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能源产业转型

2020-02-14唐子雯

经营者 2020年1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唐子雯

摘 要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趋势,以及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兼顾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目标,中国颁布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中明确指出,要在2030年前将我国能源消费总量降低为60 亿吨标准煤,并且建立可持续、安全、节能、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据2017年山东能源平衡表,2017全年山东消费煤量达到781.87万吨,用于生活用煤的农村煤炭消费量达到356.15万吨,其中散煤达到生活用煤的 90%左右。农村居民的散煤利用與能源革命和煤炭行业转型升级息息相关。因此,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从政策、经济方面探讨山东农村散煤问题,对山东农村能源结构优化提出建议。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能源经济 散煤治理

一、相关概念

按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试行)实施细则》中指出,散煤是民用煤的统称,包括餐饮用、家庭用等,其中农村散煤燃烧会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而且热效率低,况且农村地区不具备良好的除尘设施,在此情况下,散煤排放的颗粒物要比型煤燃烧的颗粒物多10倍左右。近些年我国逐步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例正在逐步降低,但就现阶段来说,煤炭仍然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燃料,目前,我国散煤消费总量约占国内煤炭消费量的20%, 据2017年山东能源平衡表,2017全年山东消费煤量达到781.87万吨,用于生活用煤的农村煤炭消费量达到356.15万吨,其中散煤达到生活用煤的 90%左右,农村散煤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与中国可持续发展理念不相符,农村能源结构亟须升级。

二、山东农村能源产业结构转型经济理论基础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但需要更多具体落实的政策手段引导市场,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提出 “外部不经济”理论,即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如果经济主体在生产或消费过程中对其他经济体产生了正面影响,而且不收取任何费用,即产生正外部性,反之当某经济体的生产或消费对于其他经济主体产生了负面影响且无任何的赔偿,产生负外部性,例如农村散煤与清洁能源的农村能源市场竞争中,市场通过价格机制对商品和资源进行高效配置,希望实现最优效果,即便如此,和清洁能源对比可知煤炭还保有负外部性,如对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的损害,但是由于没有内部化到其价格中,散煤仍具有投资相对较小、不需要承担消耗所产生的环境成本、成本较低的特点,相反,清洁能源具有良好的正外部性,却仍存在一些不足,包括受益低、高风险、技术之后、投资高等等,正外部性不能够体现在价格机制中,因此成本不具有竞争力,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以及没有对可再生能源进行深度研发,造成与可再生能源项目从投入到消费全过程相关的经济活动难以通过市场力量来维持。况且清洁能源项目投资大,往往需要多个企业投资联动,由于信息的不对等性,单个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伙伴,很难有效解决除能源效率外的市场目标,同时还存在着“信息外部性”和“协调外部性”,创新到投入量产需要过程,同时创新成果容易被人剽窃,导致创新者成果被侵占,开发清洁能源时会忽略收益,若发生这种情况,就会导致参与者无法享受收益,投资成本与付出的努力就会失去价值,产生了市场机制无法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市场失灵现象,需要政府下场干预,包括碳交易、税收、价格等形式将煤炭消耗所产生的外部成本内部化,借助提升煤炭应用支出成本,能够有效减少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让煤炭实现清洁、高效应用,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清洁能源实现技术升级改造和科技创新,更有市场竞争力和自我生存能力。

三、山东农村散煤治理的实现路径

能源产业的升级需要从散煤治理需要从散煤治理做起,但是需要正视散煤存在的原因,不能一刀切,叶依广(1997)同志在对农户经济行为进行研究时发现,行为本身不仅会受到自然因素影响,还会受到社会、家庭、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真正决定农户选择何种能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归咎于收入,散煤的廉价与容易获得使他成为如此主流的农村能源支柱的原因。从居民散煤的需求根源人手,为了有效解民众实际需求,就要找到能够代替传统能源的新能源。譬如着眼于农村建筑节能改造,农村地区并没有完善的保暖措施,因此通过个人出资、集体出资、政府补贴等形式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而且在一些局部地区可以对维护结构进行适当改进,加设保暖装置。如果当地有充足的日照,那么就可以对太阳能进行充分利用,进而建设太阳房。而且还要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理解,在选择热源和燃料时要对当地的基础条件、发展水平、居民生活习惯进行分析,如果当地和城区距离较近,比如潍坊都昌街道,可以选择将市政供暖管网覆盖面积进行扩大,也可以选择局部集中供暖形式。像德州这样有得天独厚的太阳能资源地区,可以将太阳能热水技术大面积推广。像沂蒙这样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可将建筑节能技术应用其中。不仅如此,政府部门还要对能源统计体系进行加强与完善,让农村地区的能源统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之后的科学决策打下扎实基础。为了让农村地区的环境统计、能源统计、空气质量监测工作有序进行,就要让污染物排放动态清单更加科学,建立一体化的监测体系,而且还要形成环境质量与排放量的数据模型,以大数据平台为基础建立科学决策平台,遏制劣质散煤,保障洁净型煤供应,但需注意要对现有的应体系进行完善,如果供应体系存在不足就会导致供给困难、煤炭价格上涨等问题发生。推动农村能源清洁化,使得农村的能源结构从“煤炭为主”向“多元化协同” 转变。

四、从消费者行为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配置

根据魏楚中国农村居民煤炭消费及影响因素研究,农村地区家庭收入正在逐步提高,户均供暖煤炭使用情况呈现“n”型,这就表示在特定范围内,如果收入上涨,那么对于燃煤的需求也会不断提升,当家庭条件得到了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那么人们就更希望选择污染小、清洁、高效的新型能源。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只靠补贴清洁能源对财政消耗过大,在经济基础没有达到时简单的去煤化,不仅能源安全得不到保证, 也不容易在推广清洁能源,在某一较长时间段内,山东地区的农户为了实现最为可靠的能源利用,就将煤炭作为主要能源之一,为了让煤炭开发能够避免给环境带来过度污染,就要实现煤炭能源的转化与升级,让煤炭能源利用率得到提高,而且在开发时更加环保,形成有强大约束力的煤炭消费总体目标,并具体分解到各村镇地区,建立逐步削减煤炭用量的时间表,加快对煤炭安全绿色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先进技术的研发和推广,目前以政府财政补贴为基础,全面推行清洁煤炭,但是在推广之路上并没有更完善的技术,这也造成市场对于政府财政补贴产生过度依赖感。政府可以从鼓励农民减少对散煤的使用的角度出发,促使清洁高效利用煤炭资源、使用清洁行为。从消费行为学讲,农村居民作为消费者,具有集体主义的倾向,集体主义更加看重别人眼中的自己,从改变农民消费观念做起,要对广大农民朋友进行深入宣传报道,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发展意识和环保意识,能够改变过去不科学、不合理的使用习惯。减少用户使用过程中觉得“难烧、火力小”因素造成了重新使用散煤的“逆替代”现象,从消费终端助中国农村能源升级,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散煤治理是中国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能源产业转型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政府应该根据地域发展情况因时制宜相关的政策,应该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责任制度,对煤炭市场从开发到使用全过程进行广泛监督,防止不合格的煤炭流入市场,在技术层面和政策层面要加强指导,量体裁衣,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让推广效果更加良好,使清洁能源能够全面落实,并且还要建立常态化目标,能够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政策方面也要具备连续性和有效性,只有全面出击才能够对农村能源结构进行升级。

(作者单位为辽宁大学新华国际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12-13.

[2] 魏楚,王丹,吴宛忆,谢伦裕.中国农村居民煤炭消费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7(09):178-185.

[3] 吴磊,詹红兵.国际能源转型与中国能源革命[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03):116-127.

[4] 苏小龙.中国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转型问题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视角下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建筑节能新材料应用探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