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考考前焦虑的心理咨询案例

2020-02-14徐慧清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脱敏求助者不合理

徐慧清

一、一般资料

张XX,女,15岁,面临中考的沈阳市某初中初三学生。父母离异,与其母生活在姥姥家。家里经济拮据。没有精神疾病史、家族遗传病史。一般状态(呼吸,心率,血压)良好,身体瘦弱。 心理测验的结果:1、《艾森克人格问卷》测验结果:EPQ:E40,P52,N68,L28结果中L分为28分,叙述及多项检查结果可信。2、《焦虑自评量表》测验结果: SAS:61,中度焦虑3、《90项症状清单》测验结果:SCL—90:焦虑2.4,分值成中等强度的偏离正常,其他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父母离异了,与母亲生活在一起,住在姥姥家。日常开销由母亲负担,但上初中的学费,母亲无力承担,找了父亲。后来与父亲生活在一起,并转了学,转到一所农村学校。我在44中时学习中等,到了那里竟然是前十名。但与父亲一起生活不顺心,加上思念母亲,就故意不好好表现气父亲。那一段时间根本本不好好学习,母亲知道后又把我接回到她身边。又回到原学校原班级。平时得到老师的照顾很多,而自己的成绩不是很理想,时常觉得对不起家人及老师。面临中考,最近三个星期注意力集中不起来,学习效率开始下降,食欲、睡眠都不太好。一想到要进考场,就觉得心跳加快,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害怕,难以忍受的不舒服感。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咨询师观察到:着装干净,意识清醒,说话时表现得紧张。

父母主诉:学习习惯很差,各科成绩都不佳,食欲不良,总是睡不着,半夜会醒来。

四、评估与诊断

根据求助者的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心理测验结果,以及典型的心理反映,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做如下评估和诊断:

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协调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无逻辑思维的混乱。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降低,睡眠不好,食欲减退等症状;从病程标准看,病程不到一个月,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虽然在症状上主要表现为焦虑,但对社会功能没有造成影响,没有出现泛化、回避,故排除焦虑性神经症。此案例属于一般心理问题的范畴,所以考虑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主要为考试焦虑。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家长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缓解焦虑情绪,减轻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成绩;改善其不合理认知观念;

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充分实现人的潜能,达到人格完善。

六、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第一次咨询);

2.心理帮助阶段(第二、三次咨询);

3.结束与巩固阶段(第四次咨询)。

具体咨询过程如下:

第1次

目的:1)了解基本情况;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3)确定主要问题;4)探寻改变意愿;5)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会谈、倾听、尊重、積极关注、心理测验等。

过程: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2)求助者做EPQ、SAS、SCL—90 测验,同时向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尤其是重大事件;3)确定咨询目标;4)与孩子交谈,收集临床资料,探寻孩子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5)将测验结果反馈家长及孩子,并作出初步问题分析,让他们理解“为什么会这样”。

第2次

目的:1)加深咨询关系;2)寻找认识偏差产生问题的根源。帮助求助者明白现在的不良情绪和行为是由于现在自己身上所存在的不合理观念所致,只有改变不合理观念才能帮助自己改变现状;3)探讨学习压力产生的原因,缓解焦虑情绪解决办法。

方法:会谈、认知行为疗法、放松疗法。

过程:1)反馈咨询作业;2)帮助求助者确定其认知的不合理部分,如此次考试决定人生的命运;觉得对不起老师,父母等想法是不合理认知,现在的焦虑情绪困扰是由于自己的不合理认知观念所致,帮助求助者疏导内心焦虑情绪,调整其认知使其明白:考试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读书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只要尽力就可以了;3)与求助者就如何改善不合理认知观念问题,启发求助者寻找解决办法;4)教会求助者学会放松技术;5)布置咨询作业:求助者回去后,每天练习一次,每次15分钟。

第3次

目的:1)巩固前两次咨询效果;2)以合理认知模式代替不合理认知模式;3)建立焦虑事件层级表,实施想像脱敏疗法。

方法:会谈、放松疗法、想像脱敏疗法

过程:l)反馈咨询作业:放松训练达到了能在日常生活中随意放松,运用自如的程度;2)肯定求助者思想、学习及生活的进步表现,鼓励进一步巩固;3)强化“合理观念”并引导对人对事的合理评价,练习评价自已;4)进一步放松训练;5)实施想像脱敏疗法;6)咨询作业:回去后,随时随地进入想像脱敏训练;继续巩固新的认知模式。

七、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的评价:“觉得不再害怕考试”。

2.学校老师的评价:“近几次的测试,成绩比以前提高”。

3.咨询师的评估:通过回访,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调整了不合理的认知观念,提高了学习适应性水平。咨询过程较完整,得到了求助者的积极配合。

4.心理测验的比较评估:通过咨询,EPQ:E43,P55,N56,L27;

SAS:43;SCL—90:焦虑1.8;从客观指标上看,求助者焦虑情绪有了明显的改善。

猜你喜欢

脱敏求助者不合理
激光联合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
变应性鼻炎行标准化舌下脱敏治疗的护理体会
神回复
差评不合理
拒绝的正确方式
一例关于社交恐惧症的行为矫正方案
倪萍不厌其烦的一句话
一张图揭发公务员工资制度
心理案例论文
你是否有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