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分析

2020-02-16广西畜牧研究所陈武权莫娟

营销界 2020年19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事业单位财务

广西畜牧研究所 陈武权 莫娟

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随着十九大的召开,我国对科技创新的发展制定了各种大力扶持和鼓励的策略,在财政资金上也进一步对科研事业单位加大了保障。在2019 年1 月1 日起实施的《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有效地鼓励和规范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化质量的提高,促使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效益,全面增强了整体竞争力。

一、科研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科研事业单位作为一个特殊的科学技术研究的事业单位,其有别于其他的政府机构。根据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精神,事业单位不再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而是分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目前还新兴了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和社会资本举办的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在进行科研项目研究时,科研因受项目执行研究的环境或者外界以及时间因素的影响,使得多数的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经费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科研过程中以及其所产生的科研结果的不确定性和一整套由上而下,深入各个管理层和各个国家部门的一个系统化的管理,也导致了科研财务信息化的预测性和系统性。另外其自身资金由国家拨款和专项拨款专项使用等特性,决定了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的自身性质不仅仅立足于获取经济效益,而是为了科研工作的有效进行起到保障作用,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才是最终目的。在科研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进程中,所在单位的领导班子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对于财务信息化建设需要由一个高度重视的态度,在日常工作中有效地带领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化建设。

二、科研事业单位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有效实现信息统计分析,资源共享

由于市场经济的多样性和高速发展,科研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在这个经济共同体中也使得其所涉及的经济内容逐渐复杂,财务管理由最基本的会计工作向更专业和更深入的范围扩大。财务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数据搜寻难度和出错率,有利于推进科研单位各部门的信息统计和整合,实现资源信息共享,阻断信息单一化现象的产生。对于信息的时效和集中化也起到了优化作用,降低了科研事业单位进行项目的试错成本,为科研项目决策和规划提供的科学化数据参考。

(二)有效提高财务工作质素

科研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中以信息管理为中心,对于传统财务信息而言,减轻财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促进财务工作规范化,提高财务工作质量,有效提高了财务人员在信息查询服务上的便捷性,促进财务工作职能的转变,提高了财务队伍素质。同时,财务信息化在空间和时间范畴里起到了延伸作用,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固定地点的办公,还可以通过利用远程网络开展工作,有效地提高了财务工作的效率。

(三)有效提高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高度

财务信息化系统自身带有覆盖面广,获取方式快捷多样,信息较为全面,操作系统便捷等特点,使得财务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以较短的时间就获取到所需要的信息数据,对于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财务监管工作有促进。同时,在信息传输中减少了停滞环节的时间,在财务人员进行分析时,信息数据分析的有效性得以提高,对于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预判质量水平有很好地促进和延伸作用。

三、科研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所需不清晰

财务人员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单位发展推动进程的快慢,通过对有关我国科研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个人能力的调研查询可知,我国各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综合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能将财务信息化有效地结合自身科研单位的特性进行高效结合的复合型高端财务人员较少。并由于我国财务工作进程所决定,对于传统财务管理思想固化的影响,使得部分财务人员以及管理层对于财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知识知晓较为薄弱,在日常的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推进中无法更清晰提出相对应的有效建议。在财务信息应用在实际工作上的内容也不明确,使得财务信息化建设无法落实在实处,仅停留在形式主义上,财务信息的大数据统计、收集、分析依旧还是较大程度地依赖传统财务的人力劳动上,形成了资源的浪费和信息数据的错误,无法对后期单位决策提供精准的参考。

(二)信息化数据共享存在局限

科研事业单位由于和普通企业有本质性的不同,无法做到经济信息数据全面共享,例如一些涉及机密性的军工类科研事业单位,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流程自带特殊性,各部门的信息化管理依旧停留在人工劳动这一阶段,一些部门虽然存在信息化管理机制,但是因为信息数据无法一体化,也无法进行信息数据共享,在进行信息化分析时穿插着其他部门的信息,反而增加了工作难度系数,还降低了工作质量和效率。并且在进行信息数据统计整合时,依靠人力劳动进行分析汇总,对于数据信息的时效性和科学准确性是无法得到较好的保证。

(三)信息化工作流程繁杂

科研事业单位所属的一些部门在进行信息化工作开展时,没有进行前期精准的高效梳理,使得很多信息化工作流程复杂混乱,在开展相应工作时无法有效地顺利进行,例如,在进行资金审批时,操作流程和周期过长,使得相关项目的开展时效降低,对后续环节的工作开展有较大的影响,对于信息化而言精准和简化的工作流程是首要条件,在科研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少了一个基础性环节。

四、科研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建议

(一)确立正确的财务信息化理念

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以及管理人员需要在传统财务理念上进行实质性的转变,需要结合当下世界信息化进程,跟上时代的步伐,树立正确的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意识。根据自身的单位的业务范围和情况,有效的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有效的建议,也可以定期对于财务人员开展相关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培训,从根本上让财务工作人员了解和认知财务信息化的重要性。也可以相对应的提高财务人员的信息化的技能,为科研事业单位提供高精端的复合型财务人员做好储备工作,有效地将科学专业性的信息化管理运用到财务工作中,也对相关工作的监管起到管理作用,从根本上保障了信息化建设的准确和优化。

(二)建立相关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制度

有效的管理制度可以约束信息化建设中所出现的试错次数,有效避免违规和有违常规性的行为地发生,有效为科研工作进行提供保障,推动科研事业高速稳定的发展。在一定的建立健全的财务信息化机制下,立足于每一个环节的把控,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做好与时俱进的工作。

(三)强化信息共享,优化经费监管

突破强化各部门所存在科研特性的壁垒,利用财务信息化的方式,加大数据信息共享,最大程度的调动和运用计算机资源优化经费监管,降低人力资源和财务成本的试错成本,优化信息统计质量,提高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工作效率。

(四)提高财务人员从业素质

财务人员作为财务工作开展的基础,是财务信息化开展的执行者,财务人员个人从业质素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和落实的进程,科研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工作者选拔任命和后期培训工作的开展需要结合自身科研单位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拔和培养,以便能满足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

结束语

科学创新工作必将成为强国之本,科研事业单位在进行科学研究时,也要与时俱进,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管理,互联网信息技术时代促使传统化管理必须要进行一场优化性的变革,各个领域和行业都要深入研究和融合,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本文从科研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意义、以及所存在问题出发,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建设性策略,在后期科研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中能提供有效的帮助。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事业单位财务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