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地河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

2020-02-19余文锋

建材与装饰 2020年11期
关键词:河水库坝段垂线

余文锋

(贵州新中水工程有限公司 贵州贵阳 550000)

在花地河水库项目中,通过做好大坝安全监测工作,不仅能够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判断大坝的安全状态,还可以为施工和设计优化提供重要的依据。鉴于此,本文重点提出了花地河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设计主要内容。

1 花地河水库概况

花地河水库位于花地河中游河段,拟选坝址位于花地河村下游峡谷河段。总体布置为:碾压混凝土拱坝+坝顶闸孔溢流表孔+坝身放空底孔+岸边式取水口+提水泵站+供水管线。水库正常蓄水位1008.00m,总库容为2012万m3,工程等别为Ⅲ等,工程规模为中型,大坝最大坝高为107m,主要建筑物为2级建筑物。

2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目的分析

花地河水库大坝与周围附属建筑物安全性,对水库与水库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较大,所以,做好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工作特别重要,核心目的包括以下几点:

(1)通过监测来了解和掌握坝体及附属建筑物的工况,以便综合分析施工期和运行期坝体是否安全。

(2)结合水库大坝监测资料,对大坝结构特性进行综合分析,为工程量检验提供便利。

3 花地河水库大坝安全监测核心内容

3.1 设计原则

(1)总体性设计原则。由于花地河水库大坝结构复杂,在选择监测设备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加强配置,并科学布置测点,针对重点部位,可增加监测设备数量。

(2)结合大坝实际运行情况,科学设置监测项目。工程监测属于全过程监测,在设计环节,明确不同时段监测目的,在突出重点的同时,做到统筹兼顾[1]。

(3)合理选择监测仪器设备。针对不同类型的监测仪器设备,设计人员要进行严格论证,保证监测仪器设备具备良好的耐久性、稳定性、适应性,各类监测仪器设备布置合理。

3.2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内容

花地河水库大坝属于2级建筑物,坝型为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结合相关标准规范要求,该水库大坝的监测项目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变形监测。包含坝体位移、接缝与裂缝等内容。

(2)渗流监测。包含坝体坝基渗压、绕坝渗流等监测内容。

(3)应力与应变、温度监测。

(4)观测环境量。重点观测水库水温度、气温降雨量。

3.3 安全监测系统布置方案

3.3.1 坝体位移

坝体表面变形监测包括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拱坝的变形监测常用的主要为垂线法和交汇法。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设计规范》(SL 275—2016)规定,拱坝坝体及坝基水平位移宜采用垂线监测,垂线的设置应选择地质或结构复杂的坝段,其次是最高坝段和其他有代表性的坝段,拱坝的拱冠和坝顶拱端应设置垂线。花地河水库大坝位于狭窄河谷,峡谷两岸的坡度比较陡,通视条件较差,控制网精度难以控制,故本次变形监测采取边角网交汇法与垂线法联合监测,大坝的竖向位移主要采取精密水准法观测。根据花地河水库的地形地质特点得知,选拱冠处坝0+056.484m桩号、左右1/4坝长桩号坝0+100.995m桩号、坝0+143.506m桩号为大坝观测断面,在两岸坝肩灌浆廊道内分别布置一个监测断面,每个监测断面各布置正、倒垂线1条,为保证垂线钻孔精度,垂线应不超过70m设置观测房分段,线1、垂线5均在977.00m的灌浆廊道内设置观测房衔接,垂线2、垂线4在坝977.00m高程及坝体灌浆廊道内分别设置观测房衔接,垂线3在大坝977.00m高程及933.00m高程分别设置观测房衔接。5条倒锤线的底部深入基岩1/4~1/2坝高的长度。为给基础廊道提供水准校核基点,拱冠梁垂线组倒垂孔采用双标倒垂。

表面水平位移监测采用边角交会法进行,在坝区设置二等三角网,由6个二等三角网点组成。在坝顶每个坝段设置综合位移标点5个,观测时采用进行前方交会对位移标点进行测量。

垂直位移监测采用精密水准法进行,精密水准网是枢纽建筑物变形监测的基准,根据地形条件、枢纽布置情况,进行精密水准网布设。水准基准点的设置应远离大坝应力影响范围之外的稳定区域,而且要减少施工干扰。故坝体垂直位移监测采用在坝下游约1.0~1.5km处设置水准基准点,然后利用水准路线通过上坝公路引至坝区附近的工作基点。坝基垂直位移,自动化采用静力水准系统进行观测,根据坝基灌浆廊道的布置情况,在坝基上游灌浆廊道内布置5个静力水准测点,其布置位置对应坝顶综合位移测点断面。坝基垂直位移观测校测基点用拱冠梁处布置的双标倒垂进行校核。

3.3.2 坝体接缝和裂缝

在可能会出现裂缝部位,布置裂缝计,例如坝体受拉区、并缝处、基岩面高程突变等部位。针对存在断层、裂隙与夹层层面出露边坡位置,设置多点位移计。坝体接缝主要包括坝身布置的4条诱导缝和坝基接触缝[2]。

坝基扬压力监测应根据建筑物类型、规模、坝基地质条件、渗流控制工程措施,进行科学布置,设置1~2个纵向监测断面。纵向监测断面需布设在第一道排水幕线之上,每个坝段设置一个测点,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坝段,可适当增加测点数量。与纵向监测断面不同,横向监测断面需选择在高坝段,横向断面间距保持在50~100m之间,若坝体比较长,需要增加横断面的间距,横断面需要设置3~4个测点。花地河拱坝坝型较薄、河床较窄、坝基地质条件比较差,故在拱坝基础设置1个横向监测断面,1个纵向观测断面[3]。

3.4 坝体、坝基温度监测

温度监测坝段为重点坝段,测点分布要结合坝体结构特点来定。在温度梯度比较大,或者孔口附近坝段,则增加测点。在拱坝监测坝段,可结合不同坝高,坝内温度计间隔按1/10~1/15倍坝高布置,布设3~7个监测截面。在截面和中心断面的每一条交线上分别布置3~5个测点。

3.5 坝体应力应变监测

结合此大坝应力三维有限元分析计算成果,在地震特殊荷载组合下,压应力和拉应力均最大,但因为该组合为瞬间荷载,应力不易捕捉,在基本组合下坝体较大应力发生在EL953m、EL938m高程左拱端部位。综合考虑坝体应力计算成果、各荷载组合的发生频率及混凝土的受力特点,初步选定在EL953m和EL938m布置两个拱向应力观测截面,在拱冠梁和2#、4#坝段分别设置设一个梁向观测断面,构成拱梁空间监测体系。共布置3套3向应变计、26套3向应变计和35套无应力计。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花地河水库大坝的安全监测内容进行设计,既有比较系统的监测内容,又加强了重点坝段的监测,在重点坝段监测处采取相互多种手段相互校验,提高了监测系统的可靠性,为了能实现自动化,大部分测量仪器具备自动化功能以方便后期接入自动化安全监测系统。

猜你喜欢

河水库坝段垂线
多角度思维实现平面与立体的转化——学习微专题《明修栈道(作垂线)、暗度陈仓(找垂足)》有感
画垂线的方法
开阳县三口河水库工程高边坡预裂爆破控制
近岸悬沙垂线分布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开阳县三口河水库(岩溶地区)溶洞处理
彭水县黑洞河水库施工导流方案比较
白石水库坝体结构稳定性计算评价
苏阿皮蒂水利枢纽大坝泄流底孔坝段混凝土入仓方式研究
Global health training in Canadian family medicine residency programmes
杨房沟水电站河床坝段8号坝段第一层混凝土开盘浇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