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里士多德道德德性初探

2020-02-14刘欢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教化亚里士多德

刘欢

内容摘要:道德德性是灵魂非理性部分的德性,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习惯训导而养成的德性。习惯的养成方式有多种,其目的都是为了达到教化的效果。道德德性以中道思想为原则,追求个体行为和情感的适度。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道德德行 教化

一.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德性概念

道德德性也可译作伦理德性,是指由于社会共同体的共同的生活习惯和习俗而在个体成员身上所形成的品质、品性。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与感情与实践相关,两者都有三种状态:过度、不及和适度。适度是介于过度与不及之间,三者之间互为相反。过度与不及相反,同时过度与不及又与适度相反。三者就像在同一条坐标上的不同点,互为端点。德性是适度的品质,适度是恰到好处的存在,就像天平不多也不少,刚好达到平衡,平衡的那个点就是我们所追求的适度。适度不是权其两边取中间,机械的用一分为二的算术法看待事物,它不是一个量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的权衡过程,依据具体事物或者行为实践的不同性质来考量,是质的概念。适度就是中道,适度的原则就是中道的原则。所有的科学和技艺都以追求这种适度为目的,同样,德性也追求行为过程和外在表现的适度。缺少了适度的德性就是坏的德性,比如说,勇敢过度就是鲁莽,不及就是怯懦。慷慨过度就是挥霍,不及就是吝啬。而往往相互比较的两者之间的差别不是很大,甚至在某些程度上具有相似性。这也说明了在德性实践中把握好适度原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在德性实践中做到游刃有余,情感与实践都能符合中道原则,就必须在德性上得到教化。一个没有得到教化的人,在行为实践上始终都不符合中道,要么过度,要么不及;始终都被欲望控制,触动行为的按钮来自于不加节制的贪婪;始终在好的德性之外,无法实现善,无法达到人生的目标。受到教化的个体最大的区别就是获得了理性,懂得如何求取适度。理性在德性教化中的支撑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德性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可以说是 “实践理性”,恪守实践理性,让我们的行为不偏不倚,既不出乎于然,也不反乎于然,符合中道,做到了适度。适度使人表现出最好的状态,充分展现出教化的结果。尽管理性占据了灵魂的主导地位,但却不能完全排斥了非理性的存在,而是说非理性在理性的作用下保持了适度的状态,使得理性能够正常发挥作用。非理性也有自身特点下的过度、适度以及不及,关键是理性能够规训非理性,给予非理性正确的导向,将非理性控制在适度的状态,让理性与非理性达到和谐,使理性更健全、更充分的发挥自身作用,心灵方能受到滋养和塑造,德性方能养成,教化方能实行。遵循中道是教化的结果,它是一种完整且饱满的心灵状态,是自我感知能力不断扩展的过程,是灵魂与肉体相互融合达成一致的诉求。中道原则使个体不管在精神生活上还是在物质世界里都能获得平静,泰然的面对世界。人终其一生所追求的就是灵魂的安逸,达至中庸,就是一个人最高的精神追求。

道德德性是在德性的行为实践中塑造而成,德性行为是出于选择的结果,而选择必定是出于意愿的。由此,我们断定德性是与选择和意愿联系在一起的。“它显然与德性有最紧密的联系,并且比行为更能判断一个人的品质。”1选择背后暗涵的是目的,选择与欲望、怒气以及意见的区别在于其善恶的甄别。出于高尚和出于恶的目的就是我们评价德性行为的依据。我们选择做正确的事,选择像一个好人那样行为,就是向善的选择,是为了获得德性,而获得德性本身就是一种正确的选择。“获得技艺在于知道某种技艺,获得德性则在于正确的地选择”。2选择是德性的第一步,而选择往往包含着痛苦,这也是德性值得称赞的原因。在痛苦中仍能坚持选择正确的“善”,才能获得德性。选择都是出于意愿的,而意愿行为并不都是选择的结果。在德性评价中,我们不得不考虑意愿选择与德性实践的关系问题。判断一个人行为实践有德还是无德,不仅要从表项结果上来掌控,还要洞察行为实践背后的始因和初因是否在于自身。在自身,则是意愿行为,相反则是非意愿行为。我们之所以要区分意愿和非意愿行為,是因为我们只赞赏和责备意愿行为,只有在意愿行为中德性和恶才能彰显和表露。选择显然是出于意愿的,而出于意愿的选择托显出善和恶。选择本身就是一种理性的考量,权衡之后的行为意图。实际上所有的善恶都是选择的结果。

二.道德德性的获得

亚氏认为道德德性的是靠习惯养成的。亚氏在这里强调的习惯并不是泛化意义上的习惯,而是特指道德习惯。道德习惯包含两种,一种是由历史积淀下的被大众认同且执行的社会基础,另一种是由个体自愿选择的实现活动构成的固定的行为方式。前一种道德习惯就是亚氏所说的城邦及其环境对于德性塑造的重要性。“由于习惯化的过程是需要时间的,习惯化从很小就开始了。”3从个体一出生就生活在由共同的文化底蕴和风俗习惯组建的城邦,城邦整体的氛围就是个体习惯的最初来源。“说一个人通过做正义的事情变得正义,通过做节制的事情变得节制,是正确的;因为不能够这样做的人就不可能变好。”4因此,习惯就是只拥有德性的品质该有的行为和情感。

亚氏所言的习惯与实践不是同一事物。习惯与实践的关系是实践促成习惯,而习惯一旦形成反过来也会指导实践。在亚氏看来,习惯更像是实践的标识和特征,是在实践过程凸显的品质信息。道德德性的产生需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在一定的人文环境下孕育。亚里士多德在谈到道德德性的教化方式时,类比了感觉能力。感觉是自然赋予我们的天生的能力,我们是先拥有感觉再去使用它。而道德德性却相反,“我们是先运用它们而后才获得它们”5。可见德性的习得在于运用,运用的过程就是获得德性的过程。在运用之前我们自身是没有德性品质的,运用的起点就是教化的起点。教化使个体自身萌生运用的冲动和自觉,这之后才有了德性实践。运用即是在一定的场合、一定的环境下采取相应的行为突出自身品质表征的过程,反复多次的运用就成为了习惯。由此可见,习惯是我们获得德性的方法和途径。在多次的道德实践中,通过不断的实践,不断的积累经验,在累积的过程中,实践习惯就形成了。习惯形成后,关于这类实践的德性就养成了。一旦德性养成,在个人品质培养提升中就能形成良性循环,教化的目的就达到了。“习惯就是一个对自己的人性、对自己的品格的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通过心理和情感上的认同形成自己的德性,从而形成某种人格,使自己成为某种人。”6习惯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最大的阻力就是冲破人的本性,将人从本性的舒适区带离到教化区。人天生就偏向于做令人快乐的事情,而那些令人快乐的事大多出于欲望。教化的任务就是使人养成习惯,对做起来不快乐的事通过习惯使它变得快乐,习惯产生快乐。对好的德性习惯自身有遵从的欲望,并且有长期维持的意愿是德性培养的阶段目标,习惯训导的前提是自身对德性有足够的认识,而教化就是基于这样的前提展开。对习惯的教化方式体现的是教化的智慧,在教化过程中培养起个体的德性习惯是教化的目的。习惯的养成是个体在共同体的环境下,通过接受教化和自我教化逐步实现的。脱离于共同体的环境,个体就失去了教化的可能,共同体是德性孕育的基础,也是人社会性的体现。另外,“风俗是德性的诞生地”7,习惯的养成也与共同体的风俗有很大的关系,一定的社会风俗从个体出生起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个体的行为习惯。风俗包含着共同体的语言结构、宗教信仰、音乐歌谣等,这些都构成了个体生活的氛围,也养成了个体趋和环境形成的习惯。

明智是关乎逻各斯可变部分的德性,是一种实践的品质,属于理智德性。明智属灵魂的理性的品质,体现出理智的最高状态。明智的人善于考虑什么才是善的,明智所关心的也是如何达到善的问题。明智显然属于理智德性的一部分,是属理性的部分。但它又与道德德性密不可分,两者都是彼此存在的必要条件。“德性使我们确定目的,明智使我们选择实现目的的正确的手段。”8可以说明智是理智德性与道德德性的纽带,使灵魂的理性与非理性能同时参与到灵魂活动中来,实现两者的贯通。明智是融合了德性的理智实践,我们也称之为实践智慧。实践智慧给德性实现活动提供可靠的依据,实践智慧将对善的理解和对幸福的诠释综合于生活场景中。缺乏实践智慧,德性也就缺乏了“度”,也就无法养成好的德性,而没有了德性,实践智慧也就失去了活动的价值场域。在德性生活中,明智的缺位造成的是德性教化体系的崩溃。没有明智的作用,个体甚至无法分辨“什么是善”、“怎样去做善的事”,在实践生活中错失了道德德性教化的力量。明智通过实践活动,参与到道德德性的教化过程中。明智作为最高的理智德性,滋养着灵魂的整体,用理性的思维结构给予灵魂正确的指引。明智考虑的是善的事物,既对自身有教化价值的事物,也对共同体有益的事。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66.

2.宋希仁.西方倫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69.

3.Aristotle, Nicomachean Ethics, translated by Christopher Rowe, commened by Sarah Broadi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P.296.

4.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6.

5.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6.

6.龚群.生命与实践理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47一48.

7.詹士友.教化哲学视野中的价值[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0,(4):17-24.

8.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90.

(作者单位:宿迁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教化亚里士多德
乘教化之风,行自主之路
同一个笑话讲三遍
同一个笑话讲三遍
秋夜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漫画
孙悟空形象的演变之“教化”阶段
不走绝路
重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