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化学》理论教学与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教育

2020-02-17岳超超王超贤滕俊江

山东化工 2020年1期
关键词:易燃学时化学品

马 浩,岳超超,王超贤,滕俊江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化学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工程化学》课程是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以及“环保设备工程”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所采用的教材为浙江大学陈林根教授主编的《工程化学基础》(第二版)。该课程学习的基本目的是通过《工程化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在非化学研究和非化学品生产领域的工作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大学化学基础知识的运用[1]。

《工程化学》所涉及到的基础知识是中学化学知识的延伸,并进行比较深入的拓展。在多年的《工程化学》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工程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远没有高中化学知识掌握的那么扎实。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化学问题势必会过度地依赖中学化学知识[2],导致对一些化学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程度认知不够,有可能会导致生产事故。

近年来由危险化学品的处置不当引起的事故数不胜数[3],尤其是“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极大的损失,给化学工作者带来惨痛的教训[4]。因此,在大学化学基础知识普及式教育的《工程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完全有必要引入相关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知识教育,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正确认知危险化学品,从而进行安全成产和更好的保护自己[5]。根据《工程化学基础》教材中内容安排,以及危险化学品的分类要求,在《工程化学》理论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穿插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知识教育,提升学生安全生产意识。

1 《工程化学》传统的教学内容

《工程化学》教学过程中学时安排为40,其中理论课为36学时,实验课4学时。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2学时;第二章,物质的化学组成和聚集状态,6学时;第三章,物质的结构和材料的性质,6学时;第四章,化学反应与能源,8学时;第五章,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和水体保护,8学时;第六章,化学反应和材料的保护,6学时;实验内容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以及称器和量器的使用,4学时。涉及到的内容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和结构化学等课程的基础内容[1]。由于学时的限制,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所涉及的内容进行深入的讲解,只能对非化学化工学生进行大学化学知识普及性教育。然而,由于教学过程的不系统性和教学内容的不够深入,势必导致学生在传统《工程化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足以掌握相关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知识,对学生未来正确认知安全生产具有潜在影响。

2 《工程化学》传统的教学中穿插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教育

由于《工程化学》教学目的是普及大学化学相关知识教育,因此,在随着社会生产的快速发展和需求,以及危险化学品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带来的隐患和危险,必需对《工程化学》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补充,促使非化学化工专业的学生掌握相关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根据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工程化学基础》教学内容的设置[1,6],将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穿插相应章节中进行学习。

2.1 第一章 绪论中穿插危险化学品的概念、危害和分类

第一章绪论的传统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的层次、系统和环境、聚集体和相、质量守恒和能量变化、物质的量、反应进度等基本概念。在学习完相应基础知识后,将危险化学的概念引入进去,并通过“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和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来介绍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和分类[7],使学生初步建立危险化学品的意识,并形成初步认知。

2.2 第二章 物质的化学组成和聚集状态中穿插压缩气体、液化气体和易燃液体的相关知识

第二章中的传统教学内容包括物质的化学组成、固体、液体和液晶、气体和等离子体的基础知识。其中,在涉及到溶液和蒸汽压以及液体燃料的教学,与危险化学品分类中的第2类(压缩气体、液化气体)和第3类(易燃液体)相关。因此,在该部分内容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进行系统讲解,并通过网络视频演示易燃液体的危险性和易燃性[1,6];同时根据“易拉罐制做爆米花”意外爆炸事故,讲解易燃液体处置不当引起的灾难,促进学生正视易燃液体,并掌握易燃液体正确处理的相关知识。

2.3 第三章 物质的结构和材料的性质中穿插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和放射性物品的介绍和学习

第三章中的传统教学内容包括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元素周期律、金属材料、化学键、分子间力、高分子材料、晶体缺陷、陶瓷和复合材料等内容。众所周知,原子或分子的结构决定它们的性质,性质决定着它们的用途,而且不同的原子和分子的性质根据其核外电子排布或者化学键的结构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穿插危险化学品分类中的第4类(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和第7类(放射性物品)[1,6]。在这里必须强调,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讲到的部分物质的性质并不是太准确,例如,在讲到金属钠的性质时,高中教材上讲到钠与水反应,发出滋滋的响声,并融成小球,浮于水面之上。而事实上,钠与水接触后往往是爆炸式的反应,并没有教材上讲的那么“温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网络上视频,加强学生对该类危险化学品的重新理解和认识,并不能完全依赖高中化学知识。另外,在涉及到放射性物品的安全教育时,重点介绍放射性物品的特性以及危害,并明确防护措施。

2.4 第四章 化学反应和能源中穿插爆炸品的系统介绍

第四章中传统的教学内容包括热化学和能量转化、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氧化还原反应和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基础知识。在该章内容学习过程中,热化学和能量转化以及反应速率等与爆炸品类危险化学品相关[1,6]。爆炸既是能量的释放过程,在完成该部分内容的学习后,可以系统讲解爆炸类危险化学品的爆炸原理、特点和危害;并通过“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和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的相关过程了解爆炸品对人类的威胁;同时,通过相应网络视频和动画来演示不同爆炸品的爆炸原理和正确处置方式。

2.5 第五章 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和水体保护中穿插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的介绍

第五章中传统的教学内容为弱酸弱碱溶液、水溶液中的沉淀-溶解反应和配位反应、相平衡和非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等基本内容。该部分内容以水溶液中反应为特点,与危险化学品分类中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相关[1,6],因此,可以通过该部分内容的学习引入到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等方面的学习。通过水溶液中的配位反应来解释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和水俣病事件;另外,还可以通过百草枯中毒事件,启发学生对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危险性的认识,随时保持安全意识。

2.6 第六章 化学反应和材料的保护中穿插腐蚀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内容的学习

第六章传统教学内容包括金属腐蚀的发生、金属腐蚀的防护和利用、生命体及高分子材料的老化和高分子材料的保护等基本知识。其中,金属的腐蚀与危险化学品中腐蚀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相关[1,6]。因此,可以通过金属的腐蚀系统地讲解该部分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和作用原理,使学生在了解该部分内容的同时,充分认知腐蚀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对人类的危害性。

3 结束语

将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知识教育内容穿插到《工程化学》的理论教学内容中,使非化学化工类学生在普及大学化学基本知识的同时,掌握危险化学品的基本常识,时刻保持危险化学品的危害意识,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正确处置所遇到的危险化学品,懂得如何更好地安全生产和保护自己。《工程化学》理论教学内容与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教育的设置,体现目前对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和管理方面的重视,增加学生对大学化学普适教育理解的同时,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猜你喜欢

易燃学时化学品
送你一个秋天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易燃液体管道泄漏火灾事故风险防控策略分析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实践与探索
幸福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解读
危险化学品事故为何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