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译有所为”视角看李继宏译本《追风筝的人》

2020-02-14王晓霞田彦培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生态翻译学

王晓霞 田彦培

内容摘要:生态翻译学为解读《追风筝的人》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从生态翻译学中的“译有所为”出发,分别从译者主观动机和译作客观社会影响两方面对《追风筝的人》进行全方位的解读。本文选择最受推崇的李继宏译本为研究对象,从“译有所为”视角进行具体的分析,其译作是李继宏在综合生态翻译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后所产生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 李继宏 生态翻译学 译有所为

1.引言

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处女作《追风筝的人》, 2003年首次出版后,便好评如潮,《纽约时报》曾授予其“当年最佳畅销书”称号。目前,市面上共存在两种译本:李静宜译本与李继宏译本。在翻译界,学者们对其汉译本的研究并不在少数。其中李继宏的译本深受好评,销量颇高。至今李继宏译本已卖出七百多万册,豆瓣评分8.9。通过查询文献,笔者发现,不少学者已从不同的视角对其汉译本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勒菲弗尔的“操控论”,许渊冲提出的“优化论”,香农创立的“信息理论”,勒非弗尔提出的改写理论,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等,生态翻译学理论也逐渐得到学者关注并开始作为理论支撑来分析《追风筝的人》李继宏译本。

胡庚申教授是最早提出生态翻译学的学者,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翻译理论,该理论已获得学界学者的普遍关注。2015年4月25日,在“第六届全国应用翻译学高层论坛”中,胡教授就生态翻译学中的一些应用翻译研究视角进行了罗列。主要分为十论:“文本移植论”(译本类),“多维转换论”,“多维整合论”,“适者长存论”,“译者责任论”(译者类),“适应选择论”,“译有所为论”,“平衡和谐论”(“译境”类),“译事三段论”,“关联序链论”等。

译者追求的“译有所为论”便为本文的研究视角。“译有所为”既指翻译行为的“动因”,又指翻译活动的“效果”。因此,本文以“译有所为”为视角,从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两个角度对李继宏的《追风筝的人》进行研究和解读,解析出译者在生态翻译学的理论支撑之下,译者进行翻译的主观动机以及译文之后产生的客观社会影响。

2.译有所为

从本质上看,“译有所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译者之所以从事翻译有其特定的动因(侧重主观动机),二是翻译出来的东西可以做事情(侧重客观效果)。

“译有所为”的译者主观动机分为几类:“为生计而译”、“为理想而译”、“为爱好而译”、“为转移情感而译”、“为争胜而译”。

“译有所为”的文本客观效果分为几类:“为促进交流沟通”、 “为引发语言创新”、“为激励文化渐进”、“为催生社会变革”、“为促进生态文明”、“为塑造国家形象”、“为推动译学发展”等等。

3.译者的主观动机

3.1为爱好而译

所有译者在成为译者之前,首先作为读者而存在。李继宏非常看重自己作为“严肃读者”的身份,这也对他之后的翻译工作做了很好的铺垫。这是由于,一部作品能否在翻译后成为成功的译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对原作的理解是否透彻,研究是否深入。因此读外国作品的中文版,其实是在阅读译者对原著的理解。译者对源文本细致入微的研究和感悟,翻译就像农民耕田一样,如果足够用心耕种,每块辛勤耕种的土地上都洒满汗水,那最终定会有好收成。

李继宏第一次阅读《追风筝的人》,是在一趟飞往新加坡的机场候机室。候机时,李继宏在书店翻开了这本书,他被书中的故事所感动,并对故事里的主人公印象深刻。《追风筝的人》是一本通俗读物,他认为其中的感情很充沛。之后,由于在上海译文出版社上班,李继宏获得翻译《追风筝的人》的机会。对此他很开心,对于译者而言,能够翻译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这是最幸福的事情。

3.2为理想而译

李继宏在童年时对中文文学爱不释手,但对于那些外文译著却无论如何都无法读下去,他怀疑自己对西方文学没有鉴赏力。直到大学,当自己拥有了原著阅读能力后,李继宏才意识到外国文学难读,很大程度上是译者的原因。如果读者读译著能得到与读原著一样的体验,那将会接触到更辽阔的世界。

在翻译方面,李继宏一直有一个理想,他希望自己的译作“至少要让孩子读下去”。外国文学很精彩,而孩子接触外国文学最直接的方式便是读西方译著。童年时期是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的黄金时期,因此西方译著的可读性在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自己在童年时经历过遗憾,因而作为译者,自己有使命去为外国文学译著做贡献。《追风筝的人》便是李继宏的贡献之一,《追风筝的人》中存在很多阿富汗本土词语,在翻译时,李继宏努力站在中国读者的角度,采用意译,加注等方法加深读者的理解,使其产生共鸣。出版后,好评如潮,李继宏也因此在翻译界崭露头角。《追风筝的人》是李继宏作为译者的成名作。

4.译作的客观社会影响

《追风筝的人》李继宏译本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追风筝的人》是一部描述阿富汗生活和感情的小说,其中涉及了众多历史,政治以及宗教因素,这部作品具有深厚文化内涵,李继宏的译作起文化传播桥梁连接作用,小说中出现很多与阿富汗文化相关的词,为消除文化隔阂,李继宏在翻译中运用加注,归化等方法,因此其作品得以畅销,并在中国年轻人中具有很高的认可度。

翻译对世界文学最直接的贡献便是促进文化传播。在小说中,无论饮食,或是着装,阿富汗都与中国截然不同,对中国读者而言,这是地地道道的异域文化。饮食方面,阿富汗人民不吃死去的动物,与中国回族饮食习惯相类似,阿富汗人民不吃豬肉,“茶”是他们选用的必不可缺的饮料,他们会选用“naan”作为主食,李继宏将其译为“馕饼”,并加注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但与中国不同,阿富汗人民被强烈要求禁饮酒,其原由要归结到一个历史事件:塔利班对喀布尔进行军事入侵时,曾明令禁止“饮酒”,并且“饮酒”被列为其中的一项罪行;着装方面,由于当地人民信仰伊斯兰教,因此伊斯兰文化体现在人民的着装上。年龄处于12岁以上的男性必须身着长袍,在公众场合中,他们必须将膝盖与肚脐之间的身体部位遮盖住,年龄处于9岁以上的女性必须穿一种名叫BukaPave的衣服,这种衣服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块头巾,一块面纱以及一件长袍,女性行走在大街上,除了脸和手外,其余身体部位必须要遮盖住。此外,在阿富汗,绿色代表伊斯兰,因此当阿富汗民众出席参加诸如婚礼类的重大活动时,身着绿色盛装不失为最好的选择,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显示出阿富汗浓郁的宗教特色;对于中国读者而言,书中描述的另一个国家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是如此有趣,读者的好奇心得到激发,并增长了见识。

作者卡勒德·胡塞尼虽是美国国籍,但他在阿富汗出生,他对英语并不熟练,因此在文章创作中,他倾向于使用英文短句,但其作品中仍包括伊斯兰教和阿富汗相关的词汇,李继宏在翻译时考虑到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要求,并使用最恰当的翻译方法。对李继宏来说最具挑战性的翻译当属外来语,而这些外来语的翻译也会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对于汉语中存在其相对应表达的词的情况,他采用直译法,比如“Wujahedin”译为“圣战者组织”,“Shorawi”译为“俄国”;但也有很多词在汉语中并没有相应的表达,他便在汉语中挑选意思相近的词来代替,比如将“burqa”译为“长袍”;对于用来表示阿富汗风俗以及宗教的词汇,李继宏便采取意译加注,比如将“naan”译为“馕饼”,但该处的“馕饼”又与汉语中的意思不完全相同,因此他在下方加注。李继宏对外来词的这种处理,拉近了中国读者与外国文本的距离,读者能够在异域文化中产生与源语读者相同的感受,因此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传播。

5.结语

对于《追风筝的人》李继宏译本的研究,生态翻译学中的“译有所为”为其提供了新的视角,从主客观两方面进一步分析了《追风筝的人》李继宏译本中译者的主观动机与译作所带来的客观社会影响。《追风筝的人》李继宏译本在中国畅销,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融。因此,在分析译作时,除了分析具体的字句的翻译技巧,譯者的主观动机以及客观社会影响也应考虑在内,他们都处在同一生态环境中,属于同一整体。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2][美]卡勒德·胡塞尼:《追风筝的人》,[M].李继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生态理性特征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中国外语,2011(6): 96-99/109.

[4]胡庚申.若干生态翻译学视角的应用翻译研究[J].上海翻译,2017(5):1.

[5]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11-15.

[6]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视角与理论焦点[J].中国翻译,2011(2):7.

[7]史晓宇.论《追风筝的人》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 2017.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译有所为“研究。本研究受“西安外国语大学2018年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SYJS201890)”,属于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负责人:田彦培。

(作者介绍:王晓霞,西安外国语大学2018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田彦培,西安外国语大学2018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追风筝的人生态翻译学
《追风筝的人》:一本畅销书的十年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点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的三维转换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追风筝的人》的心灵疗治与救赎反思
评《追风筝的人》中哈桑的悲剧人生
生态翻译学角度下的中日影视作品片名翻译分析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品长存现象分析
论《追风筝的人》中的友情与救赎
《追风筝的人》中体现出的双重背叛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