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核心素养之我见

2020-02-14吴赛英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训练课思维力智力

吴赛英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当当教育改革发展趋势。

一、核心素养的基本认识

语文课是一门带有强烈人文色彩的工具课。“强烈的人文色彩”是指语文课涉及面非常之广。语文学科内容博大,包罗万千。语文课的这一特点,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挖掘出课文中的人文内涵,使他们学会正确地理解把握历史及文化现象,学会正确地分析看待人生及社会,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语文课涉及内容广泛,又恰恰说明它带有工具学科的特点。语文课的工具性质要求我们语文老师把教学重心放在学生掌握好这个工具的能力培养训练上。它首先是思维的训练,即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训练,是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其次才是把握汉语组合规律的训练。总而言之,语文课应该是人文训练课,思维训练课,语言训练课。这才是语文课核心素养的精髓。

既然语文课承担着为此繁重的任务,既然语文课应该成为训练课,那么,语文课的教学就不应是平面的,而应是立体的,不应是一维的,而应是三维的。具体地说,语文课堂教学既应包括“字词句段篇”等训练内容,又应该包括“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和鉴赏评价”训练能力层次,而教学中训练步骤的设计,正是建立在这二者的基础之上。

过去语文教学,强调基础,忽视能力。字词的识记理解训练抓的多,而句的理解,段落的分析综合,全文的分析鉴赏抓的不够。若按这个三维训练系统去备课、讲课,学生就会在较高层级的水平上受到训练,语文能力自然就会逐步提高。

此外,这个系统既然立足于“训练”,就完全摒弃了以老师为主体的“满堂灌”,而让学生成为训练的主体,真正体现出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将核心素养落在了实处。

课堂教学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主渠道,除了主渠道之外,教師还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课外读物,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他们的眼界。这不仅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也有助于课内知识及能力的巩固迁移拓展。

二、立于实践

近两年里来,我们语文组的老师们努力学习核心素养的有关文件文章,提高了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大胆创新,努力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核心素养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许多老师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每次考试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考试中的得失,并且让学生彼此参观,取长补短。

三、智力发展

发展智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任务。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发展智力,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因为听、说、读、写本身是一种智力水平的表现,是一个复杂的心智过程,也是一个智力锻炼的过程。所以,听、说、读、写训练是对智力的全面训练并促进素养教育的智力发展。  听、说训练,发展了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因为听、说过程是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的运用过程。读、写训练,也能使智力得到全面发展。因为读、写过程,实际上就是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综合运用的过程,特别是思维力。[4]阅读课文,要运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因为文学具有形象性的特点,“艺术作品不是用叙述,而是用形象,图画来描写现实。”它不能离开对艺术形象潜移默化地,使情操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完善。这种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实则是审美教育。

在积累材料阶段,要运用观察力、形象思维、记忆力等。写作的材料来自生活,是平时观察积累而来。平时特别需要较强的观察力。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可见,写作在语文素养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所不及的。

四、发展个性

个性是人的社会素质的综合表现。它与个体的先天禀赋有关,但主要是后天培养的结果。心理学研究表明,童年期、少年期是人的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我在教学中经常开展的语文课外活动有:课本剧表演、办手抄报、进行朗诵、讲故事、演讲、猜谜语等比赛活动等。下面结合我指导办手抄小报谈谈我的体会。

办手抄小报,可促使学生阅读。学生想办好一张自已设计制作的报纸,他们知道需要更多的知识,于是,他们便投身去阅读课外书刊杂志,他们为追求新意更需要到文山书海中去猎奇,这样一来无形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学生因创办自己的报刊需要,不畏艰难地跋涉书山学海之中,并一路艰辛一路收获,不到一年他们便悄悄地读了几十本课外读物,积累了许许多多的“佳词”、“佳句”、“佳段”,储存了大量的“趣闻”、“乐事”、“古今杂谈”,这些既为他们办好手抄小报坚定了信心,也为“学好”语文打好基础。

综合所述,核心素养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流,立足实践,发展智力与个性,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任务,这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样是当今我国教育领域面临的首要科研课题,也是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出拔尖人才的关键,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变苦学为乐学,只有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才能为学生终身学习创造条件,只有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才让出类拔萃的人才成批涌现,实现新时代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

猜你喜欢

训练课思维力智力
再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力的培养
被偷听的训练课
思维策略训练课与语文学科教学课的结合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测一测你的思维力
让训练课独好
欢乐智力谷
构建完整作文教学体系,走出作文教学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