:你告诉他题目的意思,他都会做,但一到考试就不会。三年级之后,随着识字量的增加,能看懂题目了,儿子的数学成绩自然也就好起来了。

综合以上,家长要想真正帮助孩子学好数学,必须深刻理解“数学是具体世界的抽象”,必须遵循孩子抽象思维发展的客观规律,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

3

那么,孩子的抽象思维,到底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有研究发现,儿童抽象思维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三个环节:体验——对有形物体的体验;语言——表述这种体验的口头语言;符号——概括这种体验的书面符号。

以孩子学会、理解“1”这个概念为例:

体验——孩子坐1把椅子、看1本书、摸1个球、拿1支笔、吃1个苹果……体验众多同为“1个数量”的具体事物。从这些体验中,孩子慢慢从特殊到一般,提炼出“1个数量”的概念。

语言——家长反复带领孩子指认1把椅子、1本书、1个球、1支笔、1个苹果、1块橡皮……孩子渐渐将yi这个发音,和具体的“1个数量”联系起来。

符号——孩子学会了表示yi这个发音的抽象符号:明白“1”这个符号所代表的是具体的“1个数量”。

就这样,孩子经由大量的生活体验,一步步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数量到数字,真正理解了“1”这个概念。

可见,大量的具体生活经验,是孩子学好数学的基础,更是学好一切的基础。

因此,科学的幼儿数学启蒙,绝对不是急着教孩子认数字、写数字、学数数,而是通过大量的实际生活经验,让孩子自然而然理解、认识数量和数字,明白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这个“自然而然理解、认识、明白”的过程,因人而异,有的孩子很早、很快,有的孩子较晚、较慢。对于那些相对慢一些、晚一点的孩子,家长千万不要心急,也不要盲目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孩子抽象思维的形成有其客观规律,拔苗助长不可取。要相信,每个孩子都可以经由大量实际生活体验,自然而然地理解抽象的数字,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符号数量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概念飞行汽车,它来了!
让阅读更方便的小符号
加减运算符号的由来
角:开启位置与数量关系的探索
古代的时间概念
头发的数量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向量数量积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