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高职思政课程改革探析

2020-02-15何素淑

江西建材 2020年6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专业课程思政

何素淑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近年来,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导致人才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逐步由单纯技能型人才向综合性人才转变,不仅对人才知识技能水平提出要求,同时也更加重视学生的思想素质。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在开展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时,教师需要将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1 注重价值引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进行专业思政改革的最终目的在于立德树人,帮助学生获得专业知识与道德素养的全方位成长[1]。针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而言,其作为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人才,只有自身具备先进的思想意识以及正确的发展方向才能够实现自身全面发展。同时,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为培养出更加先进、优秀的人才,需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跟随价值引领,开展思政课程改革。基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展高职课程思政改革,首先需要引导学生讲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基本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发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对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引领作用,教师应当根据学科特色与职业发展特点实现学生未来发展,推动课程思政改革。同时,教师应当跟随国家发展趋势,树立起正确价值观念,坚定地将正确价值观与专业课程教学结合起来,推动课程思政改革。例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知识主要围绕建筑开展,将培养学生建筑相关技能作为主要目的。教师可以结合“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与实际教学有机融合起来,影响学生价值取向。“工匠精神”实际上就是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不甘人后的创新精神[2]。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知识中,无论是工程建设、工程材料还是建筑方向,都与“工匠精神”环环相扣。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工匠精神”对学生产生价值引领。尤其是在讲解经典建筑案例时,教师更应当积极地将“工匠精神”与实际知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思想价值观念,并通过价值引领发挥课程思政作用,使学生树立起正确价值观念,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专业知识技能学习中。

2 发挥教师作用

课程思政改革本身建立在实际专业知识教学上,与实际课程教学具有共性。为在专业教学基础上实现课程思政改革,教师应当发挥自身教育优势作用,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对人才培养的优势作用。实际上,在高职院校开展专业教育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专业知识的教育,同时也需要通过思政教学保证知识温度[3]。但就目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而言,教师在学习教学中往往过于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专业知识中价值道德观念的有机渗透,学生难以认识到知识技能对未来发展的积极作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重视知识技能教学,还需要注重学生价值观念的培育。实际上,课程思政作为高职院校开展德育的一种手段,应当被融入到知识技能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承担起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的德育教学任务,根据一般教学规律进行课程思政改革[4]。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为学生展现专业素养。就建筑工程技术教师而言,在培养未来建筑人才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展现出自身素养。例如,建筑工程技术作为一门理工学科,教师应当为学生传递一种科学严谨的思想。建筑工程并非儿戏,不仅与我国发展息息相关,同时也关系着许多生命,因此建筑工作必须具备严谨精神。教师将该思想融入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将科学严谨精神贯彻到日常教学中,在备课、授课过程中保持严谨态度,为学生传播正确价值观念。

3 注重思想融合

在进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时,教师需要同时实现学生德、智、技水平的同时提升,通过探索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结合点,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在实习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进行专业课知识讲解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唯物辩证法等先进思政思想融入其中,对整体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课程思政改革并非单纯开展思政教育,而是在保证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学习效果的前提下将德育元素融入其中,实现学生思想价值水平的提升。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具备挖掘专业知识中思政内容的能力,实现思想教育与知识教育的有机融合[5]。例如,在进行港珠澳跨海大桥建设时,工作人员与科研人员通过对海洋环境的不断考察以及实际技术应用的不断探索,才实现工程的完美竣工,体现积极拼搏的进取精神与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而在讲解到钢构稳定承载力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公式背后的故事,带领学生体会我国老一辈钢结构专家的不易。最终通过知识与德育的有机融合,推动课程思政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培养更多的综合人才。

4 融入信息技术

随时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得到普及。而在高职院校进行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时,也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灵活高效的特点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向更加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模式转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师开展教学时,需要理清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思政教育三方面关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专业课程思政改革中的积极作用。例如,在进行建筑案例讲解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入失败案例,并利用教室中多媒体等设备,为学生展示失败工程的情况,使学生了解不合格工程对社会的影响,为学生传递精益求精、平心静气的品质精神,在未来实际工作中能够严格把控工程质量。最终,通过信息技术的利用,为学生传递正确价值观念,推动专业课程思政改革。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技能教学中需要注重课程思政改革,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建设。针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而言,其在开展专业课程教学时应当注重其思想水平的提升,从工匠精神、科学精神等建筑工作者应当具备的思想观念出发,结合实际技能教学,并通过教书的言传身教,实现学生思想水平的提升,为国家发展输送更多具有高思想水平的建筑人才。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专业课程思政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思政课“需求侧”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康复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新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