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动课程初探

2020-02-14罗中合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时针分针男同学

罗中合

根据儿童好奇、需要、接受过程等心理特征,儿童在动手、动口、动眼、动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感受下会获得的直接经验,形成和积累知识。掌握并运用知识,同时也增强儿童的学习兴趣、爱好,发展特长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我在教学活动中就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一、结合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活动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把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作为学习的一种动力,所以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活动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正是迎合学生的兴趣。精心设计活动内容,让学生有兴趣地展开活动去逐步认识、理解、掌握所需要学习的知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在教学“梯形面积计算”时,我让每位同学动手剪一个平行四邊形,看谁剪得又快又好,接着让每位同学自行量出它的低和高,并计算出它的面积,然后再让学生动手把这平行四边形对折,折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并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梯形的上底、下底、高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底和高有什么连系,面积又有什么连系。这时学生都很积极动手去做,并很快发现:这样的一个梯形上底、下底的和就是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它们的高不变。但面积是行四边形的一半。这样,大部分学生就能认识到梯形的面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半。这时,我不失时机地稍加引导就可以使学生掌握S=(a+b)h÷2。至此,本节课的重难点就圆满突破了。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同学们都是自己动手,自己发现,他们就会有成就感,自然而然地会对学习产生兴趣。

二、利用室外活动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知识度

有教育学家说过,教师的教学如果能够适合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则大部分学生都能学好功课,达到高水平的掌握知识。而相应的室外活动课可以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提供观察、思考和创造的机会。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及创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活动、独立思考能力

如我在教学《时、分、秒》时,我就为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钟面模具,让学生单独就着钟面数,看有几个大格,几个小格,学生们呢,一下子数出来了,钟面有12大格60小格。然后我让学生结合平时生活经验及感性知识,说说一大格表示时,一小格表示分钟。接着,让学生独自摆弄手中钟面上的分针、时针,看看时针分针是怎样走。结果同学们一下子就发现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要使时针走一大格,分针必须走一圈。这时我适时提出问题:1小时是多少分钟?,多少分钟是1小时?结果学生很快发现:分钟走一圈60小格是60分,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要使时针走1小时(1大格),分针必须走1圈(60小格即60分)。这样,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就达到了。

四、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形象情境

多媒体课件具有图、文、声、像兼容,而且景物新颖艳丽、动态逼真,能更有效刺激感官的作用。少年儿童心里特点就是喜欢形象直观的东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根据教学内容, 选用适当课件, 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动态感知的优势, 创设形象生动的直观情境, 诱发学生猜想、想象和联想,以开拓学生的思路, 增强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我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的内容时,我就利用课件展示:猴妈妈带小猴子到桃园去摘桃子的画面。画面一展示出来,可爱的猴子、鲜红的桃子、热闹的场面。学生一下子就兴奋起来。接着,我让学生说出各猴子摘得的桃子数量,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举手抢答。然后,我让学生说出哪只猴子摘得的桃子最多,哪只猴子摘得的桃子最少。孩子们表现得非常积极。接下来,我让学生直接说出:猴子①和猴子②共摘得几个桃子;猴子③和猴妈妈共摘得几个桃子;猴子②和猴子④摘得桃子个数的差是几?;猴子①和猴子⑤摘得桃子个数的差是几?等等。

接下来,我乘机说出:孩子们,你们喜欢桃子吗?想要桃子吗?孩子们都说喜欢、想要!我又说:那我们来分桃子好不好?孩子们都说好!我又说:那怎么分呢?孩子们都你看我、我看你,不懂怎么回答好。我又说:我们来玩个游戏,根据我们班上男生少,女生多,那我们就把得数大于8的桃子(猴子举的牌子‘算式)分给女同学,把得数小于8的桃子分给男同学,好吗?孩子们都说好。我接着说:又大又红的桃子,肯定很好吃,老师我也想要,同学们能不能分一些给老师?同学们懵了一下。就有人说“等于8的给老师”。我说“好呀,谢谢啦,老师终以也有机会分到桃子了”,我又说:我们来式式这桃子(10-3)应该给——?“男同学”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我又说:10-3=7,小于8分给男同学是对的,但是分给的时候男生自己也说“给男同学”,这样说有点不自然,平时我们很想要某东西的时候是怎样说的?有同学说“给我”“给我们”等等。我又说:说“给我们”的同时应该怎样作手势呢?学生们又比划着手势。我又说:分给男同学的时候女同学应该怎样对男同学说,并怎样比划手势的呢?分给老师呢?有同学说“给男同学”“给你们”“给老师”等等。然后我统一口径:分给对方就说“给你们”,并作出送给手势;分给己方就说“给我们”,并作接受手势。分给老师说“给老师”,并作出送给手势。

接下来,我就展示课件(猴子举算式牌)让同学们算,我说:准备…给——“给男同学”“给我们”孩子们抢答并比划手势。再展示课件…“给女同学”“给我们”。再展示课件……。

接着换一组课件:小于9的分给女同学,大于9的分给男同学,等于9的分给老师。展示课件让同学们继续游戏。

一节课这样的通过两组游戏,让同学们计算结果、比较大小、判断分给谁,并伴随着比划手势。他们眼、手、口、脑并用。活动进行得不亦说乎,不知不觉中学会知识,掌握知识,收获满满的。

综合以上课例,不难看出,活动课程确实可以更好地激活课堂氛围。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猜你喜欢

时针分针男同学
怎么做能更好地认识分针和时针运动的联动关系
钟面上的数学问题解法
搭讪的技巧
时针和分针的争吵
钟表上的数学问题
联系方式
玩的智慧
送给MM的礼物
幸福在葱茏里,在弯腰的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