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把德育教育落到实处

2020-02-14韦小英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数学教育教师

韦小英

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各学校在组织教学时,必然把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德育放在首位来抓。这里所说的德育教育,既包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又包括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等方面。在学校里,素質教育主要是通过学科教学来完成的。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美德和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教学中,应教育学生要热爱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要有共产主义理想,并自觉地抵制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这方面的教育可以结合我国古代和现代数学家对世界科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以及数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应用来进行。如: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为了求得圆周率,他先算出圆内接正六边形的周长,然后将正多边形的边数陆续增加,从而求得了圆周率的比较精确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面的第7位数字) ,这个结果要比欧洲早1000多年。又如,向学生介绍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攻克“哥德巴赫猜想”“1+2”的成果,他被世人称为摘取“哥德巴赫猜想”皇冠上的明珠的人,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因此,在教学中,通过教材中有关内容与相关事例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扩大知识视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巧妙地把德育教育融入数学教学之中。

一、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教育

教学质量。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能促使人们学习探索,决定着人们从事学习活动的情绪。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推动学生主动地学习,以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为此,在讲述教材内容时可选择有关的数学史料,在教学中时设法创设情景,设置一些精巧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悬念,诱使学生主动地、积极地、愉快地思考,在轻松的环境中,引发学生观察、分析问题以及探索,发现规律的欲望,让学生享受到参与问题解答过程的快乐,增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从而能够使学生水到渠成地获得发现真理的能力,并自觉地将学到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这样,在实际应用中,又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数学的

二、严谨性、科学性教育

数学是讲究真实的一门严谨的科学,有着严密的组织系统,在数学中每一个概念都是在无数具体实例的基础上概括抽象出来的;存在着大量的数量关系与形式,它们都是用数学语言、数学公式表述的,因而比较抽象、难懂;例题的演算、公式法则的推导都离不开严格的推理论证,容不得半点马虎否则便会“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具体内容,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类比、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指导学生要通过科学的分析和准确的计算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风。

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数学来源于实践,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而产生和发展的。因此,学习数学,不能仅仅认识它的个别定义、公式、定理,而是要通过揭示有关概念、公式、定理间的联系与区别,认识数学以及其它事物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相互间的辩证关系,从而使学生学会用运动的、变化的的、联系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如学习“负数”时让学生了解人们引入“负数”的目的是为了区别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又如,在学习“数学归纳法”时,可以认识到“数学归纳法”是建立在“不完全归纳”这个特殊基础之上的,而它的应用却又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演变过程,这样有助于学生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再 如: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一些内容:整数与分数、正数与负数、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近似与精确等等,是相互对立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样,在教学的同时,若能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辩证思想,就可以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四、创新精神教育

当前各国都面临着高科技的挑战,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激烈,这种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创造力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竞争。数学被人们称为锻炼思维的体操,应当担负起培养创新能力的任务。从数学的发展来看,“观察、猜测、抽象、概括、证实”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数学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特别的,应要求学生能够应用已知的知识和方法,分析眼前的一些问题和内容,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形成新的比较高级、系统的知识层次,用以尝试解决新的问题,这也正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体现。因此,我们必须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方面的教育可以结合数学教材中的一些典型例题和习题来进行,如:在学生抓住题目所包含的要点掌握解题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变式教学,对学生进行“题多解”、“一题多变”及“多题一解”的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变能力。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把思维过程展现给学生,加强学生的直接思维、逆向思维以及猜测的训练,要求学生自己观察分析,以此激发学生的灵感,激励学生去探索新思维、新方法,创造性地综合应用知识,灵活、敏捷地解决问题。

当然,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真正的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尤其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师必须坚持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其次,教师必须精通课程业务,了解数学发展前景,以新成果和发展远景鼓励学生;最后,教师要积极探索数学教学的新手段、新方法,不断地改进教育教学技术,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总之,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必须大力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活泼的成长,从而使素质教育能够得以贯彻实施,进而达到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目的。

猜你喜欢

数学教育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