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的理性思考

2020-02-14张伊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工具性苏教版习题

张伊

课后练习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帮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帮学生认清自身的不足,找准复习的重点,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课后习题的设计也更加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引导学生从自身经历出发去解决问题。然而,目前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课后习题的设置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总结如下。

一、与真正的“语文”相去甚远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是人文学科所具有的共性,指的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工具性是指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是语文的个性,是语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属性,因此工具性理应成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只有凭借语文基础知识才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当我们考察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课后习题,发现新教材明显削弱了语文的工具性,增加了许多人文性较强的综合性题目,刻意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避开了工具性的理解与分析,偏离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性”。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奇思妙想”,该单元的工具性目标是初步掌握想象手法的运用;从人文性的角度看,要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而本单元中《天上的街市》一文的课后习题设置如下:“你听说过牛郎织女的故事吗?诗中想象浅浅的天河并不宽广,牛郎织女来来往往,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练习设计把教学重点放到了研究文本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上,并没有紧扣“文”的教学目标,没有触及语文教学的本质。

再看一下巴金《繁星》一文的课后练习,“巴金读过不少天文学方面的书,认得一些星星,那是20世纪20年代初的事了。当今,人们对宇宙星空的探索不断深入。找有关的科技书或报刊读一读,约几个好朋友,晚上去观察星星,谈谈你的体会。”在笔者看来,这种单纯为了迎合综合性活动而设计的题目实在是不可取的,忽视语文的独特性,抛弃对语言形式的玩味,空泛地让学生自由发挥,妄图把学生的视野引向大语文,成功与否不言而喻。

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曾经说过,语文课必须姓“语”,语文教学要以语言为核心,以学生语言学习活动为主体,以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的。课后练习题是为检验教学效果,因而必须配合教学目标来设计,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作为语文教学重要载体的课后习题应该从语言出发最终再回到语言,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言与意的和谐共生,使语文课充满“语文性”。

二、为“联系生活”而联系生活

“新课标”强调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叶圣陶先生也提出“国文是应付生活的工具”,这就要求课后习题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语文的实用价值,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语文就在自己身边,学以致用,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课后习题可以不顾语文自身的特点,盲目地联系生活,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这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罗迦·费·因格《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探究练习第三题是这样设计的:“一群小学生在空地上踢球。一个孩子不小心,一球砸坏了一位长者家的窗玻璃。这个孩子跑到长者家里,当头就是一句:‘一块玻璃多少钱?人们对这件事看法不一,归纳起来有三种。1.没有逃走,主动上门赔钱,应予表扬;没有道歉可以原谅。2.赔钱就是认错、道歉的表现。3.首先应该道歉,同时应该赔钱。你赞成哪一种?事物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各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由。有其他看法也可以提出来。”这道题看似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注意营造真实的情境,试图将“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拓展到生活之中,但是却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特点,缺乏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没有品味、解读语言的过程,乍看起来像是思想品德课的练习题,注重价值观的引导,抢思品教师的“饭碗”。教授书本知识也好,联系社会生活也罢,都只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手段,它们都是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服务的,如果单纯地为了联系生活而联系生活,那就本末倒置了。

对比国内其他教科书的习题设计,或许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致蒋经国先生信》有一道题目是这样设计的:“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收集有关资料,批驳有关‘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的谬论。”要做好这个题目,学生必须首先知道驳论文的相关知识,如果缺乏论证技巧,即使资料再丰富也不具有说服力,这些都是语文层面上的问题。另外,台湾问题是我国重要的现实问题,这样的习题设计注重联系社会实际,运用语文来为社会生活服务。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还有可能收获一些“副产品”,增强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凝聚力,这样的题目才是语文上应有的练习内容。

三、机械性问题多且缺乏指导性

一直以来,学生被视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通过死记硬背教师课堂上给的答案进行学习,缺乏质疑精神。课后习题在标准化考试的制约下,已不自觉地染上了“应试”的色彩,机械性的题目占有很大一部分,形式单一且多是问答题。

例如,阿累《一面》探究练习一设计如下:课文中三次描写鲁迅先生的外貌,说说你读后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读这些外貌描写,你有哪些感受。这道题目的第一问很容易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后两问表面上是让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发表自己的看法,但事实上学生要做的只是从原文中寻找相关的内容来印证作者的评价,问题的答案是预设好的,因而学生只能按照作者的想法来解读课文,机械性很强,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更无从谈起了。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还有一些题目的解答缺乏指导性。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即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但是超越其最近发展区的内容学生是很难掌握的。大家可以看一下朱自清《春》一文的课后习题设计:“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春天像小姑娘”“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朱自清在文章的结尾以人喻春,赞美春天。你能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为这篇文章另写一个结尾吗?这是一道微型写作题,它立足于课内,试图通过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但是在写作技巧方面却没有提供任何的实施建议,缺少对行文构思的策略指导,使题目的难度大大增加,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无疑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我国的教科书编者要潜心研究,转变“应试”观念,摆脱应试教育的窠臼,根据学生的需要与兴趣设计练习,问答题、讨论题、课外阅读题可以相互结合,促进习题形式的多样化。

综上所述,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课后习题的编写上确实还有待改进,这种少而不精的练习题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在指出問题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可供参考,以期完善语文教材的练习题设计,推进课改的进程。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浦学校(215000)

猜你喜欢

工具性苏教版习题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