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生活细节,培养幼儿责任心

2020-02-14钱明敏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幼小衔接责任心

钱明敏

摘要  近年来,幼小衔接时期幼儿责任意识和责任心的缺乏成为困扰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重要问题,虽然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要求教育者在日常教育中注重幼儿责任心的培养,以此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但是在实际教育活动中因幼儿发展特点的制约,幼儿责任心的培养举步维艰。基于此,本文对幼儿教师如何通过生活细节培养幼儿责任心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幼儿的责任意识,切实落实幼小衔接工作,为幼儿顺利进入小学奠定基础。

关键词  幼小衔接  生活细节  责任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幼儿园教育工作者要在教学工作中实现与小学的有效联系,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引导幼儿对自身生活和行为负责。通过生活中的小细节来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以便进入小学后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负责。总而言之,在幼儿园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责任心,不仅是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全幼儿人格,实现幼儿能力发展的催化剂。

一、培养幼儿责任心的重要性

责任心是一种对自身和他人进行爱护的道德品质和观念,是一个人是否可以对社会做出贡献的重要价值体现。责任心的养成需要从小培养,而幼儿时期则是责任心形成的关键阶段。对于3-6岁的幼儿而言,他们对身边的事物充满着极强的求知欲,也对人格的健全,身体的健康有着强烈的憧憬,更是对生命充满热爱。因此,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责任心培养时要引导幼儿认识到生命的伟大,学会尊重生命,珍惜大自然中具有生命的所有生物,并以此为开端启发幼儿责任意识,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是非观念,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在生活细节中培养幼儿责任心的策略途径

1.增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在幼儿园中基本可以自由的上厕所、交流和玩耍等。但是在小学里必须严格遵守上下课的时间,遵守课堂秩序,要约束好自身行为不可随意自由活动。为了有效规避幼儿园过度“小学化”,教师应在幼儿的整个幼儿园时期,在生活小细节中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例如:来园前提醒幼儿自行检查是否带手帕或纸巾,而不是把责任推给爸爸妈妈;在幼儿园吃东西时也要注意讲究卫生;完成任务后要自己整理桌面等。同时提醒幼儿朋友之间互相帮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着做,大家的事情一起做。从这些生活细节入手规范自身行为,对自身行为负责,潜移默化的帮助幼儿认识到小学教育模式,并做好进入小学的心理准备。

在增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技能培养自我责任感。此时便需要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自我服务技能情况制定一系列的针对性活动。例如:通过儿歌《值日生》、《我有一双小小手》,绘本故事《微笑》、《小树》等让幼儿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学会帮助他人。教师还可以通过在游戏活动中的巧妙渗透来提醒幼儿进行自我服务,例如:角色游戏中引导幼儿收拾整理,“宝宝们,把家里收拾干净哦,客人马上要来了。”通过游戏口吻的设定来培养幼儿的责任心,提高自我服务技能,提升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幼儿的自我责任感。

2.以“值日生”培养责任感

《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引导幼儿“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責任感”。其中值日生是幼儿园中最为常见的培养幼儿责任感的活动,也对培养幼儿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发展幼儿个性品质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充分发挥值日生作用时,首先,教师要激发值日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劳动后的成就感调动幼儿参与的内在动力,通过劳动体验形成初步责任感。另外,教师也可以组织“我是值日生”、“勤劳的小蜜蜂”等活动引导幼儿对值日生产生兴趣,在体验中培养集体责任感。其次,教师要明确值日生工作内容,例如:在来园活动中给植物浇水、热情接待小朋友等;在活动中整理活动材料和玩具;在户外活动中维持秩序,提醒小朋友擦汗等等。通过这些具体的工作内容来提高幼儿的责任心、耐心和协调能力,也在此过程中培养幼儿对他人和集体的责任心。最后,完善值日生工作的轮流制和评估制,让每一位幼儿都有当值日生的机会。在分组值日时教师可以根据能力强弱将不同能力的幼儿分为一组,让幼儿在互帮互助中完成任务。当天值日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值日生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估,对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指正,对有突出表现的值日生进行表扬,通过明确的奖惩机制提高幼儿的责任心。

3.在家园共育中提升责任心

家是幼儿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也是幼儿性格形成的重要阵地。现如今,受教育环境的影响,家长都比较重视学前教育,在幼儿园阶段便开始狠抓学习,但对于其他事情都由家长“代办”,长此以往,幼儿不仅有严重的依赖心理,也使幼儿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懒惰。因此,家长在关注幼儿学习的同时也要重视幼儿的综合发展。例如家长可以借鉴幼儿园的值日生工作,要求幼儿在家庭中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此过程中家长也要及时检查劳动成果,当幼儿对某些家务生疏或者完全无从下手时家长要耐心指导,切不可完全“代替”。在家庭值日生工作中,家长也要做到高标准,要求幼儿所做之事尽量“完美”。

综上所述,在生活细节中培养幼儿责任心,并非一朝一夕便可以完成的事情,需要幼儿园和家庭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共同努力,耐心引导和教育。尤其是在幼小衔接时期更要注重幼儿责任心的培养,将相关内容渗透到幼小衔接工作当中并贯穿于整个幼儿园阶段。除此之外,教师要明确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以生活细节入手培养幼儿责任心,帮助幼儿以良好的责任意识和强烈的责任心为顺利进入小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丁琳.促进3~6岁幼儿责任心发展的策略[J].江西教育,2017(21):96.

[2]蒋路易.基于社会性品质的幼儿园运动活动设计要素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

[3]王珊珊.幼小衔接中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6.

[4]蒋玲.责任心的培养要从幼儿抓起[J].课程教育研究,2015(03):241.

猜你喜欢

幼小衔接责任心
责任品格培养
北京市高职生责任心年级差异分析
伴侣责任心强,工作更出色
幼儿园如何做好数学教育的幼小衔接
又看“幼小衔接”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破坏责任心的5种领导角色
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责任心与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