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延续与活力复兴
——以鞍山台町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2020-02-19

建材与装饰 2020年11期
关键词:鞍山活力空间

刘 轩 王 丽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鞍山 114051)

0 引言

一座城市中的遗留建筑,是城市记忆的延续,是文化的传承。遗留建筑在历史诗篇上曾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当今的历史文化名城中,总有一段具有特色的历史街区,它传承着当地的历史文化、承载着商贾繁华和声色犬马,它也代表着一个地域的风土人情和原住民的生活方式[1]。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现代化社会中,将历史特色街区还其本真风貌、再现其原有魅力,是当今城市建设中迫在眉睫的任务。鞍山,是我国重要的现代钢铁工业生产基地,地理位置优越,同时鞍山也拥有着丰富的历史非物质文化资源。20世纪初期,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抢占了鞍山这块拥有丰富钢铁资源的土地。在其长达几十年的统治和侵略期间,工业化生产在这座城市生根发芽,城市建设也紧随其后。台町历史文化街区是当时日本高级钢铁从业人员的办公和居住活动场所,它是时代的见证者。现如今台町历史特色街区无疑在鞍山是不可多得的一片历史文化风景,成为了鞍山原汁原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 台町街区优势分析

“台町”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辽宁省钢铁名城鞍山市,毗邻市中心,东临园林大道,西临中华南路,北临千山中路,南临南华街,是伪满统治时期日本人的规划和建造。为方便官员的出行,临市中心而建。以地块东北侧的山顶为建筑中心向山下延伸,模仿欧洲“田园城市”的规划而建,道路分级明确。历史街区内保留了日占时期日本民居的风貌,延续了传统日本民居的建筑形式和建筑肌理,集中地展示了20世纪初期,日本在中国殖民统治时期所输入的建筑文化。台町历史街区总体布局符合了传统风水学中坐北朝南的理念,坐落于东山脚下,环境舒适优美。

1.1 环境与整体属性良好

台町历史文化街区环境属性良好,区域内以2层居住建筑为主,建筑密度低,绿化率高,环境清幽。同时,地理位置优越,居于城市中心地带,周边是城市主要道路,交通发达,资源丰富。土地利用资源丰富,对现有的土地利用较好,容积率相对较低,空间利用尺度宜人,可持续提供的土地改造服务范围较广。

1.2 文化氛围浓郁

台町历史文化街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是传统日本民居形式在中国的再现和传承,街区内部文化氛围浓郁,为研究历史建筑提供了巨大价值,也为城市记忆提供了线索。同时,也为这座钢铁城市增添了独有的文化氛围。

2 台町街区现存状况和问题分析

2.1 缺乏生活服务设施

首先,台町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功能较为单一,内部多为独栋别墅和几栋多层别墅,主要是生活居住。由于建国初期,解决住房问题,提高容积率。街区内新加建了一些居住区。街区内居住者多为老人,昭和制钢所迎宾馆现在作为老年人活动中心,但场地非常有限。同时,除中心公园的场地之外没有多余的活动场地,老年人不能在自宅附近进行交往与活动、缺少给老年人正常活动、交往的场地。其次,内部景观不够丰富,小品也非常少,比如凉亭,长椅,廊架等等很少见,驻足的空间也因此减少。最后,街区内的咖啡厅、餐饮业的引入也未能激发街区的吸引力和内在的活力。

2.2 交通规划严重不足

根据调研发现,街区内部道路尺度混乱,流线混杂、人车混行,使道路系统杂乱无章。交通系统的混乱使得地区可达性不佳,并且增加了行人在路上行进时的危险系数。地块区域内几乎每一户都有车,加上外来车辆的通行,增加了车流量,没有对其进行集中管理。同时,交叉路口没有减速带,通行车辆无法看到路口的情况时,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虽然历史街区保持着原有的道路系统,但是依然不能满足现在的历史街区内交通系统的需求,造成诸多隐患问题。

2.3 内部活力不足

人群类型简单,街区内常住人群结构单一,且人口老龄化严重,地区整体活力不足。咖啡馆、餐饮业等产业的引入是少数,城市居民对其的了解程度也非常低。缺乏相关的文化产业、如图书馆、展览馆、活动中心等公共建筑的引入,吸引城市居民,提升文化街区的活力。

3 台町历史街区的修复与改造措施

历史街区地理位置良好,内部的结构相对完善,社区规划完整,原有的空间结构和环境保持良好。对内部活力提升可利用旅游业,在不打扰原住民生活的情况下,对街区进行适度和适量的旅游资源开发,将更好地充分利用和有效保护历史街区,并提升历史街区活力。

3.1 生活服务设施的改善

3.1.1 整合街巷空间

街巷空间的整合,要对现有自宅侵占公共空间的违章建筑物予以拆除处理,整合街巷空间和道路系统。将拆除的部分所产生的空间改造为居民日常生活服务的设施或空间,如综合性商店,菜市场,理发店,公厕等,为居民的活动提供便利,并为邻里交往提供空间。同时,增加值班室等安全服务,加强对居住区内部功能区分管理和安全程度,并对居住区内的商业部分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使管理做到有条不紊。

3.1.2 增加体育休闲设施

在居民住宅旁空闲区域引入健身设施,方便老人早晨与傍晚时分的锻炼和交往的需求。将仅对老干部开放的活动中心在能力范围内,定时定点的对其他居民开放,满足不同人群对于活动场所的需求。台町在增设休闲设施的时候,可以将街道记忆还原到街区,如在街区内的闲置空间中引入小型的娱乐休闲场所,例如夏天的露天影院,冬日的说书快板类。传承人文经典,展现风土人情。

3.2 交通问题的改造措施

对街道尺度进行改良后,在街区内设置集中停车场,解决和改善交通拥堵等问题。在道路出入口设置车辆管理机构,禁止外来私家车辆的进入台町街区,制定合理的街区停车收费管理制度,以此目的来保证达到街区内的收费车辆平衡。加强街区安全交通管理,并在街区人流大的停车场和道路出入口适当设置交通减速带。与此同时,呼吁台町居民提倡绿色交通出行。

3.3 发挥商业价值

通过对街区内原有商业模式和结构的改良来激发和增强历史街区的经济活力。台町地区的住户共同生活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那就是住户买菜或者购物不太方便,街区内部没有菜场,超市等基本的商业空间,住户购物时只能自行穿越马路或者开车到街区对面进行购买,由于街区的住户多为老年人,因此在街区内部改造和增加传统商业空间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将传统商业与街区的历史相很好的结合。参考我国成都宽窄巷子的成功的案例,“修旧如旧、落架重修”的模式,使得其成为了老成都“千年少城”的城市格局得以保存,同时建筑的原真性也在保护和改造之中得以遗留。也是北方的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2]。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鞍山台町历史文化街区的实地调查以及深入的研究,对人们居住的环境、服务设施、交通条件等各个方面的不同文化需求进行了研究,及时发现了传统建筑实际情况和在现代生活中传统建筑所拥有的问题,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措施。通过此来保护台町的历史文化街区,改善内部居民的生活的环境,创造更多元的发展空间。在充分保留重要悠久历史的文化街区遗存的基础上,结合居民和市民的生活的所需,转变及适应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需求,充分的挖掘历史文化街区自身的历史文化价值,最大程度地充发挥其文化和社会效益,真正实现历史文化街区活力的复兴。

猜你喜欢

鞍山活力空间
空间是什么?
鞍山烈士纪念馆
活力
创享空间
等比数列前n项和(一)教学纪实
改制增添活力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
鞍山的新突破
全公开激发新活力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