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文化名村名镇景观的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

2020-02-15周明欣

江西建材 2020年6期
关键词:文化景观肌理村镇

张 碟,温 和,周明欣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1 村镇景观空间肌理的传承与发展

村镇的自然环境、建筑、田地、空地、道路等构成的空间形成了村镇的景观空间肌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演变、经济的发展等因素不断的积累及互相作用而形成的。村镇的景观肌理承载了整体村镇聚居的格局,更是村镇历史文脉的延续的基础。

对于村镇景观空间肌理的保护与更新,首先要对村镇传统的景观空间格局形式进行调查,梳理与分析,明确村镇历史上的空间构成及组合方式。其次,根据村镇现存的景观、农田、建筑、人文等空间构成要素梳理村镇从古至今的变化,同时明确当今的时代下,社会及居民对于村镇景观空间肌理的需求。

在明确了村镇景观空间肌理历史沿革和现状情况后,首先,通过调整村落景观总体空间布局,修复和传承村镇的传统景观空间肌理,明确村镇的历史文化未来的发展目标和形式。其次,优化景观空间结构和交通结构,加强村镇与外界的联系,带动村镇的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第三,完善村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居民现代的生活需求,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从而减少本地居民的外流,增加本土劳动力,提高村镇的活力。

2 村镇建筑景观风貌的保护与更新

建筑是当地历史文化、传统和风貌的主要载体。但由于社会的变迁、风霜雪雨的侵蚀,人为的利用与破坏等因素的影响,对这些历史文化建筑的风貌和建筑物本身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对于历史村镇遗留的建筑和传统民居的保护与修缮在整体的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保护建设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

对于当地遗留的历史建筑要建立档案,并通过历史文献和现场调查与分析,对遗留历史建筑进行记录、分类和等级划分。针对不同类型和等级的历史建筑制定不同的保护与利用措施,一般可分为五类。第一,重点的保护建筑,例如对于当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祠堂、庙宇、名人故居等,且建筑本身保存较为完好的历史建筑,对于这一类历史建筑一般采用“修旧如旧”的保护模式,在修缮的过程中尽量采用原始材料和原始工艺,对建筑结构、饰面、空间布局等进行修复,并保持原有的功能,展示其历史真实的面貌。第二,是对于一些建筑原有结构保存完好,建筑细节肌理保存较为完整的历史建筑可进行适当的立面改造和内部空间布局的调整,同时进行使用功能的调整,提升历史建筑的利用价值,丰富村镇的功能空间。第三,历史村镇内的民居,有的是历史遗留的,经过多次改造的,有的是新建的民居。为了保证村镇建筑整体风貌的统一和历史文脉的延续,可通过利用本土的材料,原有工艺,结合当地的环境,传统文化,居民审美和生活习惯等要素,将当地的民居进行外观的统一整治,使这些民居在建筑外观上能够体现当地的历史风貌特征,同时对于这些民居的建筑结构和内部空间可进行现代化的调整,使其能够满足居民现代生活的需求。第四,对于一些已经消失的,或只遗留了一些基础和残骸建筑,但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价值的建筑和构筑物,可参照历史文献资料,按照原有的建筑样式在进行重建。第五,在历史村镇中还存在着一些因为社会发展,居民对现代生活功能的需求,而进行的改建、扩建、临时搭建的建筑,这些建筑严重影响了村镇的历史风貌,破坏了村镇本身的空间肌理,甚至有些对整体环境,交通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对于这些建筑建议进行拆除,还村镇原有的建筑景观空间特征。

除了对当地历史建筑和现存建筑的保护与修复之外,还需要考虑未来村镇的发展需要,会产生的新建建筑。对于新建的建筑,应该制定相应的新建建筑的要求和风貌的限定。可提炼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地域景观要素、建筑符号、地域色彩,本土材料等元素制定具有当地历史文化特色的建筑范式,新建的建筑必须按照规定你的范式进行修建。使村镇新建的建筑与旧建筑能够产生互动,保持了历史村镇原有的建筑景观环境的和谐统一,进而继承和发展村镇的历史文脉。

3 村镇公共空间景观的优化与利用

村镇中的公共空间是居民之间进行交往、组织公共活动、进行商业交易等活动的场所,也是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交往的主要区域。村镇中的公共空间包括村镇的出入口空间、广场、街巷等景观空间。

历史村镇中的公共空间是记录村镇由有史以来居民公共活动的空间,是村镇地域文化的载体。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历史村镇中传统的公共景观空间存在着例如空间景观单一,缺乏空间的景观层次、功能较少,实用性差等诸多问题,导致村镇中的公共景观空间的类型减少,人们的交往活动也随之减少了,从而无法满足现代村民的公共交往活动的需求。很多空间由于长期荒废,变成了村镇中的卫生死角,污染村镇的环境。因此历史村镇中的公共空间景观改造与利用能够有效的改善历史村镇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促进村镇经济发展的。

对于历史村镇中的公共空间景观的改造与利用可以采用以下四点措施:

(1)优化公共空间景观环境的建设,增加村镇公共基础设施,顺应村民的生活需求,如村镇中的公共空间应能够满足居民日常的健身,集会,休闲,娱乐等活动。从而促进村民间的友好交往,激发村镇的公共空间的活力。

(2)提升公共空间景观绿化设计,丰富景观空间层次,改变只有农田景观的村镇景观环境。同时通过对公共空间景观进行专项的景观绿化设计,有助于改善村镇卫生环境不良,污染严重等问题。

(3)增加村镇公共空间的数量,充分发挥当地传统文化特征,建设能够展示民俗文化活动的公共景观空间。充分利用历史文化元素,可设计建造具有特色的村镇入口空间、景观广场、以及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雕塑和构筑物等景观节点。促进村镇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4)加强公共公共空间的内部和外部的可达性,整合村镇边界的交通,增加村镇入口的标志性景观,突出村镇的入口,加强外部与村镇的联系,提高外外人员的数量,并为外来人员与村内居民提供进行旅游、商业洽谈、产品交易等活动的空间。从而带动村镇的经济发展。

4 村镇历史文化景观的数字化应用

在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中,很多历史文化景观已经不复存在,或很难修复,如一些历史的生活场景,建筑,艺术作品等只存在于历史文献中,很难被大多数人知晓,不便于历史文化的传承。因此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将那些已经消失的历史文化景观进行保护、展示、开发和管理。同时经过数字化处理的历史文化景观可以使观众从多角度、多方式、全方面直观的观赏这些历史文化景观,也能加强对历史文化的理解,使村镇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展示手段更加丰富,历史文化景观的呈现形式也更加多姿多彩。

村镇文化景观数字资源应用的基本方法是,首先,通过实地调研、文献资料、民间传说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并结合建筑、景观、社会、经济、艺术等多方面的科学知识,及村镇地域文化特征和居民的生活习惯等进行景观数字化的保存与处理,为历史景观资料信息保存、历史景观的保护与修复、历史场景的再现等村镇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了数字资料。其次,可以将历史中的生产生活场景、艺术作品、建筑等通过视频、音频、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手段进行处理,使在参过程中的人们可以利用手机扫码、触摸智能信息查询、视频或语音讲解、虚拟现实等设备对村镇历史景观进行了解,提升历史景观的体验感。最后,可以建立村镇历史景观网络平台,将这些数字化的资料在网络平台上投放,使人们无论是否在当地,甚至足不出户也能了解到村镇历史景观。扩大村镇历史景观的延续与发展。

5 结语

在历史文化名村名镇景观的保护与更新策略的研究中,应将新的技术,新方法,新材料等不断的融入到村镇的保护与更新的建设之中,为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和促进本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作用。

猜你喜欢

文化景观肌理村镇
山西8个村镇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流翔高钙 致富路上与你同行——记曲沃史村镇东海乡村e站长陈永庆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已达2409个
器之肌理,物之温度
色彩手法在村镇环境综合治理中的运用与思考——以平度市下辖村镇为例
现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观探究与实践
黔东南稻作农业文化景观与糯稻品种的多样性保护
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变迁中的人地关系和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