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如何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2020-02-14郭大鹏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直观信息技术语文

郭大鹏

现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下,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语文课堂教学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深远,它势如破竹地进入语文课堂教学中,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新的力量。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来教语文,不仅仅是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让枯燥的文字变得多姿多彩,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提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想象力,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

一、直观形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要讲直观现象,尤其是碰到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更应该如此。多媒体计算机所形成的画面以及它的声、光、色、形都能给学生的思维和视觉冲击以至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学校的教学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受到约束,一些上课需要的教学内容、自然现象、科學实验等学生无法直接看到和想到。此时,如果教师在上课时结合信息技术手段把抽象的知识化作直观的事物让学生观察,进行情景教学。教师借助多媒体手段展现事物事物发展的过程,播放自然科学现象,学生的思维也由抽象化为具体,课堂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也会变得轻松。

上好一堂绘声绘色的语文课,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让课堂变得群情激昂、师生声容并茂,教师教的自然,学生学的舒服。在遇到教学中的学生难以理解问题,信息技术手段可以给学生提供便于理解的图画或视频资料,以直观的形式创设情境,方便了教师的教学也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从而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如在教四年级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我在网上找到了实验员进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视频 和“铁球和羽毛同时落地”的视频,通过两个实验相互对比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了课文中的科学原理,孩子们也被有趣的科学实验深深地被震撼了,也因此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课堂教学受空间的限制,一些难以展示的实验或自然现象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直观的进行观察和发现,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运用信息技术彻底地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凭字面想象、难以理解之苦,同时还充分激发学生的主管能动性、化被动为主动空间,产生特有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信息技术化静为动突破教学难点

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改变了传统古诗文教学逐字逐句进行翻译,让学生从单纯的文字中难以想象是个所展示的那种韵律美。“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让古诗内容化静为动,让古诗内容变成一副鲜明的画面。如教学古诗《敕勒歌》时,诗中出现的一些字词难以从文字上进行想象,如“穹庐”“四野”“草低”“见牛羊”等,让学生对是个所展现的美丽画面难以想象和理解。我通过教学课件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们通过课件看到了敕勒川的天空,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 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 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这样便较好地想象出古诗内容所展现的画面,让静景在脑海中动起来;小学一二年级的看图作文教学中,给出的作文题目仅仅是定个图画,虽然画面清晰,但是并没有展示图画中人物的动作过程,让小朋友们难以正确的想象,在表达上受到限制。这里我们可以利用动画的形式,让定个的人物“动起来”,把人物的动作和有可能发生的语言交流以动画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看,一二年级的学生面对眼前的“动画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还能让他们展开想象,让表达不再受到限制。

三、分清主次,服务课堂

现如今,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会使用信息技术。但是,大部分教师不能很好的将信息技术融合到教学实践中,上课时一味的展示“技术”,受到了信息技术的束缚也忽略了信息技术在课堂中只是辅助教学的作用。要想在课堂教学时有效地融合信息技术那就得从小学语文直观、生动的特点和小学生活泼天真、好动的特点出发,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且直观。比如在讲述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时,绝大多数学生是汉族,学生没有见过少数民族的节日庆祝。为了能让学生了解“泼水节”,我运用信息技术找到有关泼水节的视频资料来辅助学生们认识傣族人民庆祝泼水节时的特色,学生有了认知后,这样再讲课时学生们就能和老师互动起来,能更好的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

四、发挥作用,完美融合

信息技术是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呢?第一要讲信息技术的直观性,例如在给学生讲授《太阳》一课时,由于我们平时无法用肉眼直接对太阳进行观察,所以课文中出现对太阳介绍的知识对学生来说难以理解。而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们观看关于太阳的纪录片和太阳在宇宙中的模型图,学生很容易的从直观的视觉中了解知识。然后要讲的是信息技术的趣味性,学生在学习中有了兴趣才能坚持学下去。信息技术用它独特的、新颖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知识不再枯燥。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所以信息技术也要做到和学生融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除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更应该要扩大课堂教学的知识量。比如传统的识字课,教师在黑板上一笔一划的写给学生,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直接将规范的字展现出来,利用动画功能将字的笔顺展示。这样,学生相比传统教学能在相同的时间学到更多的知识。

五、灵活运用技术,以石攻玉

虽然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但要使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还应该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把教学课件做的花里胡哨,不和谐的背景音乐,滥用图片这些现象不仅不会让学生能更好的上好一堂课,还可能会将学生引入学习的“歧途”。那么怎样用才能算是巧用呢?这里我想用几个实际例子和大家探讨一下。比如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营造一个优美的氛围,在朗诵时可适时的播放《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等一些古筝曲,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很快就会进入情景。

综上所述,要想把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融合,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时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让课堂变得更生动更形象化,让学生们爱上语文。

猜你喜欢

直观信息技术语文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核心素养下“几何直观”在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以数解形精入微以形助数达直观
简单直观≠正确
浅谈几何直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