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播下爱的种子

2020-02-14姚文雯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爱心情感幼儿园

姚文雯

学会互相关爱是人的基本道德,也是社会和谐发展对人的基本要求。当今家庭中,绝大多数幼儿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缺乏爱心。由于家长的过度保护,以及重知识的学习、轻视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不正确的教养观念,使孩子缺少与同伴的交往, 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强。幼儿时期是情感教育的关键期,在这时期加强关爱情感培养有助于幼儿完善人格的形成。如何在孩子心灵中播下关爱他人的种子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榜样作用,潜移默化的熏陶

幼儿接受学习事物的能力非常强,模仿是他们重要的学习方法。教师是一面镜子,她的言谈举止,点滴行为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潜移默化中为幼儿树立学习的榜样。要教育幼儿如何去爱,先得自己心中充满爱,作为教师,必须有博大的胸怀,必须爱每一个受教育对象,一视同仁,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和影响幼儿。当某个幼儿遇到了解决不了的困难时,教师要主动去帮助他,并引导其他幼儿如果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情,要学会帮助他人。教师还可创设相关的主题活动,强化幼儿的行为,当幼儿体现出爱心的时候,教师要在众人面前对该行为给予表扬、鼓励。从而逐渐使幼儿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并养成与人共享,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寓“关爱他人”于各科教学活动中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对幼儿早期行为习惯的养成,早期思想、感情和品德的培养是很重要的。根据这一原则,应把“关心他人”融在各科教学活动中。如语言教学结合讲解诗歌《妈妈的心》、《小羊过桥》等,突出为他人着想的情感教育。教学活动讨论时让幼儿知道互相谦让方能有序地进行活动。教歌曲《妈妈呀妈妈》、《让座》等,美工活动“我的妈妈”、“幼儿园里朋友多”等都可以结合关心他人的教育。社会活动“关心别人”、“原谅过失、分享快乐”等,都结合实际对幼儿进行“关心他人”的教育。节日教育是对幼儿关爱情感教育的特殊形式,我们可以抓住这个好时机,适时对幼儿开展关爱的情感教育。如 “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的特殊时机,对幼儿进行“孝”的教育,让幼儿了解父母养育子女所付出的辛苦,使孩子能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报答长辈的辛勤付出,学会关爱长辈。在幼儿初步明白关爱他人的道理之后,把关爱他人的教育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之中,各班互相参观,互相学习,加强幼儿关爱他人行为的训练,促使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

三、在幼儿游戏中的培养

游戏是幼儿社会化的最佳途径,通过游戏交往,会使幼儿加深理解和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友好的关系。例如:在角色游戏中孩子在做“幼儿园”游戏时,“老师”会和“小朋友”亲切地互相问候,“老师”会提醒“小朋友”按时吃药;在做“娃娃家”游戏时,“爸爸”“妈妈”会照顾“孩子”,给他喂奶,哄他睡觉,带他看医生……充分地表现着对别人的关爱。在游戏中,幼儿学会了用轮流、请求、商量等方式与人交往,协商解决问题,增强了孩子的合作意识,体验到了关爱他人的情感。

四、巧用艺术与文学作品

艺术语言的感性形态具有激发人们的感情、情绪为最大特点,与学前儿童的认识心理和情绪特征相吻合,它不仅能够陶冶幼儿的性格,提高审美趣味,促发想象力,发展感受力,给幼儿以美的感受,同时,又能开阔幼儿的视野,增长知识,让幼儿了解和感受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帮助幼儿增强识别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净化心灵,完善气质,给幼儿以思想道德的启迪和教育。音乐活动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它不同于说教,它是情感教育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如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我叫轻轻》都有关心、体贴妈妈的行为表现,由于音乐的情感能传人,所以孩子的行为也很能受音乐的感染,激起情感上的共鸣。组织幼儿欣赏经典的文学作品,例如:《快乐王子》,这个故事充分体现了王子的无私奉献、关爱他人,让世人都非常感动,激发幼儿爱的共鸣。

五、重视家庭作用,创设情境启迪爱心

对幼儿开展爱心教育仅靠在幼儿园里进行,仅靠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幼儿的两大生活环境一是幼儿园,另一个就是家庭。

1.走近自然,在关爱自然中培养爱心

爱心和亲情的培养要从细小的事做起。父母要善于创设一些有利于培养孩子爱心意识的情境,比如,经常带孩子去亲近大自然,亲近小动物,听小鸟唱歌,给小鱼喂食;告诉孩子花草树木和小动物一样都是有生命的,我们要爱护他们。孩子的爱心在这样的情境中会不断萌发壮大。

2.创设融洽的家庭氛围,培养爱心

家庭中爱心和亲情要靠父母精心营造,父母要用爱熏陶孩子的心灵,就应该多关心和尊重孩子,说话要温柔体贴,注意倾听孩子的感受,多与孩子进行情感的沟通交流,多给孩子讲互助友爱的童话故事,让浓浓的爱意渗透到家庭的每个角落,父母及家庭成员之间的语言要充满爱心,夫妻之间相互关爱,体贴,尊重和孝敬长辈,过生日,节日送个小礼物等,告诉孩子买玩具或衣物时,和他商量:“咱们给爸爸(妈妈)也买一件,给他(她)一个惊喜。”所有这些情感的沟通和交流是孩子爱心得以生根发芽的催化剂。家庭中要建立好东西大家分享的氛围。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要做出榜样,吃饭时主动给长辈夹菜,遇到高兴的事讲出来全家一起分享快乐,有了喜事邀请亲朋好友共同庆贺。当家中来了小朋友时,父母应当鼓励孩子将好吃的东西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分享,将新买的玩具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玩等等;有了这样充满爱心和亲情的环境,孩子的爱心意识就能不断强化,最终塑造一颗宽容、谦让的爱心。

六、学会分享与付出

幼儿内心对事物的热情表现在行为上就是付出,就是对所关心事物的维护与扶持。我们应逐渐教会幼儿表达关爱的正确方式,让幼儿学会如何關爱他人,并付诸于行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相信只要我们幼儿园、家庭、社会各方面要相互协调一致,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关爱他人的情感。只要在孩子心灵中播下爱的种子,一定会受到丰硕的果实。

猜你喜欢

爱心情感幼儿园
情感
爱心树(下)
台上
爱“上”幼儿园
爱心
爱心的奉献
想念幼儿园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