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大学堂: 全面促进外来工四融合

2020-02-21孔令燕

大社会 2020年10期
关键词:外来工务工人员社工

孔令燕

广州市大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外来工服务专项小谷围街来穗人员之家项目化运营“外来务工人员融合大学堂”服务,通过设置专业化、个性化、优质化融合项目培训,有效促进外来务工人员“本人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

整合优势资源

多方面促进融合

外来工服务专项整合小谷围街劳动和社会保障中心、广州群力社工机构、岭南印象园旅游景区、广东省中医院、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等优势资源,开展包括外来务工人员技能培训、积分制服务政策宣讲、出租屋消防安全讲座、居住证办理和社保政策讲座、外来工亲子家庭教育体验、艺术展演及欣赏等服务,从政策福利、居住安全、人文文化和家庭亲子关系等多角度促进外来务工人员融合融入。

技能培训近100场

促进近万人次融入企业

小谷围街流动人口文化程度呈现两极分化,通过买房入户定居在大学城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而从事技术含量低劳动、以集体居住为主的外来务工人员主要为中年群体,相对文化程度较低,这部分群体对技能培训需求强烈。外来务工人员之家四年来整合省、市、区、街道等资源开展技能培训近100场,服务近万人次,培训技能包括美容美发、育婴师、点心师、养老护理员、电商技能培训等专业培训,全面提升外来务工人员的技能竞争力,促进外来务工人员融入企业。

积分制培训及精准服务

力促随迁子女融入学校

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入户和随迁子女申请积分入学等需求,来穗人员之家积极作为,主动服务,四年来共组织了32场积分制讲座及培训,共服务3200人次。为没有电脑设备、系统操作有障碍以及对政策理解困难的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协助上传资料和提出积分制入学申请。组织80名高校志愿者进村走访44次,把优质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介绍积分政策,优化服务措施。在积分入学现场确认阶段,社工逐一电话提醒未到场确认的来穗家长,以免错过积分制入学申请时间,确保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反馈、人人不遗漏。

针对来穗儿童防溺水、交通、诱拐、家庭安全用电等方面开展来穗儿童安全教育课程,以知识讲解、游戏互动、情景模拟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了来穗儿童安全意识和能力,指导孩子在面对不同危险时应如何保护自己。

多形式父母课堂

力促家庭融入社区

为了加强家庭与学习教育的有机结合,注重家庭教育,促进亲子关系升温,外来务工人员之家邀请了美国正面管教协会认证讲师和各位家长开展近20场讲座共同分享育儿经验、育儿方法。在课后反馈中,家长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讲师的授课方式给予了高度的赞扬,课后社工也会采取一对一跟进的方式,为来穗家长解答疑问,助力来穗家长与孩子一起成长,共同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亲子游学服务通过举办系列亲子、家庭游学互动活动,并且在活动中設计亲子互动、家庭分享的环节,构建了家庭间互相学习亲子教育方法、学习好家风的平台。来穗家长陪伴孩子成长,带领孩子体验广州文化,给予孩子更多的家庭关爱,和谐家庭氛围促进了和谐社区氛围的形成。

近100场节假日关爱活动

力促群体融入社会

外来务工人员之家通过举办节假日文化活动社区服务,全面提升外来务工人员与本地居民参与、互动和互助,在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外来务工人员之间架起一座爱心桥梁,加强社区的人文关怀,提升城市温度,营造心理互助、扶贫助弱、邻里相亲、守望相助的温暖城市氛围,4年来共开展了91场融合活动,全面促进外来务工人员与本地居民共融。(作者单位:广州市大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外来工务工人员社工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主阅读能力提升的路径
A Social Crisis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河南省汝州市检察院检察长刘新义
“进城务工人员不想上社保”背后的大问题
透视“社工热”背后的“社工荒”
新形势下企业如何做好外来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融合”政策背景下的“隔离”
是“量身医保”还是“量身歧视”
学生接送站对解决外来工子女接送难题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