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林场财务制度及会计核算有关问题的分析

2020-02-16广西囯有七坡林场邓位华

营销界 2020年19期
关键词:财务制度林场会计制度

广西囯有七坡林场 邓位华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有林场要不断改革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需要。1994 年财政部、林业部制定的《国有林场苗圃财务制度》对加强国有林场财务管理、完善林业会计核算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财务制度也暴露较多的问题,如木材盈利、成本以及资产不真实,不利于国有林场的健康发展;此外,国家扶持林场的力度逐渐加大,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强化,财政资金进入国有林场,国有林场的会计核算进一步规范化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因此,分析国有林场财务制度及会计核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有林场财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林场新兴经济业务核算得不到满足

国有林场在国家大力扶持下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涌现出许多新兴经济业务,如职工租地造林、森林资源被并购、林下经济、森林征地合作开发以及财政资金专项管理等都属于新型经济业务的内容[1]。新兴经济业务越多,表明国有林场的发展充满活力,发展形式多样,能有效地促进国有林场发展,但财务管理在针对这类新兴经济业务在方面的规定尚不够规范,不能适应新兴经济业务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上的新要求。

(二)国有林场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国有林场在会计核算方面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是核算范围较小,新的会计制度的实施,对国有林场的会计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国有林场的会计核算却存在核算范围狭小的问题,实际上林场本身的价值远超出了其实际价值,立足于传统的木材核算方法,在会计核算方面更重视核算林场的经济效益,会计人员只需计算出林木的价值以及投入成本,而没有核算出林木的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进而带来会计核算问题;其次,会计核算目标落后,传统的会计核算体系更强调木材的利用价值,过分重视木材给林场带来的经济效益,忽视其存在的生态效益,这样的核算方式与我国的生态建设目标存在冲突,由此落后的会计核算目标给林场的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经济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后,会计核算信息无法比较。尽管我国现有的林场会计核算包含诸多法规内容,这些法规的适用主体是事业单位、国有和集体企业,但适用主体之间的会计信息可比性较差,林木资产和实际价值不符合账面价值。

(三)现行体制下国有林场的实际需要与会计制度不符

1.不能有效体现森林资源资产价值

现行会计制度在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核算上以历史成本计算为主,在年末进行全部森林资源的评估,即便这样,依旧存在较多问题,如市场价值核定问题、评估所需的费用较高以及工作量大的问题,因此,在实际的森林资源价值评估方面并不适用[2]。同时病虫害、乱伐、自然灾害等也会直接影响森林资源的价值,但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上述因素,从而出现森林资源资产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合,会计制度不能真实反映森林资源的资产价值。

2.计提福利费会计核算与实际脱节

从多数省份城市的国有林场发展现状来看,国有林场的工资改革得到了落实,改革为绩效工资制,根据相关规定不发放工资以外的其他薪资,而当前的会计制度在计提福利费方面按照14%来核算的方式缺乏实际的基础,与核算实际脱节。

3.现行场圃制度形成有物无价的现象

场圃制度的制定对林场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成本核算来说,常出现有物无价的情况,从而使得在成本投入的过程中不能成为有效资产,与资金来源相冲突,不利于国有林场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

(四)不完善的内控制度

国有林场财务制度及会计核算出现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完善的内控制度造成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会计制度,二是管理控制[3。一旦出现内控制度问题,内部控制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将极大的影响国有林场的发展,出现形式控制、内部约束以及监督没有得到有效落实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一人多岗、岗位重叠,不利于合理的监督财务人员,国有林场财务信息真实性无法保障。

(五)资产管理不规范,信息核算不真实

国有林场的资产管理不规范,信息核算不真实会给国有林场的财务制度及会计核算带来问题。如果国有林场没有规范资金使用行为,就容易出现公款挪用的现象,资产管理十分随意,资金借出不按照规定要求填写凭证,导致出现较大的支出漏洞,影响国有林场经济的发展。同时,国有林场的管理人员缺乏林场管理经验,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不熟悉财务制度以及会计核算知识,容易在资产审批方面出现问题,不了解林场资金的使用状况,资产核算的真实性无法得到保障。

(六)财务核算人员素质低

国有林场的财务核算人员是进行财务管理的主体,因此,财务核算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着林场财务核算的质量。当前国有林场的财务核算人员普遍存在工作时长长、专业素质低以及人员年龄大的问题,给国有林场的财务管理带来诸多问题。尤其在财务能力方面,缺乏对林木资产、资本公积等概念的系统学习,更多是停留在简单的记账工作上,财务人员没有接受系统完整的培训学习,不了解新兴经济业务相关知识,不具备电算化的知识,会计思想落后,大多数财务人员仅仅只有会计资格证书,获得中级或高级会计职称的人数也很少。

二、解决国有林场财务核算问题的措施

(一)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从国有林场的发展现状可知,内部控制制度要根据各地区的发展情况和财务状况来完善,明确岗位职责。通过财务公开的方式确定每月财务收支信息,了解和监控国有林场的内部经营状况。管理人员应定期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积极组织员工学习党和国家出台的各项财务政策和文件,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制定制度。

(二)建立合适的财务制度及会计核算方法

第一,国有林场应根据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重新建立符合国有林场发展实际的会计制度。国有林场要按照分类经营的原则建立两种不同的会计制度,一是生态公益类型林场会计制度,生态公益林属于天然林保护工程,随着国家不断重视生态林的建设,财政资金投入较多,国有林场应转变会计核算制度,实施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增加“林木资本”以及“林木资产”核算科目,事业支出项目中包含营林项目支出费用;二是商品经营类型的林场会计制度,这一会计制度核算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核算原则核算,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以新会计准则为前提,实施纯企业会计核算的方式。新会计准则提出了详细的生物资产规定,生物资产被划分为公益性、消耗性以及生产性三种形式。新会计准则要求国有林场在处理生物资产时,根据规定的时间进行计提折旧,如母树林的资产核算就可以采用这一方法。而对于消耗性质的生物资产处理,应定期将其的公允价值评估出来,计算出可回收金额与账面实际价值的差距,为计提跌价做准备;第二,采用公允价值核算方法。新会计准则以资产负债为主构建规定,林场的林木资源生长周期长,历史成本难以在短时间内核算清楚,而通过公允价值、时间价值等能更为清楚地核算林木资产,从而准确地反映我国林业资产的各种价值,符合资本条件下实际利息的核算要求。

(三)规范资产的使用与管理

国有林场要规定资产的使用与管理,提升财务核算的质量。对此,国有林场应积极做好资产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同时国家要依据各地区发展的具体情况出台针对国有林场资产管理相关的政策和文件,不断规范林场资产的使用行为[4]。在具体的管理中,应安排专业人士管理资产,尤其要重视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做到定期盘点资产,掌握资金的流向,填写真实性高的资金使用凭证和管理报告,规范资金使用和管理行为;此外,还应积极进行资产登记、保管;对于其他资产的管理也应重视,加强财务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的联系,落实资产核实工作。

(四)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国有林场的管理领导应主动将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纳入日常管理工作范围内,加大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在国有林场财务人员培训方面,可从两个方面着手进行提升:一是内部自我培训,国有林场内部应积极做好各项培训工作,更新员工的思想观念,学习新的财务知识,尤其是新兴经济业务财务知识的学习十分重要,能直接对接国有林场的财务改革工作,提升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二是外部引入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给国有林场财务管理注入新鲜的血液,提升财务人员的整体工作效率,在招聘财务管理人员时,应重视引入专业素质高的财务人员,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结束语:国有林场要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就需要不断改革,从而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正处于不断变革的阶段,给国有林场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当前国有林场的财务制度及会计核算还存较多问题,因此,加大财务培训力度,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资产使用和管理等能有效的解决国有林场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的问题。

猜你喜欢

财务制度林场会计制度
林场起火了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新财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问题思考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企业财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政府会计制度》创新研究及改进展望
林场住宅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