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南京地铁车辆基地上盖建筑消防设计研究

2020-02-19马凯

建材与装饰 2020年11期
关键词:消防车消防基地

马凯

(南京龙江湾置业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1 研究背景

南京地铁随着城市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南京首条地铁于2005年5月正式通车,截至2017年6月,南京地铁共有7条线路投入运营。地铁线路总长258km,线路长度居中国大陆第5,日均客运量约285万人次,上盖物业累计开发面积达到近60万m2。目前,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已全面进入快速发展的高峰时期,至2030年,将建成25条地铁线路,总长915.6km。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建设,轨道车辆基地也不断出现在城市各个区域。轨道交通单个车辆基地的占地面积为15~20hm2,占地面积巨大车辆基地对城市空间造成割裂。同时城市快速外向发展,使得车辆基地被纳入城市中心区范围,车辆基地对城市的影响愈加突出。因此如何通过车辆基地上盖物业综合开发设计,形成功能复合、形态丰富、与周边环境互为一体的,具有城市特色的城市综合体,并且通过上盖物业综合开发,成为带动区域发展重要能量增值级,是上盖物业综合开发需求考虑的重要问题。

车辆基地上盖物业综合开发的建筑不同于一般的地上建筑和地下建筑。我国还没有相应的消防规范对其的防火设计进行指导,设计参数、消防设施的配置等方面没有现成的法规可循。在车辆基地上盖加盖物业项目后对车辆基地原有消防设计造成的影响目前在国内还缺少系统性研究,现在的设计主要借鉴香港等地的一些做法,或者按单独项目单独消防审批。

2 研究问题

车辆基地上盖物业综合开发以后,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如原先车辆基地是按照单层厂房建筑设计的,库房可以直接跟室外连通,加上盖子以后,部分空间由原先的室外空间变成了室内空间,例如盖下通道,这些空间的消防设计原先是基于室外设计的,现在变成室内后,其本身的消防设计该怎样对待尚无据可依。另外原先的室内部分连接的周围建筑结构状况也发生了变化,原先直通室外的部分现在也难以实现,其防排烟、人员疏散设置是否能够满足消防安全的要求也难以确定。因此,需要了解火灾在其中的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制定合理的火灾防治对策。

3 研究结论

车辆基地综合开发即通过人工板地为综合开发再造建筑落地平台,并通过整块盖板将车辆基地——以工业建筑为主的建筑群,与综合开发——以民用建筑为主的建筑群分隔开,又通过全专业的相互协调使之有机融合、和谐共存。但这种人工板地势必为相关设计专业制造一定难题,尤其是在消防技术方面。目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相关的规定可以有效地促进车辆基地上盖建筑可持续发展:

(1)一般规定:上盖建筑与车站、车辆基地各自的消防设施应独立设置。板地上的建筑,其消防车道及登高场地均设置在板地或上盖平台的范围时,建筑高度可将板地或上盖平台标高作为室外地坪标高起算。

(2)建筑防火:板地或上盖平台上的建筑与周边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选取板地或上盖平台上、下方各类建筑与周边建、构筑物防火间距的最大值。板地上、下方建筑的耐火等级均应为一级,板地上、下方建筑应由板地结构层进行完全分隔,板地自身的承重柱和墙、梁、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4.00h。当上盖设备管廊确有困难需布置在板地下方时,应与车辆基地空间进行防火分隔,其围护结构不应低于4.00h。板地下方不应设置甲、乙类生产厂房和库房。车辆基地的采光窗井、风井确有困难需设置在板地上方时,应符合下列要求:采光井、风井井壁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h。采光窗井与耐火等级不低于一、二级的多层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与高层民用建筑的间距不应小于13m,与高层裙房的间距不应小于6m。当相邻的上盖建筑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风井口部与地面(板地)建筑的间距不应小于5m。板地下方车辆基地内的工程车库、混合变电所等丙类生产区域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甲级防火门等防火分隔措施与其它部位进行防火分隔。丙类二项物品仓库区域的防火分区面积不应大于600m2。板地下方的丁、戊类生产区域防火分区面积可不限,但各生产区域之间与轨行区、内部通道等其他部位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小于1.00h的墙体进行防火分隔。

(3)安全疏散:上盖建筑与车辆基地应按各自相应规范要求独立设置人员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不得相互借用。板地上部建筑的安全疏散可将板地上方无建筑物区域视为室外安全区域。板地下部车辆基地内任一部位至安全出口或准安全区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90m,当符合下列要求时,车辆基地内的内部通道可视为准安全区域进行人员疏散:宽度应不小于9m;两侧应采用耐火等级不低于1.00h的防火隔墙及乙级防火门窗与其它区域分隔;应设置不少于2个直通室外地坪、板地或上盖平台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间距不应大于180m,宽度不应小于1.4m;宜自然通风、采光或设置机械通风、应急照明。

(4)灭火救援:板地或上盖平台上、下方应设置满足大型消防车通行的环形消防车道,环形消防车道与地面市政道路的接口不应少于2处。板地或上盖平台上方消防车道与城市道路相连通的匝道,纵坡不应大于8%,转弯半径应满足消防车转弯的要求。板地下方生产、仓储区域周围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他车道连通。板地上方的消防车道不小于7.0m。当车辆基地的板地进深大于180m时,应在板地或上盖平台上设置直通下部的灭火救援口,灭火救援口可与安全出口合并设置,并应符合下列要求:宜居中布置,其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80m;宜设置为楼梯净宽不小于1.4m的楼梯间。每隔15~40m范围应设置室外消火栓。

(5)消防设施:板地上部建筑与车辆基地的消防用水应分别由市政给水管网供给,并各自设置室外消火栓。板地下部各区域应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消防车道边应设置室外消火栓。板地下部各建筑、厂(库)外的接触轨及供电轨行区域均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板地下的停车列检库、联合检修库、镟轮库、工程车库、准安全区等场所应设置排烟系统。盖下轨行区(库前区、咽喉区、出入场/段线区)可不设置排烟措施。净高大于6m的空间可不划分防烟分区,机械排烟的排烟量按各排烟分区不小于4次/h换气量计算,存放列车的空间还需按列车火灾规模校核,排烟量取用较大值;板地下部室内场所电线电缆应按地下建筑选择。消防设备配电电缆应采用耐火电缆,并应满足消防设备连续供电时间的要求。板地下部车辆基地设机械排烟的厂(库)房外区域应设置应急照明系统。板地下部厂库、库房、办公区域均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应与城市火灾报警信息系统联网。板地上部建筑的消防控制室宜设置在建筑的首层,并与车辆基地的消防控制室实现火灾报警信的实时互通。

猜你喜欢

消防车消防基地
《消防界》征稿启事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消防车
漫画说消防
消防车出动
“迷你”消防车的启示
消防也幽默
我的基地我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