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定量研究

2020-02-18李恒杰云南省商务研究院昆明650011

商业经济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年龄结构居民消费人口

李恒杰(云南省商务研究院 昆明 650011)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我国经济发展日趋合理。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是保障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其中,人口年龄结构则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关键。2018年我国60周岁以上人口占到了总人口比重的17.9%,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成为了目前学者重点关注的课题之一。有学者通过分析认为,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不显著,其认为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下降主要原因不在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也有学者认为,少儿抚养比对于居民消费的增长具有阻碍作用,而老年抚养比则对居民消费增长具有促进作用。由于学者们在研究方法和数据选取上有所不同,因此其所得出的结果也不相同,此外大部分研究仅从地区层面进行分析,其针对国家层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人口年龄结构和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影响居民消费的方式

(一)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

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消费需求和收入能力。例如,老年人没有工作能力,其收入来源有限,且老年人的消费往往是为了满足自身生活需要,因此其消费水平较低;就少儿而言,其不但不具备工作能力,同时完全没有收入途径,其无法形成独立消费的行为,对少儿的消费主要是其抚养者为了保障少儿成长、教育等进行的投资,这一消费的高低与抚养者的收入水平有直接关系;劳动年龄人口具有工作能力与收入途径,同时其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因此其消费水平要高于上述两个年龄段。

(二)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

人口年龄结构除了对居民消费水平产生影响,同时其对消费结果也有一定影响。按消费需求的不同,可将消费划分为生存型消费、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生存型消费指的是衣、食、住、行方面的基础性消费;发展性消费指的是文化、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消费;享受型消费指的是奢饰品、娱乐、通信以及其他方面的服务型消费。老年人的消费大部分属于生存消费类型,同时其也十分重视发展型消费中的医疗消费;少儿的消费则主要是衣、食、教育等方面的消费;劳动年龄人口除了生存消费,还非常重视娱乐消费和享受型消费。人口年龄的结构变动同样会造成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影响居民消费的定量分析

本文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人口年龄结构和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VAR模型作为非结构型多方程模型,能够将所有变量均作为内生变量,无论是工作量还是结果准确性,其均明显优于传统的结构模型。

以人口年龄结构作为变量,只有在较长的时间范围内变量才会拥有较高的离散度,而变量之间是否长期存在均衡关系则是构建VAR模型的先决条件。因此,首先要通过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两种方法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在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均衡关系后,主要的检验内容包括:第一,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第二,对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冲击程度、冲击类型以及具体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从而全面分析不同的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具体影响。

表1 序列各阶差分后单位根检验表

表2 格兰杰因果检验表

表3 协整检验表

表4 VAR模型滞后期对照表

表5 少儿抚养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的模型结果表

本文以我国在1997-2018年间的城乡居民消费数据(元)作为面板数据,用C表示。为降低量纲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对消费数据进行取对数处理,用LNC表示居民消费。本文选择我国在1997-2018年间的少儿抚养比(CDR)、老年抚养比(ODR)和劳动年龄人口占比(LDR)作为本文人口年龄结构变量。我国居民消费数据、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和劳动年龄人口占比数据均来源自各年度的《中国统计年鉴》。本文借助ADF单位根检验分别对LNC、CDR、ODR和LDR这四个变量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具体检验过程为:首先对各变量序列进行取对数处理,然后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法进行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对不具有平稳性的序列再进行差分处理,使其变成平稳序列。但由于差分处理会导致序列数据量的减少,从而影响最终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因此为了减少误差,对于非平稳序列本文从一阶差分开始逐级尝试,直至所有序列均具有平稳性。具体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四个序列经过不同阶的差分运算后,均具有良好的平稳性,说明其能够用于模型构建。

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目的是为了判断不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依赖关系,两个变量之间只有互为因果,才能够满足VAR模型的构建要求。因此在进行模型构建前,还需要对所选择的4个变量进行格兰杰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年龄结构变量CDR、ODR和LDR与居民消费(LNC)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即年龄结构的3个变量均和LNC互为因果,因此能够满足VAR模型构建的要求。

协整检验的目的是为了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本文采用EG检验法对四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具体检验过程为:首先依次作出CDR、LDR、ODR与LNC的4个回归方程,其中CDR、LDR、ODR为自变量,LNC为因变量,然后依次检验CDR、LDR、ODR与LNC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并进行了不同模型的尝试,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自变量CDR、LDR和ODR与因变量LNC之间都存在一阶单整关系,表明其通过了协整检验。

VAR模型是分析经济变量对经济影响常用的一种向量自回归模型,通常将其表示为:

其中yt表示m维的内生变量;Xt表示r为外生变量;A和B则表示参数的估计值矩阵;yt和Xt的滞后期分别为p期和q期;Ut表示随机误差项;yt具有p阶滞后期成为VAR(p)模型。阶数的确定通常是根据AIC和SC的最小值来决定。表4为VAR模型不同滞后期下的统计量结果。从表4可以看出,CDR、LDR和ODR对LNC的模型滞后期均为3期。

表6 老年抚养对居民消费影响的模型结果表

表7 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对居民消费影响的模型结果表

根据不同滞后期构建的4个VAR模型方程以及模型分析结果如下所示:

CDR TO LNC的模型方程为:

CDR=0.8925*CDR(-1)-0.0603*CDR(-2)+2.1037*LNC(-1)-3.2003*LNC(-2)+13.1305

LNC=-0.0112*CDR(-1)+0.0052*CDR(-2)+1.2754*LNC(-1)- 0.4618*LNC(-2)+ 2.2001

模型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从表5可以看出,CDR对LNC较为敏感,CDR对LNC的影响在初期是正向且较为明显的,但是其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因此长期来看CDR对LNC的影响会是负向的并会不断增大。

ODR TO LNC的模型方程为:

ODR=0.9236*ODR(-1)-0.0613*ODR(-2)+2.0587*LNC(-1)-3.2033*LNC(-2)+13.1334

LNC=-0.112*ODR(-1)-0.0047*ODR(-2)+1.2593*LNC(-1)- 0.4497*LNC(-2)+ 2.2103

模型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ODR的变动对LNC的影响表现为不显著的负向冲击,这一负向冲击以非常缓慢的速度增加,但始终不会造成非常强烈的影响。

LDR TO LNC模型的公式为:

LDR=0.9421*LDR(-1)-0.0734*LDR(-2)-2.0031*LNC(-1)+2.6984*LNC(-2)+2.7483

LNC=0.0079*LDR(-1)+0.0068*LDR(-2)+ 1.3023*LNC(-1)-0.4389*LNC(-2)+0.5603

模型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从表7可以看出,LDR对LNC的影响在初期表现为负向冲击,且该影响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终逐渐转变为正向影响,但是这一正向影响程度并不明显。

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VAR模型分析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和该居民消费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少儿抚养比对居民消费具有阻碍作用,但是影响并不明显。相比之下,老年抚养比对居民消费具有较为明显的阻碍作用,这说明人口老龄化严重抑制了我国居民消费的增长。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老年抚养比的增大对居民消费的抑制作用不是即刻显现的,其是在滞后一段时期后出现,这表明老年抚养比的增大在短期内不会对我国居民消费造成明显影响,但长久来看这种抑制作用会持续增大。

根据我国人口结构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分析结果,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促进居民消费增长的举措:第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居民收入水平得到提高,才能促进其消费水平提升。但是,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在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的环境下,我国居民收入存在严重的不均衡现象,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两极分化较为严重,这阻碍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因此,要积极促进第三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增加居民收入,进而提高居民的消费信心;第二,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政投入。政府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财政投入,对此要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出发,不断缩小农村地区与城镇在医疗、教育和住房等方面的差距,这不但能够减小农村居民的生活负担,还能促进其在保障自身生活必要开销的基础上进行额外消费。同时,政府要鼓励企业向农村地区延伸,如将服务业务、销售网络、物流产业覆盖至农村地区,从而使其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消费渠道。此外,针对农村地区所出台的优惠政策如“家电下乡”等,要确保其能够落到实处,从而真正达到为农村居民谋福利的目的。另外,要鼓励农村地区发展非农产业,这能够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进而实现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型;第三,积极推进行业改革。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原有的消费方式、产品种类和消费水平等都需要做出调整。对此,企业可针对少儿人群、老年人群推出特定的消费产品,从而通过开拓少儿和老年人相关的服务行业,不断提高少儿和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此外,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预计我国人口出生率将会在未来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因此针对孕妇和婴幼儿的相关产业也应该进一步扩大发展;第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居民消费预期。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保障水平的制约。因此,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政府要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完善教育、医疗、养老和住房等各方面制度。在医疗方面,政府可进一步提高居民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并对于困难家庭、重大病患可以给予其更大程度上的优惠。在养老方面,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体制,从而逐步实现城乡地区养老保险的全面覆盖。在教育方面,政府可在确保教学水平的前提下,扩大农村地区公立学校的规模,并通过不断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猜你喜欢

年龄结构居民消费人口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具有年龄结构的麻疹传染病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人口总数变化的比例进入潜伏或染病群体的年龄结构传染病模型及稳定性
2018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
人口最少的国家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具有Markov调制的随机年龄结构种群系统半驯服Euler法的指数稳定性
长江口凤鲚繁殖群体的年龄结构和生长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