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摇桨校长,3000渔娃的命运摆渡人

2020-02-21张东亮

莫愁 2020年2期
关键词:西村摆渡人学校

文/张东亮

在碧波荡漾的微山湖上,有一所全国唯一的“船上学校”。王升安和妻子在这里坚守了40多年,先后有3000多名渔家孩子在这里读书识字。如今,这对夫妻的别样爱情与一代代湖上学子的故事仍在继续。

湖区迎来船上学校

王升安家住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微西村,这里的渔民世代生活在船上,以捕捞水产为生。因交通不便,早些年的微西村与外界联系很少,渔民们都没上过学,吃尽了没文化的苦。直到1964年,全国唯一一所“船上学校”微西小学创立,当地孩子终于有了上学的机会,高中毕业的王升安就是微西小学当时唯一的教师。

那时的学校只是一艘平板式渔船,条件十分艰苦。王升安刚到微西小学任教没几天,就因为水位上涨,“离锚”的船校被风浪推向了湖中心。看着几个哇哇大哭的孩子,王升安毅然跳入湖中,拉着锚绳,阻止船校继续远离湖岸。在狂风大浪中,他试图将船锚重新压入湖泥中,但因为风浪太大,船校带着铁锚和他一起剧烈摇摆……幸亏一片芦苇根勾住了铁锚,才避免了一场灾难。

两个多月后,一所中学见王升安教学水平高,又踏实敬业,就想把他调走。转头看看那艘既是教室又是住所的简陋渔船,还有40多名学生不舍的眼神,他还是留了下来,这一留就是40多年。

经人介绍曹桂英认识了王升安。两人经过一段时间的书信往来后,王升安觉得曹桂英知书达理又贤惠温柔,便决定去扬州提亲。初次见面,曹桂英和家人被眼前这个衣着寒酸的民办教师吓到了。虽然王升安来之前去理了发、修了面,但终日在湖面上工作,黝黑的面色和皴裂的皮肤让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老10岁。但经过几天的观察,曹桂英和家人都十分认可王升安的人品,也就同意了这门亲事。

曹桂英在上课

全国唯一的“船上小学”

结婚后,曹桂英随王升安来到微西村,她想看看王升安工作的船上学校。到了学校跟前,她再一次傻眼。破烂的船体,简陋的教室连窗户都没有,一阵风吹来就左右摇晃,曹桂英被气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渐渐地,她发现湖区有的孩子十几岁了还没上学,而丈夫不仅要挨家家访,劝说家长送孩子入学,还要管理学校的一切事务,并给全校四个班级上课。了解丈夫的不易,曹桂英心里的气就渐渐消了,也越来越佩服丈夫的这份坚持。

1986年起,曹桂英也成了微西船上小学的代课老师。每天要忙于工作,王升安连自己的身体也顾不上。1989年冬天,期末考试前夕,王升安突发高烧,为了不耽误学生临考复习,他一天吃6粒退烧药硬扛,最后晕倒在讲台前……由于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王升安的右眼角膜严重受损,视力几乎为零。

船校上的风雨同舟

为了贴补家用,王升安夫妻每天下班后就去割芦苇,这样一天能多挣20元。放暑假时,他们还会去摘莲蓬。

1995年,听说养螃蟹能挣钱,曹桂英跑到泗洪县找本家叔叔取经,并借来了蟹苗。这一年,他们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起早贪黑地为蟹塘换水、投食。秋天,一塘螃蟹为两口子带来了七八万元收入。从那以后,他们不用再穿带补丁的衣服了。

有亲友劝说:“既然你们掌握了养殖技术,何必再被微西小学的破船拴死,干脆辞职养螃蟹赚大钱啊!”

王升安却把脖子一梗,坚定地说:“都去赚大钱了,村里的娃娃谁来教?孩子的教育失败了,有再多钱又有啥用?”

1999年,当地教育局为王升安办理了转正手续,他还评上了高级教师职称。王升安说:“政府给咱解决了后顾之忧,咱更要对得起良心,把娃娃们教好。”微西村大多数村民每天黎明出船,晚上才回来,中午根本顾不上接孩子。所以,王安平为“船小”制订的作息时间表和其他学校不一样:每天9点10分开始上课,中午休息半小时,孩子们吃自带的干粮和零食,下午3点放学。要是有家长捕鱼未归,学生们就跟着王升安回家,趴在桌子上写作业。曹桂英不光要辅导他们做题,还要给他们做饭。

“现在小孩子娇贵了,以前5岁的孩子都是自己划船来。”王升安说,“不过一到冬天还得我们去接,大人都忙生产,湖里虽然结的冰厚,但还是不安全。”回忆起冬日里一同接学生的场景,王升安嘴角上扬:“那是我俩配合最好的时候,大清早就顶着风出门,我在船尾开着机船,她在船头破冰,那真叫风雨同舟啊。”

渔民娃的命运“摆渡人”

教了这么多年书,夫妻俩唯一觉得对不住的就是自己的两个孩子。大儿子王会昆在泰安上大学时生病住院,他们周四接到的电话通知,但两人一走学校就得停课,思前想后,他们还是熬到周六才出门,星期天下午就往回赶。“谁让那边是孩子,这边也是孩子呢。”

虽然经过几次更换,微西小学的船比之前大了许多,但学生们还是只能挤在狭小的甲板上玩闹。一到课间,王升安就提心吊胆地嘱咐学生,不要靠近船边,以免落水。为了让学生们能有更好的学习与活动环境,王升安四处奔走协调,2014年,学校终于得到了一块用工业石渣建成的高地。稳固的平地,明亮的教室,陆上校舍落成的当晚,王升安和妻子激动得一夜没睡。

2015年,王升安夫妇接到中央电视台邀请,赴北京参加教师节晚会,还被评为“中国最美乡村教师”。他们的事迹被报道后,有几名热心的年轻人,先后来到微西小学当起了支教老师。

每年教师节,王升安和曹桂英都会收到不少孩子的电话、微信问候,更有学生从北京、上海等地快递来小礼物。“老师,这些年我走过许多城市,发现还是小时候在你家吃的饭是最香的!”“王校长,曹老师,感谢你们把我摆渡出了湖区……”

41年来,夫妻俩先后教过3000多名渔家娃,用文化给他们的人生插上了翅膀。其中近百名学生考上了大学。

如今,夫妻俩仍在“船校”中做着孩子们的命运摆渡人,他们早已爱上了这种在茫茫湖面上渡人渡己、苦中有乐的生活。

猜你喜欢

西村摆渡人学校
范姜锋 从“追梦人”到“摆渡人”
黄河上的“摆渡人”
蓝兰 做中国文化“摆渡人”
一笔勾销
柳河县凉西村探索发展电商扶贫模式
张嘉佳《摆渡人》定档12.23
学校推介
专家的妙招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