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全面打击知识产权犯罪 创新机制 做企业风险的“吹哨人”

2020-02-21谢佳桑新美

中国防伪报道 2020年11期
关键词:公安厅商业秘密公安机关

谢佳 桑新美

2019年12月12日,某公司因核心商业秘密被侵犯,到浙江省宁波市公安局报案。宁波公安迅速查明该公司8名原核心技术团队成员相继辞职后陆续入职省内某公司,并将在宁波任职期间非法窃取的价值近2.8亿元的商业秘密向新入职公司非法披露的犯罪事实。在浙江省公安厅直接指挥下,宁波公安侦破该案,对8名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破案后,浙江省公安厅指导办案部门及时对案件中暴露出的本省企业商业秘密保护面临的形势开展了分析研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及时反馈政府及相关企业。

“提升护航能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我们不再是仅仅着眼于单个案件的侦辦或者案件的全链条打击,除了积极创新工作机制,着力解决执法难题,提升打击实效之外,我们更加关注类罪的研究,探寻类罪所暴露出的行业性、机制性的漏洞和风险,做一个‘吹哨人,积极开展知识产权犯罪的综合治理。”浙江省公安厅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

重拳出击给千万家企业吃下“定心丸”

熔喷布是生产口罩必不可少的关键原料。3月5日,东阳公安机关根据主动摸排的犯罪线索,组织专班侦办了一起哄抬熔喷布价格的非法经营案。随着侦查的不断深入,浙江省公安厅指挥东阳公安机关不断揭开疫情期间的熔喷布市场乱象,查清多个上下游产业环节的犯罪活动情况,并针对产品质量问题有可能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及时形成预警研判材料上报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

今年以来,浙江省公安机关根据公安部“昆仑2020”专项行动部署,围绕全力保障复工复产,迅速开展了以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保障企业稳定生产为主题的“蓝剑2020”专项行动。

截至11月,浙江省已破各类侵犯知识产权案件80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707名,捣毁制售假窝点653处,查获烟酒、口罩、服装鞋类、美妆产品、电器设备等假冒伪劣商品930万余件,假冒包材163万余套,涉案总价值9.3亿余元。在打击各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涉疫物资违法活动方面,全省公安机关共侦破非法生产、销售假劣口罩犯罪案件130起,总销售额达4490余万元。针对制假源头在外、主要销售网络在外的侵犯浙商品牌知识产权案件,企业所在地公安机关积极帮助企业维权,对接外省公安机关跨区域联动作战148次,有力维护了浙商品牌权益及市场美誉度。

联动侦办切实维护创新型企业合法权益

商业秘密既是企业的“心脏”,也是企业的“财富”。然而,近年来侵犯商业秘密的犯罪活动频发。仅2019年一年,浙江省公安机关立案的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案件数就超过前三年立案数的总和,涉案金额数十亿元。但一直以来,受商业秘密犯罪入罪门槛高、取证难度大、办案周期长、实践经验少等问题的困扰,企业实际维权效果并不理想。

为回应企业期盼,浙江省公安厅建立了打击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全省联动反应机制。从全省遴选20名业务专家组成联动反应团队,对各地受理的侵犯商业秘密案件逐案组织集中会商,为办案单位指明侦查方向和侦办重点。机制建立以来,专家组已对杭州、衢州等地受理的4起侵犯商业秘密案件开展了案件集中会诊,并推动侦破了3起在侦重大侵犯商业秘密案件,受到基层办案单位的一致好评。

加强协作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法治保障

“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办理难点和分歧点较多,容易因为法律认定的问题而前功尽弃,给基层造成很大困扰。”办案民警介绍说。浙江省公安厅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联席的机制优势,积极推动省法院、省检察院共同探讨解决。

今年7月,涵盖了15类基层“实操”最常遇到的问题的《关于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会议纪要》正式出台。对案件办理中一些难点和分歧点在省域范围内达成公、检、法的共识,提供明确的操作规范,有力提升基层办案效率,进一步完善了浙江省知识产权法治建设。

此外,今年浙江省公安厅还联合省高院、高检针对知识产权审判“三审合一”机制改革中相关工作进行了集中调研,研究解决基层公、检、法在诉讼程序、证据规则和民刑衔接方面遇到的问题,有序推进“三审合一”改革落地,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综合效能。

今年以来,为护航经济发展,浙江省公安厅出台了一系列政策。3月初,包括保护企业知识产权在内的《全省公安机关服务保障“两战都要赢”十项举措》出台。2019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已受理34起侵犯商业秘密案件,其中有28起是企业内部人员作案后离职并利用秘密信息进行同业竞争,占比高达82.3%。这一组数字表明,企业内部员工窃取商业秘密信息后离职仍是当前主要的泄密方式。围绕这一问题,各地公安机关在“千警访万企”活动中,主动帮助企业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完善保护措施,目前全省已走访1900余家企业。

在浙江省公安厅的引领下,上半年各市公安机关还先后组织了面向本地企业的多种形式的知识产权保护宣讲,对侦查中发现的区域性、产业性知识产权风险隐患及时预警,帮助企业提前应对。宁波围绕涉疫物资生产中的知识产权风险、企业商业秘密保护风险隐患,温州围绕建筑行业涉假建材产品多发等问题,及时组织本地行业协会做好风险防范和法律普及,受到企业普遍欢迎。(原载人民公安报)

杭州破获产销伪劣成品油案

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对外通报,破获一起特大生产销售伪劣成品油案件,抓获涉案人员80余名,查获涉案伪劣成品油1660余吨、油罐60余个,涉案金额超1亿元。此案是近年来杭州警方侦破的规模最大、涉案金额最高的成品油案件。

今年6月,杭州市公安局环食药支队在工作中发现,余杭、萧山、临安等区县存在地下非法加油点,且油品质量不符合国家要求,严重扰乱油品行业市场、侵害消费者权益,随即成立专案组开展调查。

今年8月,杭州市公安局环食药支队会同市场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开展集中收网行动。杭州警方共出动14个抓捕小组,共计警力390余名,摧毁犯罪团伙8个,抓获涉案人员80余名,捣毁制售伪劣成品油窝点14个,扣押非法运输油罐车20余辆、非法加油站3个。

猜你喜欢

公安厅商业秘密公安机关
依托闺蜜来救夫:靠山“公安厅”领导是个临时工
公安部印发《公安机关执法公开规定》的通知
对群众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是怎么收费的?
检察版(五)
脑筋转个弯
检察官:四方面完善侵犯商业秘密罪立法
论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商业秘密不正当竞争行为分析
浅论我国商业秘密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