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寓课程思政于高中数学教学的思考

2020-02-14焦继超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思政政治思想

焦继超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本身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不同于我们以往所说的学科德育。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指导下的综合教育理念,也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为了达到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一个方法论。

课程思政的侧重点在于通过非思政课程中思政要素的渗透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之前所熟知的是“思政课程”,即通过专门教授有关思想政治理论的内容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的课程。而“课程思政”要求各个课程各个学科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即在非思政课中进行思政教育。将思政教育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实现从“专员育人”到“全员育人”,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化,首先需要结合各个学科本身的特点以及各个课程的教育目标,寻找和挖掘各自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要素;其次教学过程中在各学科教学体系中寻找与思政知识体系的“融合点”,润物细无声地进行融合。

課程思政是实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新时代背景下,把思政教育、立德树人融入日常教学中,在中学教育阶段培养学生明是非、辨美丑、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二、寓课程思政于高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1.必要性

习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在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加强引导,扣好他们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视。高中生思想发展尚未成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蚀。学生们现在普遍使用手机电脑网络,然而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充斥着大量的诱惑,对于心智还未完全成熟的高中生来说,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老师有责任与义务通过数学知识的教学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价值观上的正确引领,真正地做到“教书育人”。

2.可行性

高中生还是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思想还没有成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处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期,这为我们进行中学课程思政的实践提供了很大的可行性。虽然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属于理学范畴,但是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依然可以通过相应的数学知识、数学文化以及数学语言符号背后的思政元素进行课程思政的实践。

三、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践课程思政的方法

高中数学教师需要思考在高校实施课程思政的引领下,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之中加入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将课程思政寓于教学之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1.通过课程内容渗透思政

(1)辩证唯物主义观

高中生应当具有辩证思维,运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数学的产生与发展、数学本身所要求的思维特征等等都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要素,数学教师要挖掘这一思政要素。

(2)爱国主义思想

数学包含着高度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但是一个个数字背后不是冰冷的,是有温度的,是有意义的。

(3)科学素质

数学的科学性与严谨性要求我们不能胡编乱造,要尊重科学、尊重事实,要有理论依据支撑。学生学会科学准确的知识与方法才能去分析、解决问题。

(4)良好个性品质

学生是一个个完整的人、有独立思想个性的人。教学时要给予学生各种各样的机会展现自己、表达自己。例如,教师针对不同气质的学生因材施教;从兴趣出发帮助他们建立兴趣小组,利用数学园地开辟“一题多解”、“你追我赶”等栏目;及时表扬学生,增强自信心;数学教学中分组学习,个人学习与小组学习相结合,沟通交流,共同进步。

2.通过课程进程渗透思政

数学教师要重视教材、吃透教材、深入挖掘教材。教材中有很多在教学中可以渗透的思政要素,例如,教材中阅读与思考部分有着丰富的数学史,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也可以让其感受数学发展的历史,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合理融合在教学内容的引入环节以及例题和练习题的问题背景中。

数学课堂上对于学生来说,数学知识是枯燥的还是有趣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一些有趣活泼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在函数的基本性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等教学时,带领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绘制函数图像从而探究其性质,使其对函数的认识更加深刻。同时,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或者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将数学变得灵动起来。

对于教师来说,要对课程思政有着深入的理解,要有实施课程思政的意识。其次,教师要找到高中数学知识中可以与思政要素相结合的点,做好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并在良好的课堂班级氛围中实践课程思政。

3.通过课程活动渗透思政

数学课堂可以利用计算机和实验教具等辅助教学,学生亲自动手感受与探索,提高积极性与主动性。

教学中设置数学建模例如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探究与发现以及文献阅读与数学写作等活动,小组同学合作探究发现,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索、阅读文献、表达成果,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4.通过课程评价渗透思政

新课标理念下教师应注重过程性评价,不能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例如,质性评价和量性评价相结合,在学生的作业试卷末尾处留言,与学生纸上交流,鼓励学生为主;建立每一个学生的数学成长记录,记录可以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以及教师共同填写,合力促进学生在数学上的发展等。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思想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