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建筑材料》课程优化初探

2020-02-16

江西建材 2020年3期
关键词:建筑材料内容材料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0 引言

《建筑材料》课是高职、本科院校建筑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材料是一切建筑的基础,所以《建筑材料》课在建筑工程学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本门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常见建筑材料的特点、性能及使用方法,并且掌握建筑材料试验的操作技能,从而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合理地选用建筑材料打下坚实基础。然而,本门课理论性非常强,知识点很多且散乱,很多都是平铺直叙的文字描述,学生学起来觉得枯燥无味,兴趣不高,到了考试,就是把老师划的重点背一下,应付考试。而授课老师也往往觉得虽然可以讲清这些理论,但总体感觉讲起来比较乏味,难免照本宣科,课堂气氛沉闷,甚至因此不愿意教授这门课。这些因素都影响了本门课的教学效果。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预案,以期提升本门课教学效果。

1 安排好教学内容,明确重难点

在上第一节课之前,教师就要通览教材,清楚每章节的内容、重难点、教学目标及要求。对大致的教学内容了然于胸,制定好教学计划。重点内容透彻讲解,兼顾一般内容,而其它内容可以安排学生自学。由于我国目前建材行业发展很快,出现很多新材料,也有一些旧材料被淘汰,所以对教材应有所删减或补充,淘汰的材料不必介绍,而对新型材料一定要有补充介绍。

2 上好第一节课

上第一节课时,先不要急于讲解教材。可以展示一些古老建筑、现代建筑的照片,接着指出材料是一切建筑的基础,合理地使用建筑材料可以提高建筑的安全度、舒适度、外观的美感度并可以降低造价。再展示一些发生事故被破坏的建筑的照片,指出建筑物发生破坏很多都与不合理地选用建筑材料有关。譬如,1995 年6 月韩国三丰百货大楼在30 秒内顷刻倒塌,死501人的严重事故。究其建材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混凝土质量差,造成承载力严重不足;浇筑立柱的砂子是从海滩运回的,因含有盐分致使钢筋腐蚀。再比如1995 年的锦普大厦事件,由于该工程使用了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出现严重质量事故,上海市建委下令将大厦从11-14 层实行定向爆破,推倒重建,直接经济损失268 万元。通过这些工程事故案例,明确建筑材料的合理使用在工程中的重要性,一开始就引发学生对本门课的重视。

在第一节课就要提纲挈领的告诉学生该门课涉及到的主要建筑材料,按其重要性可分为水泥、混凝土及砂浆、钢材及铝材、砖与砌块、石材、石膏石灰、木材、沥青、玻璃等,让学生能从宏观上把握知识。

3 适当的布置作业

每章结束时布置作业或试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在书中找答案,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记忆。学期结束时,要求学生写一篇论文,谈谈通过一学期的学习,重点掌握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体会,对建筑材料未来的发展有哪些展望或遐想,这些都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开拓思维。

4 理论联系实际

本门课就其知识点而言,理论性非常强。如果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的兴趣,而且助益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记忆。

可以在新学期一开始就就带学生到建材市场、建材生产企业和工地去实地参观,让学生在一开始就对各种常用建筑材料有感性的认知。并且要求学生现场拍照。上课讲解到相关内容时,把拍的照片重新展示出来,可以勾起学生的回忆,把理论和实际内容结合起来,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上多举用生活中的实例。譬如讲到水泥是水硬性胶凝材料时,可以向学生介绍生活中的一件事:我开始不知道水泥是水硬性胶凝材料,在有剩下的水泥的盆里加上水,以为这样泡一段时间会更容易清洗,然而事实上发现过了一会儿,水泥已凝固,根本无法再清洗。这样学生就会很快理解并记住水泥具有水硬性这一特点。再比如,讲解生石灰具有强烈的水化能力,水化时会放出大量的热时,可以介绍建筑工人在工地上煮鸡蛋的故事:把鸡蛋放在水池里,加上生石灰,水沸腾,过一会儿鸡蛋就熟了。通过这样一个例子,学生会牢牢的记住生石灰的这个特性。

还可以把实物引入课堂。把抽象的概念通过改用具体的实物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获得直观的认识,从而能够轻松地理解、掌握。比如讲到砌墙砖、墙用砌块时,可以把烧结多孔砖、多孔砌块等带入课堂,在讲台上展示;讲到月牙肋、等高肋钢筋时把实物展示出来即可。

5 采用多媒体教学

比起传统的口头讲解、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教学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而且传递信息的效率大大提高。通过色彩丰富的PPT、图片、视频并配以音频讲解,可以抓住学生的眼球,很大程度上能够扭转生搬硬套、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教师能否制作出精彩的PPT,是其中的关键。

6 把翻转课堂教学法引入《建筑材料》的教学中。

翻转课堂教学法起源于美国,指的是课堂讲解以视频等其他媒介形式由学生在课外时间去学习,而课堂时间由实验和课内讨论等活动代替的教学模式[1]。翻转课堂教学法非常适合《建筑材料》的学习。《建筑材料》内容多,但是容易理解,所以学生在课外通过看视频即能够大致掌握其要点,把不清楚的问题带入课堂,通过课堂上同学之间的讨论、老师有针对性的指点、做试验,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7 开设新材料、新技术的专题讲座

我国目前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很快,而大多教材并没有涉及这些新鲜内容,知识点陈旧。而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要面对新的材料、新的技术。因此,有必要开设新材料、新技术的专题讲座,使学校和社会更好地对接,有助于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工作,这也会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的兴趣。

8 在实验室上课

《建筑材料》课程涉及到比较多的试验,而且是该门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譬如密度试验、混凝土试验、砖试验、钢筋试验、木材试验、石油沥青试验等。上到与之相关内容时,可以在实验室进行,老师先讲理论知识,然后演示试验过程,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留意细节,最后要求学生把整个过程再练习一遍。做到了教、学、做一体化。做这些试验要用到很多的仪器设备,而学校未必都具备,这时可以播放试验过程的视频作为弥补。

9 安排实训

一学期理论知识结束后,安排学生用一周的时间在实训室做试验。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了所学理论知识,掌握了实操技能,为以后可以胜任工作打下基础。并且,和考职业技能证书挂钩,方便学生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10 改进考核方式

传统的考核方式是出一份笔试试卷,这样做往往会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不能真实反映学生水平。因此,建议综合学生实训周做试验的操作熟练程度、对本门课的参与度、笔试成绩、出勤率和作业完成情况这五者,设置一定的权重,折算为最后的总评成绩。这种考核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对建筑材料实验的重视,避免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11 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学高为师”。作为《建筑材料》的任课老师,不仅要对理论知识烂熟于心,上课时可以脱稿讲解,还要具备指导学生做试验的能力,熟悉各种仪器设备,能规范正确地演示试验过程,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任课教师应该利用闲暇的时间走入企业、工地,积极参加进修、培训,进一步加强学习,提升自身实践知识水平、教学能力,成为“双师型”教师。同时,了解建筑材料的最新发展动态,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并用之于课堂。

以上就是笔者就目前《建筑材料》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解决设想。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本门课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学校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建筑材料内容材料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废旧建筑材料在室内外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建筑材料的控制与管理探讨
最美材料人
主要内容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