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企业合并会计税务处理及税务筹划工作

2020-02-16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锦州分行顾艳敏

营销界 2020年19期
关键词:差额计税公允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锦州分行 顾艳敏

引言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形势影响下,许多企业都做出了并购的决策,为了保证企业合并中会计和税务的准确高效处理,国家针对这一点内容制定了有关此方面的税务政策和法律规定。在并购过程中,企业的并购方式、交易方式、会计处理和税收筹划等内容会对并购工作产生非常显著的影响,所以,企业要针对会计和税务的处理工作采取合理的措施,将并购成本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而获取更多的并购投资效益。

一、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规定

(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其意思主要是合并所包括的企业不管是在合并之间,还是合并之后都受到同一方或多方的最终控制,并且此控制作用是长时间存在的。同时在此情况下,企业合并标准中所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和权益结合法存在着相似的地方,将企业合并当成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的权益之间的再次调整和分配。以最终控制方的层面来分析,在其合并过程中,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和流入情况的出现几率较低,因此对于掌握在最终控制方手中的经济资源,在企业合并前后并没有出现相应的变化,一些交易工作不涉及到出售和购买方面的内容。合并方在合并工作实施过程中获取的被合并方资产、债务应维持其在合并方的原账面价值不发生改变,同时还对资本公积制定合理的更改措施,对于资本公积的余额存在不足冲减问题,需要冲减留存收益,并且和企业合并当前损益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此外,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工作,双方企业在全部完成合并之前,以及完成合并之后的交易作业,全过程都不受到单方面的控制和影响。同时在会计核算作业中,会使用购买法进行计算和交易。在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过程中,合并方将非货币性资产作为支付的对价,还要将非货币性资产的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以账面价值这两者存在的差额作为资产处置损益,并把这些项目细则计入当期的利润表中。在此条件限制下的吸收合并,合并方需要将合并中获取和确认要求相一致的可辨认资产与债务,以其公允价值为参考依据,将其纳入本企业的资产和债务中。同时将其算进合并当期的利润表中。如果企业合并成本完成了相关确认操作,则可将其定义为净资产公允价值,并根据形势和条件将存在的差额判定为商誉,或者是算进企业合并当前的损益。

二、 企业合并中会计处理方法

(一) 企业合并中会计权益结合法

在企业合并中,可能需要进行新设合并操作,此时应该将新设合并方所拥有的全部资产和负债计入账本中,遵循企业的原有账面的原则展开合理处理,为计算资产价值的详细对价差额提供便利条件,并且差额不需要进行损益处置操作,通过变动新设合并企业的资本公积的方法,在出现公积冲减现象仍无法进行的时候可采取调整留存收益的措施,以此来保证新设合并会计处理工作的有效性。在特殊情况下,企业合并参与各方内部所实施的会计处理方案可能会和理想的有所出入,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应以合并方企业的会计方案为参考依据,实施处理作业,根据双方会计方案的具体内容对被合并方的财务报表实施处理操作。企业合并所使用的会计权益结合法主要有两个特征。一个是企业合并通常会利用企业股东权益重组方式,实施会计处理工作。另一个特征则是在企业合并作价处理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最终控制方的决策和想法来展开相关工作,对于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价值是不需要做调整的,同时不能将其以公允价格进行确认处理。根据会计权益结合法中能够规定的内容,进行合并的各个企业将自身的资产和负债实施并入处理,将净资产的控制权交到股东手中,同时股东也承担相应的风险。利用这种方式进行企业合并,其总的资产和负债价值不会出现根本的改变,所以企业合并不需要定义为出售或购买的行为而展开会计处理。

(二)企业合并中会计购买法

在企业合并过程中,会计购买法也是常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之一,其主要是将企业合并的过程定义为双方的交易活动,在购买活动中,合并参与企业扮演着买家和卖家的角色,通常处于非同一控制企业的合并活动,可实施购买法进行合并操作。借助购买法将企业资产和负债转让到其他企业,一些企业利用发行股票的措施来实施合并操作。与此同时,都必须对企业所拥有的资产、负债和证券等价值展开计量,确定其真实的公允价值,同时将其与账面价值作对比,两者之间存在的差额就当成当期合并损益来展开会计处理。合并参与企业在购买日正式展开支付操作,在对合并方的全部资产、负债和债权等信息进行审核和确定后,应根据公允价值来决定支付金额的具体数目。对于支付金额与公允价值间的差额,一种情况是支付金额超过了资产的公允价值,其中差额能当成商誉来处理,在商誉持有阶段中,需要定期对减值情况进行测试,并规定不能将商誉做摊销处理。另一种情况则是支付金额没有超过资产公允价值,其中存在的差额需要当成当期损益。

三、企业合并中税务处理方法

(一)企业合并业务所得税处理方法

由国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颁布的针对企业重组所得税处理问题的文件,其中详细规定了企业在合并中,对于被合并企业的资产、负债和债务应计入税务范围内,在关系到非股权合并活动,并进行支付的时候,可以根据被合并企业计税的原有方式对所计税资产展开合理调整和处理,进而使得所得税的处理过程和结果符合相关规定与要求。对于利用非股权支付手段所收购的净资产业务,可以根据有关规定将资产按照其公允价值做合并购入处理,并且参考公允价值来制定合理的计税标准。在合并支付过程中,出现企业利用股份方式支付的对价超过85%的情况,其中剩余的支付有很大概率为非货币资产,这些资产通常包括货物、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对于非货币资产,企业无法准确得知其未来的收益情况,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所以在对其税务处理过程中要特别关注这一点内容。另外,根据国家政策和相关规定,非货币资产可得出具体的转让损失或收益情况并展开计算。

(二)企业股权收购业务所得税处理方法

在企业合并中,经常使用股权收购的方式来进行相关经济活动,收购企业购买被收购企业的股权来达到控制被收购企业的目的,并且收购企业、被收购企业、原股东这三个涉税主体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和规定,进而实施税务处理工作。通常情况下,对于被收购企业中涉及到原股东的那部分股权,需要在原有计税基础上展开确认和处理,收购企业所购到的股权也必须按照正常税收标准来进行纳税工作,在股权收购工作中,三方主体只是完成了各自股权的转换,在转让股权的过程中发生所得,应及时缴纳企业所得税,同时股东个体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股权已经上市,就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假如在转让股权的时候出现了经济方面的损失,可在缴纳之前将损失的股权价值部分进行扣除。

四、企业合并中税收筹划

(一)企业合并产权交换支付税收筹划处理

在合并企业进行合并价值的支付操作过程中,如果使用不同的支付手段,其需要缴纳的税金也会出现一定的差异。针对这个情况,合并企业双方应合理利用税收筹划展开处理工作,以此来达到减小合并成本的目的,为企业争取到更多的经济利益。在企业支付中如果支付款项超过85%要以股权的形式来进行最终的交易处理,在这种情况下,被合并企业不需要为获得的股票缴纳税金。此外,资本利得税要小于所得税,利用这种手段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纳税。比如企业的高收益和高利润需要缴纳巨量的企业所得税,此时找到一些存在运营亏损的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并措施。这样就减少了企业的利润,进而合理的完成税收筹划工作。

(二)企业合并免税合并税务筹划处理

免税合并税务与缴税情况之间有着明显的不同,在企业免税合并中,企业计税成本与被合并企业的账目价值相一致,在评估价值方面上是指缴税合并资产计税成本,并且评估价值和账目价值具有评估增值额。借助评估增值额可对被合并企业中的亏损金额部分进行有效弥补,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当评估增值额超过被合并企业需要弥补的亏损额度的时候,利用企业缴税合并的方法展开合并是比较合理的,如果评估增值额小于弥补亏损额度,可以利用免税合并的方式展开合并。

结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实施并购工作的时候,需要合理利用并购会计及税务处理方法,同时按照相关政策和规定,对会计及税务处理方法进行适当的完善和优化,根据并购的真实状况,制定有效的税收筹划方案,为企业获取更大的并购价值和长远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猜你喜欢

差额计税公允
年终奖税收优惠再延两年
公允价值计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运用分析
年终奖缴税将有大变化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我国公允价值问题的应用研究
СТО ЛЕТ КИТАЙСКОГО ВУЗА
营改增计税条件下选择项目分供商及付款需注意的问题
营改增计税条件下EPC项目投标报价的变化
按图结算过程中易发生的问题纠纷预防与控制措施
运输规划问题算法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