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逋诗词中的意识指向

2020-02-21要婷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忧患意识理性精神

摘 要:今人对林逋的研究,多集中于诗歌分类、隐逸思想、诗歌风格等方面,然对其诗词中的意识指向还未有人涉及。林逋诗词创作中蕴含的忧患意识、人文旨趣、内省态度以及理性精神,对我们了解其审美意识和创作心理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忧患意识 人文旨趣 内省态度 理性精神

林逋(967—1028),字君复,浙江钱塘人。林逋少时,家庭连遭变故,祖父与父亲相继离世。他勤奋好学,文采卓越,一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让后人永远记住了他。林逋中年以后于杭州西湖隐居,终身没有娶妻,“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去世后,宋仁宗赐谥号为“和靖先生”。

一、忧患意识与经世致用

林逋少时,吴越小国归降,正是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时候,再加上幼年丧父,家破人亡,他在逆境中度过了艰难的少年时代。他的《点绛唇·题草》 中说:“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a金谷,就是金谷园,指的是西晋石崇的别墅,其园异常奢华,但因石崇被杀,一个富豪之家转瞬间分崩离析。人去园空,年复一年,金谷园日益荒废,杂草丛生,蛛网横斜,建筑蒙尘,曾经奢华的金谷园变成了人迹罕至的荒芜之地,凄凉至极。唐杜牧有《金谷园》 一诗,借用这一典故抒发世事无常、造化弄人的凄凉之感。此处,达到了同样的效果。词一开头就用“乱生春色”点明了时局的混乱,发出了“谁为主”的慨叹。失地的收复,政权的交叠,带给百姓的不是杜甫般“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的狂喜,也不是“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般急迫归乡的心情,而是“满地和烟雨”以及“萋萋无数”的叹息。这并不是说林逋不爱国,相反,这首词,满载着他强烈的忧患意识,林逋的忧患意识具体表现在对国土沦丧的叹惋以及忠君报国的豪情壮志上。

林逋在他人生的早期也向往过“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山河”一般戎装佩剑、八面威风的豪迈人生,意图通过戎马生涯施展自己的襟抱。他在《淮甸南游》中说:“胆气谁怜侠,衣装自笑戎。寒威敢相掉,猎猎酒旗风。”在《汴岸晓行》中写道:“驴仆剑装轻,寻河早早行。”这样的林逋,气宇轩昂,意气风发,一身戎装,意图报国。这类充满豪情壮志的诗歌存在于林逋的早期,诗歌无不充满林逋对收复河山的美好希冀。

儒家传统文化强调“经世致用”。同样,林逋身上也有中国传统士人普遍存在的仕与隐的矛盾。面对宋真宗一步步的退让和投降赔款,林逋终于意识到国将不国、天下将亡,满心失望之后,他选择了隐居生活。

忧患意识和经世致用是相辅相成而存在的,正因为林逋内心有深切的忧患意识,面对积贫积弱的政治环境和国破家亡的现实生活,他希望一展襟抱,渴望报国与建功立业。

二、人文旨趣

周裕锴先生在《宋代诗学通论》中说:“宋王朝重文轻武的用人政策,造成了整个社会重文轻武的时代风气。宋人的兴趣显然从沙场建功转向科举成名,从军中马上转向翰墨文斋。”b林逋就是这样的一个缩影,他二十年不入城市,成了一名彻彻底底的隐居者,同时,他的视野也转向了书法、绘画、种梅、修竹等人文旨趣的范畴。

林逋笔下有一系列与人文生活有关的人文意向。据统计,林逋诗词中诗的意象出现了27次,琴的意象共出现了17次,书的意象出现了25次,画的意象出现了22次,墨的意象出现了5次,棋的意象出现了5次,笛的意象出现了6次。林逋诗词中的人文意象,与其生活息息相关。宋代重文轻武,上行下效,宋代士人的生活重心也转向了翰墨文斋,所以,我们在宋代诗词作品中很少见到唐朝那种高亢昂扬的英雄赞歌,取而代之的是游心翰墨的书斋生活。

宋朝重文轻武的国策,使宋人经常局限于书斋生活,导致他们的审美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即使在面对自然风景时,他们能够联想到的更多的也是与书斋生活有关的人文意象,使得自然意象表现出一种人文化倾向。

如林逋在《池上作》中写道:“簇簇菰蒲映蓼花,水痕天影蘸秋霞。分明似个屏风上,飞起鵁鶄一道斜。”c将水天一色的自然风光比作屏风,用屏风凸显出环境的鲜活澄澈。给人一种错觉,不知是环境优雅的美,还是屏风栩栩如生的美,湖光山水与屏风,看似两不相关的事物,就这样被诗人联系在一起,传神地表现出自然风光的澄澈旖旎。

同时,自然意象的人文化倾向,表现为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如《送丁秀才归四明》中“有似东浮沧海君,乘槎泛泛逐归云”d一句,《郊园避暑》 中“况有陶篱趣,归禽语夕阳”e一句,“归云”“归禽”,给云、禽赋予人的状态,以物为人,自然物被赋予世态人情,有了人的情感,更贴切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林逋笔下的这些自然物,同样被赋予文人意趣,体现出文人品格,彰显文人旨趣,凸显宋人的文化特征。

三、内省态度

周裕锴先生在《宋代诗学通论》中说:“两宋的禅学虽有‘文字禅的倾向,但仍强调‘自性‘心的作用,认为人的自由实现全取决于‘自性,不假外求,外部的感性现象不过是‘心的幻影。宋诗学在此时代哲学思潮的包裹下,自然带上了反求于内、证悟心性的鲜明倾向。”f意思就是说不需借助外物,向内心深处求索,明心见性。

《赠张绘秘教九题》 是林逋诗歌理论的核心,他在《赠张绘秘教九题·诗家》 中写道:“清心长有虑,幽事更无涯。”g“清心”就是向内求索的过程,世事无穷,隐奥难懂,唯有清心,才能有长久的思索。林逋曾写道:“岩帻都旁苦,穷搜无道形。”h(《赠张绘秘教九题·诗狂》)“无道形”就是不借助外物的过程,不囿于物。“诗流有匠手,万象片心通。山落分题月,花摇刻句风。”i(《赠张绘秘教九题·诗匠》)“诗匠”之称,源于其内心的同一,万事万物在其眼中,都可以找到其共通之处,这就是不囿于物,反证于内。

林逋在《寄曹南任懒夫》中写道:“关门却坐忘,一烬隐居香。午濑怀泉瀑,秋耕负晓冈。道深玄草在,贫久褐衣荒。料得心交者,微吟为楚狂。”j林逋此诗,表现了自己身处陋室但却怡然自得的情趣。“坐忘”和“心交”,都是道家術语,强调一种聚精会神的冥想状态,在冥想中忘却了本我的存在,忘却外在的束缚,达到本我和心理距离的无限趋近乃至于同一,这是一个内在自给自足、自己充实自己的境界。

北宋诗歌功能转向道德、心理的层面,注重内心的平静,重视内心的体验。林逋注重向内心求索的过程,在道家式的“心交”和“坐忘”中忘却外在的负累和约束,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

四、理性精神

周裕锴先生在《宋代诗学通论》中说:“无论是物质世界还是心灵世界,由格物而入,由悟道而出,由感兴而入,由思辨而出。”k林逋笔下的许多诗词,都带有哲理的痕迹。内省态度是偏重主观的一面,理性精神是偏重在客观的一面。

如“南廊一声磬,斜照独凝思”l(《台城寺水亭》)中“凝思”二字,林逋表明了自己的理性、思辨的精神,他对于事物有自己独特的思考,通过游览台城寺水亭,引发自己的思考,他问僧,僧不知;问鸟,鸟不语。然而远处传来的一声磬音,似是点醒了他,引发了他一连串的思考。这是林逋理性精神最直白的表现。但是这类诗词,有点儿像玄言诗,一连串写景状物之后,带点儿玄言诗的尾巴。不过他的说理过度和衔接都很自然,余韵悠长,意兴言远。

林逋《湖山小隐》 三首诗有一个共同点,前三句写景状物,最后一句说理。宋代诗人多表现自己的理智与思索,“功名无一点,何要更忘机?”m“机”指的是“机心”,这个典故出自《庄子集释·外篇·天地》,“机心”指的是巧诈之心、机巧功利之心。“忘机”二字,直白地表现出他淡泊名利的隐逸情怀,这是林逋隐居时的心理体验,他以理性的眼光看待尘世,不为功名利禄、权势富贵所左右。“管乐非吾尚,昂头肯自方。”n“管乐”是管仲和乐毅的并称,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国相,乐毅是战国时期燕国大将,林逋在此处借二人表达了自己隐居之志,属于政治理性的范畴。这样的理性精神,使得林逋的诗歌显得更为深邃、透徹,却不失冷峻,让我们感受到了林逋鲜活的人物形象。

综上,笔者通过林逋部分诗词中蕴含的忧患意识、人文旨趣、内省态度以及理性精神,得出林逋虽然是一位隐逸诗人,但是他身上依然存在传统儒家的仕与隐的矛盾。入仕是意欲经世致用,出仕是缘于“无道则隐”。归隐孤山后,迎来他诗词创作的全盛时期,创作了大量带有人文旨趣的诗词。同时,这些诗词中也体现着他内省的态度以及理性的精神。深层意蕴的思考,理性精神的展现,内在思索与外在冷静在他身上得到了统一。

acdeghijlmn王玉超校注:《林逋诗全集》,崇文书局2018年版,第259页,第205页,第239页,第36页,第74页,第75页,第74页,第65页,第17页,第28页,第28页。

bfk周裕锴:《宋代诗学通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02页,第84页,第92页。

作 者: 要婷,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编 辑: 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欢

忧患意识理性精神
基于“韦伯命题”的视角理解“四个全面”战略的实践意义
湖湘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与魏源的“救亡图存”“经世致用”
中原文化与文晓村新诗创作
以知怡情,让数学文化走进数学课堂
小学数学学科育人探微
警惕美国别有用心的“忧患意识”
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浅析阮籍《咏怀诗》中的忧患意识
以“忧患意识”锻造领导核心
“数学教学效率论”的后续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