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花重锦官城”的“重”

2020-02-14

少男少女·校园 2020年1期
关键词:平声喜雨格律

1

前段时间,有位爱好文学的老师跟我聊起了怎么解释“花重锦官城”的“重”的话题。

她认为这个“重”字,有“花重重”的意思,很美丽。杜甫真是伟大的诗人……

杜甫是伟大的诗人,这不错,但我很遗憾地告诉她,她理解错了“重”的意思了。

她大惊失色。

我告诉她,现在虽然很多人都重视学习国学,也爱好读诗词,但大都注重文章意思的理解,往往忽略了一些特有的格式,如诗词格律,常常会造成误读。比如现在说到的“重”字。

她理解的“重”,是将这个字当成平声字了。其实,这个字,在这首诗里,是仄声字。这是诗词格律规定的。

通过诗词格律检测,《春夜喜雨》是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韵),检测结果显示,它的平仄非常完美: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花重锦官城”的平仄格式为:

平仄仄平平。

明白这点,才不会误会古人的意思。

2

仄声的“重”

zhòng

1.分(fèn)量较大,与“轻”相对:~负。~荷。~量(liàng)。~力。举~。负~。

2.程度深:~色。~病。~望。~创。

平声的“重”

chóng

1.再:~复。~申。~版。~沓(重复繁冗)。~阳。~逢。

2.〔~庆〕地名,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地处中国西南。

3.层:~叠。~霄。~洋。~唱。~峦叠嶂。

3

“花重锦官城”的“重”,很多人希望它能解作平声的“重”,即“花重重”的意思,但仄声的“重”,没此解,只有“2.程度深:~色。~病。~望。~创。”有点接近。

虽然以声韵看,“重”是坐实了仄声,解作“沉甸甸”,但诗无达诂,意象是可以丰富的,也应该包含有“雨后花的颜色饱和,感觉很沉很重”的印象。这样,仄声的重“2.程度深:~色。”意思是有点接近。

所以,它可以擴展意境而理解成:

整个锦官城(成都)杂花生树,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的海洋。

这也就有了“花重重”的意思了。

当解释不了时,古人有“增字解《经》”的做法,也就是尽量按自己的意思去找道理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在这里就用得上了。

这首《春夜喜雨》常见到,但很多人对这个“重”字一知半解。要复兴传统文化,我们不应该停留在口头上,要扎实学好相关的知识。

猜你喜欢

平声喜雨格律
行唐方言平声调值分析
揣一本词典走天涯
春夜喜雨
喜雨怕雨分两下
悬剑
张经建《当代格律诗词创作》
诗词“申遗”,进退两难的选择
弃婴
“一三五不论”之我见
“有”与“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