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探微

2020-02-21王林

南方农业·下旬 2020年11期
关键词:设计规划植物景观

王林

摘 要 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与规划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一环,其涵盖的生态学、园林植物学等理念为城市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城市环境保护带来了有力保障。鉴于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加重,而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毫无新意,在此背景下对其展开深入研究刻不容缓,基于此,探究科学合理的园林园艺植物设计理念与规划策略。

关键词 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33.036

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可以美化周边环境,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继而为城市绿化建设提供不竭动力。近年来,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各种环境污染问题层出不穷,而我国的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起步较晚,经过长期的进步与发展,逐渐形成千篇一律、墨守陈规的设计风格,所开发的城市文化相对较少,城市居民难以获得良好的生态体验,除此之外,特色主题匮乏,导致景观设计与规划始终原地踏步。为保证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的高质量,应遵循因地、因时制宜原则、景观生态性原则、实用性原则,通过选择本地树种进行科学化种植,结合实际突出特色主题风格,并进行合理搭配以此提升城市生活体验,确保城市绿化建设朝着现代化、艺术化方向迈进。

1 园林园艺植物景观的设计原则

1.1 因地、因时制宜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作为园林绿化的关键一环,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应科学合理的选择植物,遵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等原则,结合园林景观现场的实际情况,确保设计规划的有效性。与此同时,应以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基准,科学配置植物的种类,以此保证所种植植物能够完全适应天气变化、环境变化。在选择植物种类时,应首先选择能够优化自然生态环境的植物,通过种植此种植物,利用其抗污性能,实现净化空气的目标。在园林园艺植物景观的设计过程中,还应以遵守自然规律为原则,找准植物之间的附生关系,继而合理搭配所选择植物,确保植物群落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多样性,促进园林植物的生态化及景观性。

1.2 景观生态性原则

所有植物都具有生命,能在生长过程中与周边自然资源产生互动,也对自然生态环境形成一定影响,如某些植物具备的消除毒物、调节温度等作用,因此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时,应结合植物的生长特点进行全面综合分析,以此保证植物自身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除此之外,应立于景观生态学角度,以当地的天气气候为基准,从场地规划特点等内容出发,确保规划设计的有效性及综合性,促使植物设计充分符合景观生态化的各项需求。

1.3 实用性原则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社会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第一要义,应是保证园林植物景观具备稳定性。针对较为密集的城市人口分布情况,植物景观的设计与规划应秉持实用性原则,如防御自然灾害、净化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等。在大量种植地表植被后,进一步规避水土流失;通过种植防护林以此削弱风速;借助树根的向下生长降低房屋发生倒塌的可能性。

2 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创新分析

2.1 結合实际突出特色主题风格

生态文明建设应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方向,保证各种植物能够充分发挥艺术价值,能为当地景观设计提供不竭动力。一旦所选择的植物类型无法适应当地气候及环境变化,后期维护成本将直线上升,使资金成本出现不必要的增加。针对此种情况,应以因地制宜为前提,提升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风格的特色性。而忽视实际种植环境情况,过度关注于稀有植物品种所体现的艺术价值,将使设计成本呈现快速升高趋势,为有效规避设计成本浪费,应在植物景观设计前期,对当地植物成长环境进行全面、详实地考察。对于能够适应当地生长环境及气候变化的景观植物,应对其进行合理科学地搭配,并优先选择具有较高成活率的植物类型,在最大限度上确保园林植物的多样化。在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与规划过程中,应尽量满足设计主题风格的各项需求,并以城市环境中的人文价值取向为基准,选择能够体现当地城市文明价值的植物类型,以此为基础,强化城市文化特色。

2.2 以文化为导向加强设计内涵价值

为加强城市文化的整体设计效果,突出特色主题设计风格,应以文化为导向,不断提升设计内涵所呈现的精神价值,比如,北京市所选择的市花是月季和菊花,上海市为玉兰。在选择植物种类时,应确保所选植物与当地城市精神文明相互依存、彼此依托,并保证植物具有深层次文化内涵,继而促进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效果的不断增强。

现下园林园艺设计技术普遍使用CAD绘图等方式,经过长期大量的操作实践,技术弊端逐渐显现,其中包括无法直接构筑植物细节的感官效果,缺少在引导观察视角中的实际体验,部分设计者虽具有较为突出的城市空间架构经验,但在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微观细节方面,难以实现充分把控,进而导致所设计的园林园艺植物景观缺乏美学价值。针对此种情况,为确保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的文化精髓得以深度开发,设计者应尽可能选择进行实景拍摄,并选择3DMAX渲染等功能辅助设计,在完成预设景观效果地描绘之后,保证人文价值在设计稿件中得以真实反馈,并以此为前提,确保定稿设计方案具备更高可行性的整体规划方向。除此之外,可利用植物开展文化主题地创造,以此丰富城市空间、渲染城市氛围,烘托城市文化主题意境,从而为城市居民带来和谐良好的深层次文化感受。

2.3 合理搭配以此提升城市生活体验

现代化的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需要具备服务社区等基本功能,以社区老年活动中心为例,在开展设计与规划时,应充分考虑生活主体在园林景观中得到的感受效果,针对此种体验价值展开深度挖掘,为提升园艺植物景观设计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就目前情况而言,部分设计者对于植物景观设计功能的认知存在偏差,认为其只能提供庇荫功能,而大量选择容易成活、生长速度较快的植物品种,但此种植物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一定弊端,包括植物因树干较高而占据大部分公共空间,导致社区公共空间内的整体光照水平受到影响,甚至与居民楼的光照度发生冲突,此种设计理念呈现的体验效果,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各项功能需求。针对此种情况,在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社区生活主体的体验需求,在对所选择植被进行色彩搭配时,应以保持协调性作为主要原则,以植物色彩所产生的对比效果为例,落叶树可与常绿植物进行搭配,如葱兰、麦冬等。在常绿树植物地筛选过程中,可优先选择具备耐阴性、花色较为明亮、花期相对较长的植物,如彩叶草、竹桃等。通过对所选择植物进行合理搭配,确保审美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以此为当地创设绿色自然景观,进而不断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体验,对不同类型植物进行合理搭配,保证植物种植密度的合理性、适当性,以此切实增强植物景观设计的满意度,从而为群众收获居住舒适感提供保障。

2.4 选择本地树种进行科学化种植

在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中,设计者应选择生命力较为旺盛、病虫害出现次数较少的本地树种,以此促进树木成活率的快速提升,继而减少苗木维护期不必要的维护费用,在最大限度上节省成本,相反,若选择外来树种,不仅会提高成本资金投入,还有可能造成植物之间形成竞争,抢夺有限的生存空间,严重影响到本地树种的健康生长,对可持续发展也造成一定威胁。同时,应遵循植物的生长规律,设计者应明确不同的植物,在生长习性方面各不相同,对周边环境所提出的要求也大不相同,在植物景观设计时,应保证植物生长的条件及需求与外部环境相符合,在植物种植前期做好考察工作,对当地土壤种类、植物承受性展开综合分析,对地形条件与树种种植所需条件进行对比,以此为前提选择最适宜的植物树种。为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应保证植物种植的科学性,在实际种植过程中,结合种植场地的实际情况,在最大限度上增加植物类型,确保其具备多样性,并科学且合理地规划设计植物景观。在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时,切忌任意选择植物树种,或过度侧重于降低成本投入,避免因单一性植物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适当增加观赏性植物,利用其能吸收有害物质、净化水环境等特点,进一步提升植物景观设计质量。

3 结语

针对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展开分析具有划时代意义,设计者应摒弃传统落后的设计理念,打破文明内涵欠缺的设计弊端,通过对周边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在掌握当地城市文明内涵的基础上,设计特色植物景观,并以文化为导向展示设计的精髓价值,通过合理搭配以此提升城市生活体验,并选择选择本地树种进行科学化种植,继而确保植物景观设计的多样性、合理性、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刘娜,王亚楠,王龙.园林园艺植物景观的设计与规划探讨[J].花卉,2019(12):162.

[2] 王长娜.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探析[J].现代园艺,2019(6):49-50.

[3] 王喜春.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探析[J].现代园艺,2018(20):92.

(责任编辑:刘 昀)

猜你喜欢

设计规划植物景观
园林园艺植物景观的设计与规划研究
城市雾霾治理与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江苏宜兴根大生态酒店生态景观设计
绿城“秀丽春江”居住小区植物景观分析
浅析中小学校园文化营造中植物景观的配置研究
浅谈酒店室内植物景观营造构思原则
连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
数字化变电站网络接入与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