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背景下习近平新闻舆论观践行特征

2020-02-14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文化自信

卢 玥

[摘要]习近平新闻舆论观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体系,结合时代特征在践行中通过坚持新闻自由与党性原则的高度统一、新闻舆论党性原则与人民至上理念的高度统一,建设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信赖的全媒化队伍及“法治”前提下的新闻舆论监管,从实际出发全面反映出文化自信的时代要求。

[关键词]习近平新闻舆论观;文化自信;意识形态

[作者简介]卢玥(1992-),女,满族,吉林人,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 D6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0)01-0012-03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近年来中国在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进的征程中,国内改革纵深发展导致社会矛盾凸显,国外一些国家也通过在舆论中制造冲突企图造成中国社会动荡,从而达到遏制中国发展的目的,对此习近平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加强新闻舆论引导,提升群众“四个自信”,通过舆论环境的清朗、文化自信的坚定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提供舆论保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驾护航。习近平新闻舆论观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极具时代性的科学理论,是在中国进入全新发展阶段亟需文化自信提升国民自豪感、自信心的新征程中提出的指導思想,在具体践行过程中表现出具有鲜明时代性、鲜明中国特色的特征。

一、坚持新闻自由与党性原则的高度统一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贯要求新闻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对此舆论界曾有一种标榜“西方新闻自由”的声音,想当然地认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的党性原则背离新闻真实、丧失新闻自由,不符合新闻规律。习近平对此多次强调,必须将新闻工作坚持党性原则与新闻规律统一起来。“事实是新闻的本源”,虚假是新闻的天敌。新闻舆论强调的党性原则也是在尊重新闻自由、坚守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遵循的工作原则。同时,新闻对事实的反映不是机械的、完全“照镜子”式的,正如习近平所说:“任何新闻报道,都有导向,报什么、不报什么、怎么报都包含着立场、观点、态度。”①新闻对事实的反映是主观能动的,尊重新闻自由也是有前提条件的,习近平这一论断对新闻本质的认识上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以往工作中,有人常常在新闻舆论党性原则和新闻自由的关系上糊涂、纠结,有人甚至认为这两者是对立的。也曾有新闻工作者一味强调“新闻自由”和“普世价值”,只强调美式“新闻自由”是民主自由的体现,却在实践中无视职业规范、摒弃社会责任,一边宣扬绝对自由一边窃取信息多重监听。如2001年美国侵入中国领空撞击中国军机、使飞行员牺牲却在美国国内进行完全相反的报道,再如2018年美国通过媒体与政府勾结、以Facebook窃取5000万用户信息向受众提供定向新闻操纵美国大选,一桩桩一件件都反映出西方“新闻自由”的虚伪性,打着“自由”的旗号抹盖了新闻最基本的真实。

针对国内部分群众误把“党性原则”当作限制新闻自由、一味正面宣传美好形势的困惑,习近平指出“正面宣传不是要求报喜不报忧,而是强调要以取得正面效果为主。坏事发生了,批评得有理、有利、有节,传播效果就是正面的。反过来,如果只把好事作为少数领导干部的政绩来宣扬,反而会产生负面传播效果,损害党和政府的声誉。”②这表明新闻自由始终伴随着一定的义务和责任。新闻自由权利的行使要首先考虑国家利益和全民族利益,考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大局为重,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借口新闻自由损害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在坚持新闻自由与党性原则的高度统一的基础上,国内主流媒体及社交平台以更开放、更包容的姿态为网民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打造更加自由的舆论环境,激发了网民了解国家大事的热情。如“航天梦”在新闻媒体的宣传下,航天日海报的选取由原来的无人问津到征集数百幅作品,从网民吐槽“太low”到全民大加赞赏。与此同时,新闻媒体对党员贪腐现象也更加“敢报、敢批”,从百姓对党员干部“小苍蝇落马”的不屑一顾,到对“大老虎入笼”的难以置信,反映出新闻媒体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基础上始终坚定新闻真实与自由,让党建工作在百姓的监督中阳光运行,用实际行动表明新闻自由与党性原则在本质上是高度统一的,时刻坚守党性原则,以党性原则克服自由主义弊端。

二、坚持新闻舆论党性原则与人民至上理念的高度统一

在浙江工作时,习近平就曾提出新闻工作者要“为党为民、激浊扬清、贵耳重目”③,2016年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他再次强调,“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④,坚决反对割裂党和人民,不论是在思想上政治上还是在行动上都要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将党性和人民性有效结合起来,要让人民群众主动接触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并自觉体现在实践之中,及时反映人民群众所面临的实际情况,不断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创造更多的经验。共产党自建党起始终为百姓谋幸福、为群众做实事,党性和人民性始终是相一致的,媒体的主要作用是传递党的方针,反映群众的真实状况,可以说是联系党和群众的桥梁纽带,在新闻舆论的引导过程中既要反映党的主张,也要体现人民的意愿。对此,习近平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在此原则上,近年来新闻媒体以传播正能量为主旋律,以重视人民创造精神和风格面貌为特征,牢牢把握习近平“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重要指示,坚持以“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为方向,努力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因此,十八大特别是十九大以来,主流媒体积极响应习近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要求,以声、形、图、文的内容结构和技术方式,绘制出一个个惊艳舆论场的栏目和活动,如《十九大时光——读报告,看未来》以及全球首个媒体人工智能平台“媒体大脑”和人工智能合成主播。各种人民喜爱的方式纷至沓来,图解、H5、VR、直播……十八般武艺在新闻媒体中争奇斗艳。

此外,在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以立为本、立破并举的指导下,新闻媒体通过打造《红色家书》《朗诵者》弘扬革命精神继承革命文化,以《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以正能量当红小生访谈栏目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新闻舆论影响国民,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注重文化安全。

与之同时,新闻舆论工作着力扭转网络不良风气,运用新闻舆论的广泛性在全网讨论过度娱乐化对国家国民的危害,并以主流媒体身先垂范,通过新闻“议程设置”减少曝光娱乐明星的八卦绯闻、严厉打击不法商家刷榜骗取流量的错误行为,积极引导网民关注更有价值的社会问题,引发民众对国家、对社会的关注与思考,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增强新闻舆论影响力和引导力,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三、建设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信赖的全媒化队伍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重视新闻工作队伍建设,习近平在十八后强调了新闻舆论领域要坚持“政治家办报”意识,并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48字”职责使命要求,要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新闻工作者在践行习近平对媒体工作者要求时,要始终做到媒体姓党、文以载道、融合发展,媒体姓党是始终坚持党性原则,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主动提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听从党中央的指挥。文以载道,文以化人,是以文字的力量、以媒体从业人员的个人素养、文化底蕴感染受众,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这些都要求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在工作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为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更大贡献。”

目前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其中手机网民占比达98.6%,互联网普及率达59.6%。这意味着网络载体将成为新闻工作者抢占舆论制高点的主阵地。对此习近平指出,“要坚持移动优先策略,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通讯成为国民接收新闻的背景下,碎片化、颗粒化、融合化成为媒体隊伍建设的趋势和要求。

同时媒体队伍建设还需真正关注民生热点,接地气、解民惑,自觉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用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如沸腾网络的“女研究生花66万买奔驰还没开就漏油,哭诉维权”引发全国网民关注,对于普通百姓究竟如何维权,面对强势利益团体、自身权益受损怎样解决牵动着每个消费者敏感脆弱的神经。对此,主流新闻媒体第一时间了解实情,以客观、及时的报道披露实情,以严肃、公正的态度分析对错,以全面、系统的法律答疑解惑,以犀利、威严的表达对行业漏洞提出质疑,以温情、友善的态度对维权者予以关注,以正义、担当的责任感实时追踪后续发展,关注百姓之关注,解决百姓之疑惑,提升了主流新闻媒体在受众心中的公信力。

当下越来越多的主流媒体提升自身素质,开始关注舆论动态、关注热点前沿,以网友最喜爱、最接受的话语,生动、幽默的表达出来,得到百姓赞赏,极大提升了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四、坚持“法治”前提下的新闻舆论监管

新闻媒体是现代信息交流过程中最为主要的类型之一,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不仅对社会的各类信息进行报道,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⑤因此也就产生了新闻舆论监督机制。随着人们对于这项工作的认知度不断提高,已经逐渐意识到新闻舆论监督工作与依法治国理论是密不可分的,这不仅能够促进新闻媒体行业的法律认知,还可以提高普通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加法律工作者的执法能力和公平审判意识。法治前提下的新闻舆论监管是时代大势所趋、事业发展所需、党心民心所向,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对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宪法保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法治”前提下的新闻舆论监管不仅仅是对网络中危害国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的言论予以监督和管理,也指新闻媒体要针对舆论场中误导受众的声音、扭曲三观的言论、甚至是触犯法律红线挑战国民底线的行为及时指出问题,讲清道理,予以指正,摆清事实,以示正听。如2018年排雷战士杜富国在扫雷行动中保护战友英勇负伤,全国网友深感悲痛,但部分商家却以此为契机,通过恶搞排雷战士宣传公司产品挑战国民底线;再如2019年凉山森林火灾中30名救火英雄遇难,个别银行却通过凉山火灾烈士蹭热点并曝光其姓名,一时间网络沸腾,对此种种,主流媒体纷纷积极站出来摆明立场指出对方不当甚至是违法之处,及时止住了事件不良影响在新闻舆论中的过度发酵。

针对网络乱象,习近平强调净化网络空间,做好舆论调控。近年来,新闻媒体及各个平台致力于新闻舆论监管,保障舆论界言论自由,同时致力于维护社会稳定,加大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探索建立协调有力、规范有序、科学有效的舆论调控体系,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净化网络空间。网络舆情监管机制也不断完善,从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目标要求和工作原则、工作流程、处理原则和办法、责任追究和考核、对策措施等方面各部门抓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细化到每个岗位,初步形成了网络管理体系,有力推动了全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规范开展,进一步实现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五、构建海外对话平台,提升中国话语权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做出了诸多贡献,以“一带一路”、中国“新四大发明”等中国智慧不遗余力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但由于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差异、中西方国际话语权悬殊,使中国与世界携手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被别有用心的势力攻击,导致中国在国际上常被误解。为了使国家更好地发展,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新闻媒体亟需打造融通中外、对话海外的强有力的沟通平台,以新闻舆论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近年来,在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的指导下,新闻工作领域多管齐下,打好“组合拳”,不断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一方面人民日报海外版不断改善话语表达方式,以西方受众接受、喜爱的方式言说中国故事,努力发挥好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桥梁纽带作用。另一方面,在国内新闻舆论以声形并茂的方式向国民阐述中国在国际中面临的话语困境,讲清让世界正确认识中国的必要性,动员全社会一同成为沟通海外的桥梁,在新闻舆论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国民在学术访问、旅游交流时,身体力行向外国友人讲述全面、立体、客观的中国,发挥人口红利,利用民间沟通优势,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精神,助推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

十八大以来,为提升国际话语权、发挥新闻舆论导向,做出卓越贡献的还有国家领导人习近平的个人践行。国家领导人作为党和政府的形象代言人,是社会和舆论关注的焦点,其在公共场合的讲话和行为,本身就是新闻源,具有新闻导向性,尤其是在各大场合中的讲话更能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将言语转化为行动;使受众将其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⑥

在他个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中,以言传身教做出了卓越表率。在国内外各大场合的引经据典让人感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诗句优美动人,一定程度上掀起了国内外诗词热、汉语热,在推广传统诗词的同时,不忘以最接地气的语言争取让广大人民群众理解,“习式风格”简约而不简单的话语表述深受百姓喜爱,发挥了新闻舆论引导作用,促进了国民文化自觉、自信。在习近平外事访问中,以亲和的形象、独特的人格魅力、卓越的领导力贏得海外赞誉,让广大网民看到了中国领导人的魅力、魄力,也看到了习近平为国家谋发展、为人民谋幸福所做的不懈努力,因而激起国民纷纷响应国家号召,做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者。

[注释]

①王燕文.把牢方向导向履行职责使命推动新闻舆论工作迈上新台阶[J].唯实,2016(05):4-9.

②陈力丹.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应把基本原则具体化[J].理论参考,2016(04):29.

③习近平.之江新语[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④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⑤陈华琛.新闻舆论监督与依法治国[J].视听,2015(05):87-88.

⑥王佳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研究[D].安徽大学,2017.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文化自信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合理性解析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