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让“地铁禁令”长出“牙齿”

2020-02-14练洪洋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禁令轨道交通办法

练洪洋

交通运输部《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前不久发布。在乘客行为规范方面,《办法》明确了影响运营安全的10类禁止性行为,以及影响秩序的7类约束性行为,包括不得在地铁内进食(婴儿、病人除外),使用电子设备时不得外放声音,不得骑行平衡车、电动车、自行车,不得使用滑板、溜冰鞋等。

城市地铁大发展的时间并不长,可以说,地铁还是一个新空间、新形态,与之相适应的新规范、新秩序还没完全发育成熟,有些摩擦与冲突在所难免。就像个别乘客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就是一个常见而又令人生厌的行为。轨道交通客流量日益增大,保持车厢内相对安静,是维持公共秩序和公共文明的基本要求,个别乘客在乘坐列车时不顾他人感受,刷视频、玩游戏、看剧集时将声音外放,对其他乘客造成困扰,非常要不得。某些时候,还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冲突——2018年8月22日,北京地铁9号线上,一乘客在列车上用手机扬声器听音乐,引发一位乘客不满,双方就曾发生了肢体冲突。

放眼世界,地铁文明也靠“禁令”来养成。一些城市除了禁食禁烟等通行惯例外,还有很多有特色而又苛刻的禁止行为和惩罚措施。例如,在日本地铁车厢内的规定区域,不允许打开和使用手机;在莫斯科地铁,严禁众目睽睽之下的拥抱等亲密行为。别以为“地铁禁令”只是说说而已,有些城市可是动真格,如华盛顿地铁当局就明文规定,在车上和站台上吃喝东西都是“违法行为”,警察可以抓人。

纵观国内,北京、上海、广州等许多城市也专门为地铁立规矩。如上海市,在2002年就出台了《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梳理国内城市的轨道交通管理条例,有共识也有分歧,譬如对于地铁内进食,有的全面禁止,有的只禁部分,如“有刺激性气味食品”。不同城市规定各异,容易让外地游客莫衷一是。《办法》从更高层面着眼,为各地统一步调作了指引与遵循。

好规定还要有好执行,《办法》要落到实处,只有宣示性条款是不够的,还要有具体的管束措施,而《办法》对此语焉不详。在法律缺席的语境下,行政处罚应为可行之道。罚款是最常用的一种手段(尤其对逃票行为),经济处罚之外也可以考虑更多、更具威慑力的惩戒手段。譬如,对于故意违反《办法》而又不听劝阻的乘客,规定地铁运营单位有权拒绝为其提供乘车服务,并报告公安和交通执法部门,将其行为记入个人信用信息平台;或者像一些地方管理行人闯红灯一样,让违规乘客参与轨道交通志愿服务一定时间,以达到教育目的。

无规矩不成方圆,有效遏止地铁不文明行为,不仅要出台禁令,还要让禁令长出“牙齿”,有震慑力、约束力才行。

(摘自《广州日报》)

【赏析】

中国城市地铁的发展时间虽不长,但速度却极快,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部分公民乘车素质的落后,大声喧哗、手机声音外放、恶意抢座等行为不时见诸网络。因此,除了公民的自我控制之外,制度也必須进行严厉管制。《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的发布,不是对自由的束缚,而是对文明的呵护,只有素质跟上了发展,才能更好建设和谐社会。

猜你喜欢

禁令轨道交通办法
轨道交通TOD模式创新引领宁波城市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及电力技术探析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还要多少“最”字号禁令?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好办法 坏办法
我们有办法
想办法抓住水
禁令治国还是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