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的情境激趣

2020-02-14陆丽先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创设课文情境

陆丽先

张孝纯老师在《“大语文教育”的基本特征》指出“以语文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能动的、网络式的和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我们更应把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学生熟悉的生活之中,学习语文,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提升生活的品味。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奶”字时,亲切地对学生说:“看,左边是女字旁,右边像个驼背的人,这就是奶奶的‘奶字,奶奶年纪大了,走路时背弯弯的,还要拄个拐棍。”这种充满亲情之爱的教学,把本来死板板的、不会动弹的文字,变成了有生命的东西,钻进了孩子的脑海里。相反,“如果照着教学法的指示办事,做得冷冰冰的,干巴巴的,缺乏激昂的热情,那是未必会有什么效果的”(赞科夫语)。这是因为“未经人的积极情感强化和加温的知识,将使人变得冷漠”。在教学中,如果教师上课冷漠,那么学生听课也必然冷漠。教师无激情讲课,学生必然无激情听课;教师无真情讲课,学生必然无真情听课。没有激情,课堂教学就像一潭死水;没有真情,师生即使面对面,也犹如背对背。只有激情和真情才会在师生间产生一种互相感染的效应,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进入教材的欲望。情感激发的目在于为课堂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情绪背景,学生兴致勃勃、兴趣浓厚,甚至兴高采烈,这是教学的最佳精神状态。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得好:“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 创设情境既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总之,创设情境,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动情“舞”起来

阅读教学就是老师、学生、文本作者之间一种面对面的“对话”,是一种思想的交流,情感的勾通。我们的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有思想、有情感、渴求知识、朝气蓬勃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怀情而教”,作为课堂教学平等对话的一员,在教学过程中把文章中的喜怒哀乐恰到好处地“表演”出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情境。

创设这样的课文情境,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把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学生熟悉的生活之中学习语文。此外这样的设计尊重了儿童的个性,重视儿童的价值,把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打开束缚他们的枷锁,给他们以自由。

二、创设情境,促进学生学会“疑”

上课伊始,鼓励学生提出预习过程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为新课的学习扫清障碍中,启发学生针对重点、难点地方提出思考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深入地讨论,注重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发展。例如,我在教学《军神》一课时,我让学生说一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曾经看过或听过哪些“神”?这时,学生纷纷说有“财神”、“门神”……于是,我让学生再齐读课题,你会有哪些疑问呢?学生提出:“谁是军神呀?”“为什么称他为军神呢?”……针对有的课文中问题较多的情况,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我还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在这些问题中,哪些问题是你通过读书自己就能解决的?哪些总是你通过读书反复思考之后仍不理解的?哪几个问题可以合成一个的?你认为在这些总是中最有讨论价值的是哪几个?在梳理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提问能力和思维水平也同时得到提高。学完课文后,引导学生通过回顾学习过程对所学内容作出反思?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以便学生有针对地进行查漏补缺。这样创设情境的导入以“读”激“问”、以“问”促“读”,使学生养成边读边问边思的习惯。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缺乏思考价值,我也注意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这样来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主动提问,从而在全班范围内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

三、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写”的能力

语文教学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因此,教学中少不了训练的环节。当课堂气氛浓烈,学生情绪高涨时,教师应适时的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如《给予树》课后有一个小练笔:我要替那个小女孩写几句感谢的话。为来学生能用语言文字表达出心里最真实的感情,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我先让学生读课后的资料袋,理解西方圣诞节人们相互派送礼物的热闹气氛。然后说:“假如我们也准备过这样一个节日,你最想得到什么礼物?”这时,我把我课前从家里带来的一些漂亮的布娃娃和玩具手枪分发给一些孩子,孩子们抱着玩具爱不释手。这时候,我又告诉学生们,这个礼物是一个八岁的小女孩送给你的,而她的家里也并不宽裕,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她家的生活是怎样的?学生们读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后,都沉默了,没了刚才的欢呼雀跃。我稍作停顿了一下,说:“孩子们,现在你心里想说什么?”孩子们纷纷说自己的感受,流露出的感情都很真实。然后我就让学生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学生们还真写得相当不错。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是用来反映生活和服务于生活的。情境创设的起点是教师、学生与生活三者之间的联系。学生社会生活阅历不足,但他们对社会生活已有所了解,有所认识,对生活充满好奇与希望。创设情境,就是把文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连接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积累,强化他们的生活体验,增进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很喜欢余秋雨说的话: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的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一切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与丑陋一起给你,使你驰骋古今,经天纬地。其实又何尝不是说的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呢?

语文课堂教学,让我们为孩子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讓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灵动,充满情趣,充满智慧!

猜你喜欢

创设课文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端午节的来历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背课文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