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标准制定与实施有效途径研究

2020-02-17王志换

福建茶叶 2020年1期
关键词:商务商务英语标准

王志换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 300350)

1 专业教学标准的意义与作用

专业教学标准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依据,具有导向性作用,是专业建设的前提条件、为专业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国家出台系列政策与文件,强调职业教育领域各类标准的重要意义:一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加快完善国家教育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对接产业发展的中高端水平的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建立健全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文件中强调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要对接,表明了教育教学标准与教育质量标准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二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持续更新并推进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建设。”根据文件要求,教学标准的设定以实现“三对接”为前提条件,依据区域行业企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层次与类型,研究制定专业群及专业教学标准,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方案;三是《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公共基础课程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结合学校办学层次和办学定位,科学合理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保证培养规格。”根据文件要求,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与制定要符合区域人才培养的特殊需求,文件对专业标准的制定维度、可操作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 标准体系构建开发模型

国家职业标准资格标准、教学标准开发和制定的基础,职业标准的描述主要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等,《国家职业标准汇编(第四分册)》对各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作了明确规定。依据相关文献资料,欧盟国家职业资格开发主要包括以职业和教育两者为基础、以教育标准为基础以及职业标准为基础三个类型,国外典型各层级的标准开发模型主要包括开发依据、开发工具、开发主体及开发成果四个要素,标准体系构建开发模型结构总结如下:

开发依据开发工具开发主体开发成果职业标准劳动力市场岗位技能需求职业法律法规功能分析法培训包标准典型任务分析法行业技能委员会国家职业标准单元系列典型工作任务资格标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职业规律国家标准部门颁发规则实践研讨资格管理机构会授权的单元开发和资格开发组织学习领域课程资格教学/学习标准国家资格标准国家教育目的学徒制框架学生需求专业教师实践专家专业教师、学徒制接收企业校本课程学习情境

3 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标准现状

高职专业教学标准是由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具有强制性,对专业提出规范和要求,是对专业教学系统内一系列活动的状态、过程、结果的规范和指导,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基础。2019年10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颁布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共计19个大类。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现行专业教学标准为《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版2012)》,主要从专业名称、代码、招生对象、学制学历、就业面向、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九个方面描述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标准。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标准修订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2012版的教学标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就业面向描述简单,对于高职层面人才培养的定位多用“高级”字样描述,如“高级商务助理”、“高级行政助理”等;二是培养目标与规格描述不全面,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没有跟进当前的经济发展现状及文件、政策要求;三是职业资格证书变化较大,试行2012版中所列出证书,部分已经取消;四是课程核心能力描述与当前的企业行业对岗位人才需求规格存在脱节现象,缺少对跨境电商等新兴行业的关注与人才培养规划;五是课程课时设置比例变化,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学方式的特殊性,职业教育的应突出实践性的特点,在课时设置上需要变更理论学时与实践实训学时的比例,调节总课时量;六是专业办学基本条件有变化,所配备的教学设施、师资数量表述方式、实训设备条件等都发生变化。

4 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标准要素解析

4.1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现状

商务英语专业所培养的人才主要面向国际贸易、跨境电商、商务管理、商务翻译领域,国际贸易几大领域,在“互联网+外贸”模式的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在全球范围内处于平稳增长状态,从知识能力层面讲,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要符合“语言+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从情感素质层面讲,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要具备国际视野、爱国情怀、跨文化交际及思辨创新四个核心素养。

4.2 商务英语专业标准修订调研

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标准修订调研包括职业教育研究评价机构及文献、行业企业、区域院校及毕业生调研四个方面,主要调研方法有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及实地考察,以天津地区为例,调研主要内容如下:

调研对象文献职业教育研究评价机构行业企业院校毕业生主要方法文献法文献法访谈法问卷法访谈法问卷法访谈法问卷法访谈法调研内容商务英语专业类、教学标准类学术论文、专著、研究报告及其他专业建设方案、总结;国内外国家教学标准体系、课程体系及标准、教学内容、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成果及与国际合作;调研国际贸易、跨境电商、国际商务管理和商务翻译四个领域人才需求现状、人才需求规格、校企合作方式、企业对高职商务英语人才的满意度、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意见建议;学校教学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专业建设、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管理与评价、质量监测与保障、教学设施设备、实习实训场地及条件、配套资源等);专业招生就业情况;(包括生源、就业率、对口率,职业资格证书考取情况);现行专业教学标准执行情况及评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执行情况;工作情况,主要包括就业岗位职责;知识、技能、素质需求;对毕业院校课程、资源、教学内容、方法的反馈与评价;

4.3 商务英语专业培养规格解析

商务英语(Business English)涵盖“商务”和“英语”两个重要内容,多见于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简称ESP)文献中,两者的相通之处体现在需求要素分析、课程标准、课程设计及教材选择上。从商务角度讲,商务英语涉及商务活动多个维度,包括企业管理理念、跨文化交际等;从语言角度讲,商务英语涉及商务领域内的英语语言的听、说、读、写、译几项重要技能。在课程标准、职业标准的开发和实际工作岗位需求中,商务和英语两大内容相互融合。职业标准(Occupational Standard),是对从事各类职业的人员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和岗位职责所进行的分类和定义,职业标准一般从能力的角度进行定义,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CEDEFOP)将能力定义为:在一个具体的情境中,充分运用学习成果的本领,职业标准成为开发职业资格标准、教育标准、学习或培训标准的基础。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从素质、知识、能力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在素质层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应具有国际视野、爱国情怀,能正确理解多元文化、具备国际合作与沟通意识等;在知识层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具备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国际商务礼仪、商务翻译、进出口业务、跨境电子商务、涉外商务事务相关知识以及英语国家概况知识、相关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等;在能力层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应具备英语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进出口业务及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操作能力、涉外商务事务处理等能力、涉外商务活动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及较强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

4.4 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路径

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制定由教育部统一领导,教育部职成司统筹负责,委托教育部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商务英语教学标准由教育管理与评价机构、行业企业专家、院校专家共同参与完成标准的制定,以商务领域人才可持续发展规划与典型工作岗位相结合为出发点,按照分析分解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融入国家职业教育标准与要求;明确人才培养方案目标与定位;确定课程设置;分解专业开展实施条件几个主要流程进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标准修订。

5 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标准实施与推进

5.1 深化校企合作

按照“三对接”理念,高等职业教育的建设与发展与接企业行业需求的对应衔接。职业院校与企业对接主要有以下几种体现形式:企业参与专业教学标准及人才培养方案调研与论证、校企共建课程及资源、校企共享师资、校企共享实训场地及设施,校企之间实现学业到职业的对接,共同做好顶岗实习环节的对接、管理与反馈评价。

5.2 培育优质师资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到“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双师型”教师应具备扎实的教学理论与实践,能进行理论知识教学,具有实践经验、掌握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符合职业教育特点、满足职业教育的需求。“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引进是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根据职业教育师资情况来看,需要通过在职教师到企业实践、从企业引进人才两种主要方式。两种方式的实施过程都需要从制度上、政策上给予得到支持和保障。

5.3 完善课程设置

专业课程设置是工作领域与工作任务的分解,也是专业教学标准的核心内容,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专业拓展课及实践、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对工作领域过程任务进行分解,工作任务对应课程或教学模块设置,制定课程标准,主要流程为:明确课程定位、课程性质及功能、编排课程的前沿与后续;确定课程素质、知识及能力要求;选择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学时安排;从教材讲义编写、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方法及评价角度提出编制实施建议。

5.4 加大实践实训

职业教育改革方案中提出实践性教学课时多达一半以上,顶岗实习为6个月,职业教育凸显实践性的特点,在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标准中,提出加大实践实训要求,实践课时的设置主要体现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学时的比例分配、主题实践项目和课程中的实践部分及顶岗实习。商务英语专业实践实训以“商务+语言”为主线,在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中设计实践项目,锻炼学生商务情境中语言应用能力,在主题实践项目和顶岗实习的安排上,利用结合校企合作条件,为学生提供企业真实场地及仿真实训环境,增强学生使用语言达成业务的真实体验。

5.5 引入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国际合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形式:一是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中外双方设置学分或课程互认机制,以学分银行的形式,完成专业规定的学时,最终取得中外双方认可的毕业证书;二是引进外籍教师资源,外籍教师资源为学生进行语言及商务技能的培训,引进教学理念与模式,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三是开拓中外合作实习实训项目,锻炼学生使用目的语言,进行业务达成,为学生操练商务技能及语言技能搭建环境。

教学标准是人才培养方案的航标,也是检验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存在区域性的特点,各地区根据产业特点、地域特色,细化教学标准,确保教学标准的可操作性,教学标准在实践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调整,还应该进一步建立有效的标准实施过程中的意见反馈机制,保障教学标准在实施过程能收集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为进一步修订教学标准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商务商务英语标准
论商务英语学的研究内容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北京外企服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商务服务板块
——FESCO国际商务
上半年朝阳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632.3亿元
The Enlightenment of UK Modern Apprenticeship on Training Courses for Business English Major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