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混合发酵饲料对肉用水牛生长、消化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020-02-20俞文靓庞天德易显凤王其炎易显菊

饲料工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桑枝构树消化率

■俞文靓 庞天德 易显凤* 王其炎 林 波 易显菊

(1.广西畜牧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2;2.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5;3.广西扶绥种畜场,广西扶绥532199)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常规的饲料原料资源已无法满足畜牧养殖的需求,急需开发利用新型饲料原料[1]。中国南方地区气候适宜、光照充足,农作物副产品及牧草资源丰富,但这些农作物副产品及牧草的中性洗涤纤维和木质素含量较高,而粗蛋白质含量偏低,导致反刍动物对其的消化利用率及饲用价值较低。然而,在南方地区,尤其是小规模的养殖体系中,这些低质量农作物副产品通常作为反刍动物的主要粗饲料来源[2]。象草、甘蔗尾、构树和桑枝等常用于牛羊养殖,但大多直接使用,效果不佳。优质的混合发酵饲料,不仅能提高这些粗饲料的转化率,还能降低养殖成本[3]。故可以通过混合发酵的方式来提高南方地区饲料利用率,促进动物生长,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本试验以紫色象草、甘蔗尾、构树和桑枝等南方地区非常规饲料为原料配制全混合发酵饲料,通过研究这四种全混合发酵饲料对肉用水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得到较适合的饲料配比,为南方地区肉用水牛的养殖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取28 头4 月龄左右的健康水牛公犊[(88.9±20.1)kg],随机分为4组,每组7头,分栏饲养。各试验组均按照精粗比6∶4设计,制成全混合发酵日粮。日粮组成仅粗饲料原料不同,第一组为构树+紫色象草,第二组为紫色象草,第三组为甘蔗尾,第四组为桑枝+紫色象草,且均通过酵母菌、乳酸菌等混合菌种在非厌氧条件下发酵5~7 d 所得。试验牛驱虫健胃后于2018 年11 月在广西南宁市江南区金鸡村牛场进行试验,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

试验牛每天09:30 及15:30 各饲喂1 次,均以全混合日粮形式饲喂,试验期间自由采食和饮水,每天记录各组试验牛精粗饲料饲喂量及剩料量。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干物质基础,%)

1.2 测定指标与方法

1.2.1 生长性能、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经济效益

试验开始和试验结束时,全部试验牛均在晨饲前称重;试验期记录饲料饲喂量及采购成本,试验结束后计算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及经济效益;正试期最后5 d,精确记录试验牛每天精饲料、粗饲料饲喂量及剩料量,并采集样品冷冻保存;同时采用全收粪法连续收集这5 d的全部粪便,每天24 h专人看守待牛排出粪便后立即用铁铲将粪便收集到对应的集粪桶内,每天称量粪重并采集粪便样品,采集的粪便样品用10%稀硫酸固定后冷冻保存。日粮、剩料及粪便样品送实验室后立即测定干物质含量,干物质表观消化率计算公式如下:

干物质表观消化率(%)=[(食入干物质含量-粪便干物质含量)/食入干物质含量]×100

经济效益中毛盈利以试验牛增重收入减去试验期饲料成本计算,未考虑除饲料成本外其他成本;水牛活牛价格以26元/kg计,饲料成本以即时采购价计算。

1.2.2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

正试期最后1 d 早晨饲喂结束后5 h,从颈静脉采集血样10 ml 于3 500 r/min 离心5 min 后分离血清;血清样品送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测定指标包括: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酰转肽酶、免疫球蛋白A、G、M活性。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试验数据经Excel 2010初步整理后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Duncan's法进行组间差异显著性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生长性能、干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表2 不同青贮对水牛生长性能、干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由表2 可知,各组初重、末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平均日增重以构树组最高,甘蔗尾组最低,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干物质采食量构树组高于紫色象草组、甘蔗尾组,且差异显著(P<0.05),与桑枝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桑枝组最高,甘蔗尾组最低;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构树最高,甘蔗尾最低;NDF、ADF表观消化率均以紫色象草组最高,甘蔗尾组最低,且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

2.2 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表3 不同青贮对水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由表3可知,除总蛋白紫色象草组显著高于其他三组,谷草转氨酶甘蔗尾组显著低于其他三组外,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以及免疫球蛋白A、G、M差异均不显著(P>0.05)。

2.3 经济效益分析

由表4可知,毛盈利以构树组最高,桑枝组、紫色象草组次之,甘蔗尾组最低。且构树组比甘蔗尾组高出47.6%。

表4 不同青贮对水牛经济效益的影响[元/(头·d)]

3 讨论

3.1 对生长性能、干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对于肉用水牛而言,其生长性能决定着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提高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是生产中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紫色象草适口性好,利用率高,是饲养草食动物的优质牧草新品种,适合我国南方地区开发利用[4]。有研究表明,饲喂紫色象草能提高山羊平均日增重和羊肉的蛋白质含量,增加产肉性能,还能降低饲养成本[5]。近年来,甘蔗尾在牛、羊反刍动物饲粮中的应用常见报道,刘建勇等[6]利用氨化甘蔗尾饲喂肉牛,不仅提高了平均日增重、屠宰率、净肉率,且牛肉质量更佳。然而,紫色象草和甘蔗尾对反刍动物生长性能的影响效果哪个更好却未见报道。本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平均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以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紫色象草组均高于甘蔗尾组,且料重比要低。目前为止,也有不少关于构树、桑枝做畜禽饲料的研究报道。饲料桑枝具有产量高、营养价值高、抗逆性好、适口性好等特点,刘自新等[7]利用桑枝叶混合青贮饲料对肉羊进行育肥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料重比显著降低。屠焰等[8]研究表明,杂交构树的CP、ADF、NDF在瘤胃中降解较高,可为反刍动物提供消化率较高的蛋白质和粗纤维,是一种优质的饲料原料。本研究中,利用紫色象草与桑枝、构树配合使用,发现配合饲喂的效果优于紫色象草单独饲喂,其日增重、采食量和表观消化率都显著提高。

3.2 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血清生化指标是反映动物营养物质消化代谢、机体内环境平衡、机体健康状况的综合指标[9]。本试验结果表明,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酰转肽酶和免疫球蛋白A、G、M,各组差异均不显著,说明这四种不同的粗饲料对动物的健康无不利影响。吴配全等[10]、淡明等[11]和易显凤等[5]研究表明,发酵桑叶、甘蔗尾、紫色象草以及构树均对反刍动物的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与本试验结果一致。

3.3 饲料报酬和经济效益分析

肉用水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取决于料重比,而料重比与日粮组成以及合理搭配有关。本研究中,尽管各组的料重比差异不显著,但毛盈利以构树组最高,桑枝组、紫色象草组次之,甘蔗尾组最低。说明粗饲料配合使用比单一饲喂经济效益更好。

4 结论

通过这几组试验结果的比较,得出紫色象草与构树、桑枝配合饲喂效果优于紫色象草单独饲喂,亦较甘蔗尾单独饲喂要好。近年来,全混合发酵饲料引起饲料行业的高度重视并得到快速发展,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正逐步形成。开发全混合发酵工艺,是利用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和地区非常规饲料的有效途径,进一步为草食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优质的饲料资源,能有效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桑枝构树消化率
大型桑枝粉碎机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桑枝栽培大球盖菇试验示范取得成功
普通玉米、糯玉米和蒸汽压片玉米对生长猪能量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日粮钙水平对哺乳期云南半细毛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桑枝屑香菇种植基料配方的筛选试验
提高高粱中蛋白质的消化率
如何提高高粱中蛋白质的消化率(2020.8.20 生物帮)
不同桑枝比例基料室外种植羊肚菌试验
产业扶贫的重要途径之一构树扶贫工程
“构树+”的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